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52 道试题
1 . 油菜素内酯(BR)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表中所示是相关研究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1

2

3

4

5

6

油菜素内酯浓度 /(mg·L1)

0

0.10

0.20

0.30

0.40

0.50

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 /cm

16

20

38

51

42

20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与BR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____________(填“赤霉素”“乙烯”或“脱落酸” )。
实验二: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图示表明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________,BR可以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且对__________(运输方向) 的作用更显著。
实验三: PIN蛋白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研究人员检测BR处理的根部组织中PIN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

测定指标组别

PIN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相对值)

对照组

7.3

一定浓度 BR处理组

16.7

(4)上述两个实验表明,油菜素内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会与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息传递过程,从而影响根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生长素在根部的 ___________和分布,进而影响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5)与植物激素素相比,人工合成的激素类似物具有__________等优点。
2 .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含量会显著增高。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的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主要试剂及仪器: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步骤二:将酶液经一定方法处理,取出后冷却。
步骤三: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溶液变蓝色,-表示溶液不变蓝色)
试管编号123456
①加入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888888
②恒温水浴5min0℃20℃40℃60℃80℃100℃
③加入处理后的酶液111111
④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min0℃20℃40℃60℃80℃100
⑤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步骤二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根据试管______________中观察的实验结果,可推断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______________左右。
(4)该实验中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
(5)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______________的酶溶液。则步骤二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6)步骤三的表格中,若②和③顺序颠倒,将________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实验结果,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022-06-13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
3 . 为了研究鸭的黑色素表型遗传规律,科研人员用3种体色的品系鸭子(2n=78)进行了系列实验。杂交亲本黑系鸭和白系鸭表型均为有黑(羽、蹼或喙有黑色素),樱桃谷鸭表型为无黑。按照黑色素在喙部沉积的相对面积大小,将喙色分为黑喙、黄喙、黑黄相间的花喙。用黑系鸭和白系鸭(有黑)与樱桃谷鸭(无黑)杂交,实验数据见下表(正反交结果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鸭子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至少答两条)。
(2)由表1可推断鸭黑色素合成由______(常/性)染色体上______(显性/隐性)基因控制。黑色基因用H/h表示,樱桃谷鸭基因型为______
表1黑色素合成遗传杂交实验

组合

杂交组合(P)

F1实际数量

有黑

无黑

有黑×有黑

864

309

有黑×无黑

156

170

无黑×无黑

0

35


(3)假设喙色受两对基因(H/h、Mb/mb)控制,由表2组合一可推断H、Mb两个基因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
表2 F1代不同组合喙色遗传杂交实验

组合

喙色组合

(F1

家系数

F2实际数量

F2理论数量

黑×黑

62

657

211

305

9

3

4

黑×黄

17

119

32

149

3

1

4

黄×花

1

2

3

21

1

1

2

黄×黄

3

0

0

35

0

0

1


(4)表2组合三F1花喙基因型是Hhmbmb,组合二和组合三F1黄喙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5)表2组合二F1某黑喙鸭产生配子时H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其后代鸭喙颜色是______。组合三杂交后代的分离比例不符合理论比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6)研究发现,鸭的喙色基因Mb、蹼色基因Mw和羽色基因T位于一条染色体上,蹼色基因Mw位点与喙色基因Mb位点之间因交叉互换产生的重组率为0.026,羽色基因T位点与喙色Mb位点之间的重组率为0.285,由此推断距离基因Mb更近的基因是______(Mw/T)。
2022-11-19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4 . 科研人员通过观察老年(65岁~79岁)14例、高龄(80岁~89岁)16例及长寿老人(≥90岁)12例,肝、脾组织基因组DNA含量的变化及差异,探讨衰老进程中DNA含量变化的规律,并为今后的衰老相关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一、称取组织100mg放入-80℃冰箱;
二、将组织放入1.5ml离心管,同时加入样品裂解液,并用微量电动匀浆器充分匀浆;
三、加入蛋白酶,56℃消化48h,90℃高温蛋白质变性1h;
四、加入______酶和缓冲液,37℃水浴锅中放置1h,以去除样品中的RNA;
五、加入等体积的冷乙醇,离心取______;
六、缓冲液溶解DNA,进行DNA的含量和纯度检测。
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肝组织脾组织
DNA含量(mg/mL)OD260/OD280DNA含量(mg/mL)OD260/0D280
67~79岁1.4641.8581.7232.059
80~89岁0.3101.3990.9382.028
≥90岁1.1471.7951.6881.973
(注:表中0D260反映溶液中核酸的浓度,0D280反映溶液中蛋白质或氨基酸的浓度。理论上,纯DNA溶液的OD260/OD280为1.8。若比值大于1.8表示存在RNA残留,若小于1.8表示存在蛋白质污染)请据表回答:

(1)补全实验步骤四______,步骤五______
(2)与肝组织相比,从脾组织中提取的DNA中含有的______杂质更多,因此在提取脾组织中DNA时,上述实验流程可以怎样改进_______
(3)无论肝组织还是脾组织中,高龄组DNA含量总比老年组少,说明在一定年龄范围内,DNA含量_______,说明DNA含量减少可能是______的分子基础。但长寿老人比高龄组的DNA含量显著增高,科学家推测可能长寿老人体内存在长寿基因,保持了对DNA______,减少了DNA的损伤,从而延缓了细胞的衰老。
(4)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DNA鉴定实验的主要步骤,请补全相关内容:取两支20mL的试管,各加入______(填2mol/LNaCl或蒸馏水)溶液5mL。将丝状物或沉淀物溶于其中一支试管的溶液中。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的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______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预测含有DNA的试管颜色变为______
5 . 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定向转运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其中a~f表示相应的细胞结构,①~⑧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研究发现,胰岛B细胞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SRP与信号肽特异性结合后可使翻译暂停,内质网膜上存在SRP受体。科研团队分离出胰岛B细胞中的相关物质或结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体外实验,操作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胰岛素

核糖体

SRP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实验产物

+

+

-

-

-

含109个氨基酸残基的前胰岛素原(含信号肽)

+

+

+

-

-

约含7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含信号肽)

+

+

+

+

-

含86个氨基酸残基的胰岛素原(不含信号肽)

+

+

+

-

+

约含7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含信号肽)

+

+

+

+

+

由α、β链组成的含51个氨基酸残基的胰岛素

注:“+”表示有,“-”表示没有。
(1)a形成的场所(a的亚基装配部位)是________,胰岛素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其基本组成单位的分子结构通式是________
(2)胰腺细胞产生和分泌胰蛋白酶的过程是________(用数字表示)。SRP的结合位点包括信号肽识别结合位点、翻译暂停结构域和________
(3)⑦形成的钠钾泵选择性转运钠离子和钾离子,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是________。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外膜与内质网直接相连,这种特征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4)从表中胰岛素原在某种细胞器中加工形成胰岛素,由胰岛素形成前后氨基酸的数量变化推测,该细胞器中有________酶。
(5)表中信号肽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通过缩合反应而形成的。胰岛素先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含信号肽的多肽,多肽约含70个氨基酸残基时与________结合后翻译暂停;然后SRP与________上的受体结合,把(多聚核糖体带到内质网上,继续翻译成含109个氨基酸残基的前胰岛素原,并在内质网中切去________,初步加工成胰岛素原。
6 . 大豆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大豆花色的3个遗传实验及实验结果,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亲代性状表现F1的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紫花白花
紫花×白花15800
紫花×紫花1218403
紫花×白花810806

(1)根据组合_____________可判断大豆花色的显性和隐性性状。
(2)组合二F1所有紫花植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
(3)组合二F1的紫花植株全部自交,则子代中纯合紫花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组合二F1的紫花植株与组合一亲本的紫花植株杂交,子代紫花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
(4)请画出组合三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
2022-05-0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题
7 . 油菜素内酯(BR)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表中所示是相关研究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1

2

3

4

5

6

油菜素内酯浓度(mg/L)

0

0.10

0.20

0.30

0.40

0.50

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0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在________之间。2、6两组,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相同,油菜素内酯(BB)对芹菜幼苗生长的_____ (填 “促进”或“抑制”)作用相同。
(3)在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与BR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_____ (填 “赤霉素”“乙烯”或“脱落酸”)。
实验二: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4)图示表明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__________,BR可以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且对_________(运输方向) 的作用更显著。
实验三: PIN蛋白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研究人员检测BR处理的根部组织中PIN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
(5)上述两个实验表明,油菜素内酯通过影响根细胞中_________, 从而影响生长素在根部的________________和分布,进而影响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8 . 科研人员通过观察老年(65岁~79岁)14例、高龄(80岁~89岁)16例及长寿老人(≧90岁)12例,肝、脾组织基因组DNA含量的变化及差异,探讨衰老进程中DNA含量变化的规律,并为今后的衰老相关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一、称取组织100mg放入-80℃冰箱;
二、将组织放入1.5ml离心管中,同时加入样品裂解液,并用微量电动匀浆器充分匀浆;
三、加入蛋白酶,56℃消化48h,90℃高温蛋白质变性1h;
四、加入______酶和缓冲液,37℃水浴锅中放置1h,以去除样品中的RNA;
五、加入等体积的冷乙醇,离心取______;
六、缓冲液溶解DNA,进行DNA的含量和纯度检测。
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 别肝组织脾组织
DNA含量(mg/mL)OD260/OD280DNA 含量(mg/mL)OD260/OD280
65~79岁1.4641.8581.7232.059
80~89岁0.3101.3990.9382.028
≧90岁1.1471.7951.6881.973

(注:表中OD260反映溶液中核酸的浓度,OD280反映溶液中蛋白质或氨基酸的浓度。理论上,纯DNA溶液的OD260/OD280为1.8。若比值大于1.8表示存在RNA残留,若小于1.8表示存在蛋白质污染)
请据表回答:
(1)推测第二步中样品裂解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全实验步骤四______________,步骤五______________
(3)与肝组织相比,从脾组织中提取的DNA中含有的_______杂质更多,因此在提取脾组织中DNA时,上述实验流程可以怎样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论肝组织还是脾组织中,高龄组DNA含量总比老年组少,说明在一定年龄范围内, DNA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说明DNA含量减少可能是______的分子基础。但长寿老 人比高龄组的DNA含量显著增高,科学家推测可能长寿老人体内存在长寿基因,保持了对DNA______,减少了DNA的损伤,从而延缓了细胞的衰老。
(5)本研究可能存在一些不足,请指出其中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DNA鉴定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取1支20 mL试管,向其中先后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的NaCl溶液5 mL和少量絮状DNA沉淀,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②向试管中加入4 mL二苯胺试剂,混匀后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请指出上面实验步骤中的两个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兴趣小组成员还以同种苹果的不同组织器官为材料,测定不同组织细胞中DNA的含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值为每克生物材料干重中DNA含量):
组织器官韧皮部形成层冬芽秋梢嫩叶成熟叶片
含量/(μg·g-1)80.00150.00160.00120.0070.00

试从细胞分裂的角度,解释不同生物材料中DNA含量差异明显的原因:_______
2021-06-12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科研人员通过观察老年(65岁~79岁)14例、高龄(80岁~89岁)16例及长寿老人(≧90岁)12例,肝、脾组织基因组DNA含量的变化及差异,探讨衰老进程中DNA含量变化的规律,并为今后的衰老相关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一、称取组织100mg放入-80℃冰箱;
二、将组织放入1.5ml离心管中,同时加入样品裂解液,并用微量电动匀浆器充分匀浆;
三、加入蛋白酶,56℃消化48h,90℃高温蛋白质变性1h;
四、加入______酶和缓冲液,37℃水浴锅中放置1h,以去除样品中的RNA;
五、加入等体积的冷乙醇,离心取______;
六、缓冲液溶解DNA,进行DNA的含量和纯度检测。
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 别

肝组织

脾组织

DNA 含量(mg/mL)

OD260/OD280

DNA 含量(mg/mL)

OD260/OD280

65~79岁

1.464

1.858

1.723

2.059

80~89岁

0.310

1.399

0.938

2.028

≧90岁

1.147

1.795

1.688

1.973

(注:表中OD260反映溶液中核酸的浓度,OD280反映溶液中蛋白质或氨基酸的浓度。理论上,纯DNA溶液的OD260/OD280为1.8。若比值大于1.8表示存在RNA残留,若小于1.8表示存在蛋白质污染)
请据表回答:
(1)推测第二步中样品裂解液的作用是______
(2)补全实验步骤(              )(              )
(3)与肝组织相比,从脾组织中提取的DNA中含有的______杂质更多,因此在提取脾组织中DNA时,上述实验流程可以怎样改进:______
(4)无论肝组织还是脾组织中,高龄组DNA含量总比老年组少,说明在一定年龄范围内, DNA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说明DNA含量减少可能是______的分子基础。但长寿老人比高龄组的DNA含量显著增高,科学家推测可能长寿老人体内存在长寿基因,保持了对DNA______,减少了DNA的损伤,从而延缓了细胞的衰老。
(5)本研究可能存在一些不足,请指出其中的一项是______
10 . 稻螟与稻飞虱是稻田中常见的害虫,其中稻螟以茎和纤维为食,稻飞虱通过口器刺吸茎叶中的汁液为食。金坛区在稻田中引入中华绒螯蟹,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为某稻田中主要生物的胃或消化腔中食物残渣的调查结果。

稻田生物

稻螟

稻飞虱

蜘蛛

中华绒螯蟹

消化道中的食物

水稻、杂草

水稻、杂草

稻螟、稻飞虱

杂草、稻螟、稻飞虱

表中中华绒螯蟹参与形成____条食物链,其与稻螟种间关系为____。其实,中华绒螯蟹不仅喜食表中的生物,还爱食腐臭的动物尸体,则可判断中华绒螯蟹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为____
(2)统计该稻田中第一、二、三营养级的能量利用情况,部分数据(数值单位:103kJ)如下图。则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有同学认为,第一营养级呼吸消耗的能量=(111.0-15.0-41.5)×103kJ=5.45×103kJ,你是否认同,并说明理由:____

   

(3)研究者于6月在稻田投放中华绒螯蟹蟹苗,10月份收获成蟹,调查各食物种类的生物量结果如下:

10月收获期各组分

生物量t·Km-2·a-1

稻田单作生态系统

蟹—稻复合生态系统

总生物量

8674.90

25123.66

水生杂草生物量占比

7.91%

5.81%

鱼类生物量占比

0.27%

0.12%

中华绒螯蟹生物量占比

0.20%

其他

59.56%

58.69%

水稻生物量占比

32.26%

35.18%

从上表可以看出,加入中华绒螯蟹____(填“能”或“不能”)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依据是____
(4)与单作稻田相比,蟹稻复合系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明显提升,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为提高中华绒螯蟹的产量,养殖人员往往会投放玉米碎屑等饵料,则流经该复合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但未被食用的饵料进入周围水体后会使水体中的N、P增加,进而会引发水体的____现象。
2024-05-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