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3 道试题
1 . 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x,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y,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z,则x、y、z之间的关系是(  )
A.x=y+zB.z=x+yC.x>y+zD.x<y+z
2024-03-27更新 | 61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在植物受伤时,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系统素会被释放出来,与受体结合后能活化植物的蛋白酶抑制基因,从而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从而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下列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系统素能直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
B.内含18个肽键的系统素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
C.系统素和双缩脲试剂在加热条件下才会产生紫色反应
D.系统素的形成过程中需要脱去17个水分子
3 . 将垃圾填埋场改造成公园是很多地方环境改造的一种趋势,改造时需进行土壤改良和植被的重建与维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垃圾渗流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根细胞吸水发生障碍甚至失水而不易成活
B.垃圾填埋场土壤中富含有机物,可为植物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
C.垃圾填埋场上进行的植被重建和维持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D.如果没有人类的改造,垃圾填埋场也会进行演变,人类只是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
4 . 2022年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湿地面积达到5635公顷,构建了保护制度体系,出台了《湿地保护法》,中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生物群落中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B.人类的活动可以加速湿地群落向陆地群落演替的进程
C.某湿地经过保护后物种丰富度未发生变化,但其群落结构可能有变化
D.当枯水期来临后,湿地的一些地面会重新露出,恢复植被,此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5 . 由甲状腺自身病变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甲减)称为原发性甲减,由下丘脑、垂体病变引起的甲减分别称为下丘脑性继发性甲减和垂体性继发性甲减。下表所示为健康人和几种常见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激素含量指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受测者

健康人

原发性甲减

TRH

正常

TSH

正常

甲状腺激素

正常

A.甲减患者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出现体温偏低、反应迟钝等症状
B.原发性甲减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低,垂体活动强,TSH高于正常值
C.注射TSH后患者的摄碘率有所升高,则该患者属于原发性甲减
D.给患者注射TRH后,甲状腺激素增多,则病变部位可能在下丘脑,对应表中①
6 . 如图是结构完整的2个离体神经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表1~表5均为灵敏电流表,a~g是神经元上不同的部位,其中de=fg。在a处给予一次适宜强度的刺激后,某时刻观察到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表1与表2指针未偏转,说明b和c处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
B.表4指针接下来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虽然de=fg,但表4与表5测得的膜电位曲线图不同
D.当神经纤维的生理状态发生改变时,各表测得的数据可能有所不同
7 . 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测气体为__________,图中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的点是__________
(2)该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有机物总量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图2中,与f点相比,fg段叶肉细胞内的C5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图2中ef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e点叶绿体产生O2与固定CO2的比值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4)到达图2中的__________点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图1中的I点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_点。
2024-02-25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8 .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重要的生命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I.图1表示人体造血干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部分图像,图2表示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丝分裂中染色单体形成于__________期,消失于__________期。
(2)图1的①~④中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__________(填序号),该细胞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Ⅱ.如图所示,动粒是附着于着丝粒上的一种结构,其外侧与动粒微管(一种纺锤体微管)连接,内侧与着丝粒相互交织。姐妹染色单体之间通过黏连蛋白相互黏着在一起,黏连蛋白能够被分离酶降解。分裂后期开始前,分离酶被结合而处于失活状态。分裂后期开始后,分离酶被释放并处于活化状态。

(4)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能发出动粒微管,高等植物细胞发出的场所是__________。着丝粒分裂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纺锤丝牵拉的结果,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5)研究表明,分离酶的活性在细胞分裂末期,尤其在进入下次细胞分裂的间期后,会急剧降低,以便细胞进行正常分裂。此阶段分离酶活性降低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
2024-02-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是有其科学依据的,生物体内有一种被称为“BMALI”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如果人在夜间多进食可能比在白天多进食更容易发胖
B.马吃夜草长肥是因为夜间的草更有营养
C.马在白天吃草,但物质的转化发生在夜间
D.蛋白质“BMALI”会促进纤维素转化为脂肪
2024-02-2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的突破性贡献而获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糖体的成分中不含有磷脂
B.使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时,核糖体较晚被分离出来
C.脱水缩合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D.将15N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带有放射性标记的物质出现在内质网上
2024-02-2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