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某研究小组计划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构建转基因工程菌,用于合成胰岛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_____细胞中提取mRNA,通过_____过程获得cDNA。
(2)PCR反应由变性→复性→_____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在变性之前需要进行_____处理,其目的是增加大分子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在PCR反应体系中除了加入模板DNA、引物以外,还需要加入_____(至少写2个)。若引物位于各自模板链的中段,经过4次循环得到_____个等长的DNA。
(3)设计引物是PCR技术关键步骤之一。某同学设计的两组引物(图1只标注了部分碱基序列)都不合理,请分别说明理由。第一组:_____,第二组:_____

(4)如果PCR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则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有_____(填序号)。
①升高退火温度   ②降低退火温度   ③重新设计引物
(5)融合PCR技术采用具有互补末端的引物,形成具有重叠链的PCR产物,通过PCR产物重叠链的延伸,将不同来源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其原理如图2。

上述过程中使用的引物P2和P3的碱基_____(从“需要”“不需要”中选填)完全互补配对。融合PCR的第二步使用的引物是_____,若最终获得128个融合基因,则融合PCR第二步消耗了_____个引物。
2024-05-20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广泛存在的金属结合蛋白,某研究小组计划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构建转基因工程菌,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净化处理。PCR扩增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高表达MT 蛋白的生物组织中提取mRNA,通过______________获得目的基因
(2)在PCR反应体系中应加入模板DNA、引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缓冲溶液等
(3)在PCR过程中,PCR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设计引物时,引物要设计_________种、设计引物时还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______________,而造成引物自连。
(5)图中步骤1代表______________,步骤2代表退火,步骤3代表延伸,这三个步骤组成一轮循环。PCR过程中,经过4次循环得到__________个等长的DNA
(6)PCR扩增时,退火温度的设定是成败的关键。退火温度过高会破______________的碱基配对。退火温度的设定与引物长度、碱基组成有关,长度相同但____________的引物需要设定更高的退火温度。
(7)如果PCR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则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有___________(填序号:①升高退火温度②降低退火温度③重新设计引物)。
2021-11-17更新 | 64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实验高级中学(新洋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①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②烟草种植过程中烟农要适时摘除烟草的顶芽③开花传粉遇上连续阴雨天,对作物及时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④“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A.措施①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合成生长激素
B.措施②依据的原理是解除顶端优势,可促进烟草上部叶片增大
C.措施③可以用于连续阴雨天气油菜传粉失败的补救,提高油菜种子的产量
D.措施④中这种“气”是乙烯利,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4 . 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如表中有关措施与对应的目的不恰当的是(  )

选项

应用

措施

目的

A

种子储存

晒干

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呼吸强度

B

乳酸菌制作酸奶

先通气,后密封

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发酵

C

水果保鲜

零度以上低温

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

D

栽种农作物

疏松土壤

促进根有氧呼吸,利于吸收无机盐

A.AB.BC.CD.D
2021-06-14更新 | 617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是主要的蝗灾害虫,为加强对蝗虫的防治,科学家对蝗虫的种群特征、迁飞等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经界定属于不同的物种,判断的依据应是____
(2)蝗虫有散居型和群居型两种类型。散居和群居体现的是种群的____(数量、空间)特征。4~5只独居蝗虫聚集之后,可产生信息素以吸引更多蝗虫聚集;随蝗虫密度的增加,释放的信息素含量也会迅速增加,进一步促进蝗虫的聚集,这体现出蝗虫的聚集过程属于____调节。聚集后的蝗虫个体之间可通过触碰后肢某个部位来传递信息,从而开始群居生活,这表明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
(3)图1是某区域在若干年内发生的111次蝗灾的月份统计图。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对气温、降水量变化与蝗虫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

图1、2的描述属于____模型。据此模型分析,____是蝗虫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4)为调查稻田中二化螟、卷叶螟和稻飞虱等害虫的发生状况,通常采用____法调查各种害虫的种群密度,并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如利用性引诱剂吸引雄性害虫进行诱杀,阻止害虫的正常交配,降低害虫的____,从而降低其种群密度。
(5)鸭子是蝗虫的天敌,对散居状态的蝗虫控制效果较好。某科研小组通过在试验田放养鸭子研究对蝗虫的控制。下表为某段时间内植物和蝗虫的部分能量值(单位:104 kJ),鸭子可捕食蝗虫和试验田中植物,该时间段内系统无有机物输出。

项目

净同化量

呼吸消耗量

流向分解者

未利用

植物

108

75

21

58

蝗虫

7

10

1

3

鸭子的同化量为____kJ,第一营养级至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农业生产中采用牧鸭治蝗时还应考虑到鸭子对于生存环境、水源的要求、鸭子的数量等因素,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
6 . 甲型H1N1流感病毒表面有一层脂质包膜,膜上有糖蛋白突起,是引起冬季流感的主要病原体,患者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经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处理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突起被传递给_______细胞,刺激该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在免疫学上称作_________
(2)人体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人体的产热量_________散热量。研究表明:发热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其一方面通过神经支配,使皮肤毛细血管_______和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另一方面,引起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产热,从而引起发热症状。由于人体存在______________调节过程,甲长腺激素不可能持续增加。
(3)全身酸痛是由于流感病毒影响了机体呼吸机能,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增多造成的,该物质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浆中___________等离子发生作用,以维持血浆pH值的相对稳定。
(4)钟南山院士在采访中多次建议人们出门要戴口罩,请从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攻击的角度分析,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从外界与人体的皮肤和口腔黏膜接触。该过程对病毒的防御属于________免疫,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0年2月,华东师范大学相关研究人员基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表面抗原开发出了灵敏性高的抗体诊断试剂盒,一滴血仅十分钟就可以得出检测结果。该试剂盒目前已应用于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确诊病例的临床验证。SARS-CoV-2侵入人体后,还会引发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由________产生的抗体在体液中与SARS-CoV-2结合,而对于已经侵入SARS-CoV-2的靶细胞,会被____________识别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根据以上信息,请写出该试剂盒能精确诊断的免疫学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您是一名治疗新冠肺炎的医务工作者,请列举防治新冠肺炎必要的应对措施___________ (至少两条)。
2021-11-26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题
7 . PCR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于扩增目的基因,制作探针,引入定点突变,定量检测DNA等。完成下列有关PCR技术和相关应用的问题:
(1)在利用PCR技术扩增某DNA中的某一目的基因时,需要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 PCR技术可用于基因工程四个基本步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
(2)在影响扩增反应的各种因素中,引物的设计最为重要,引物的3′端应采用简并密码较少的氨基酸的对应核苷酸序列,否则会导致扩增的非特异性序列数量__________
(3)PCR反应后期,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等原因,反应速率会降低。
(4)PCR过程中,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变性温度过低会因为__________,最终都会导致反应效率降低。退火温度过高则会因__________导致目标产物的量__________。 不对称PCR是利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来产生大量单链DNA的方法。这两种引物分别称为限制性引物与非限制性引物,其最佳比例一般为1∶50~1∶100,在PCR反应的最初10~15个循环中,其扩增产物最初主要是双链DNA,但当限制性引物消耗完后,非限制性引物引导的PCR就会产生大量的单链DNA。假设反应体系中原来有a个模板DNA,最初10个循环扩增产生双链DNA,后20个循环均只扩增一条链,则需要限制性引物__________个。
2021-06-24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8 . 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往往具有抗病、抗逆、高产、优质等优良性状。育种工作者利用遗传学规律,通过传统的育种技术(如杂交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来选育优良品种,以造福人类社会。多倍体育种与单倍体育种在育种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无子西瓜等就是通过多倍体育种的方法获得的。请根据所学的有关育种知识回答:
(1)多倍体育种中常用化学试剂______________处理发育中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是该化学试剂能够使正在分裂细胞中的________受到破坏,已经复制的染色体不能分配到细胞两极。
(2)单倍体育种常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进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单倍体育种与常规育种比较明显的优点是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2020-07-0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如图是我国苏北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稻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生产出无公害的大米与蛋肉类。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该系统中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应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原理。
(2)该系统将多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整合在一起,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_________原理。生产的大米无公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细胞结构与水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_______。沼气池中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成分。
(4)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增产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020-08-0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