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1 道试题
1 . 果蝇的截刚毛和正常刚毛是由等位基因B/b控制的。某果蝇繁殖系只由截刚毛雌蝇和正常刚毛雄蝇组成,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该种群自然繁殖产生的子代雌性都表现为截刚毛,雄性都表现为正常刚毛。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正常刚毛对截刚毛为显性,基因B和基因b位于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
B.该繁殖系中的正常刚毛雄蝇产生的精子中同时含有基因B和基因b
C.截刚毛雌蝇的每个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0或2个基因b
D.若发生互换,则该繁殖系中的刚毛雄蝇可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
2 . 粳稻和籼稻是水稻的两个亚种,理论上可以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二者杂交子代的部分花粉会出现不育现象,影响杂交水稻的产量。我国科学家探明了粳—籼杂交稻部分花粉不育的机制,为水稻育种书写了新篇章。
(1)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可通过比较粳稻和籼稻某段______(选填“随机”“同源”或“异源”)DNA序列的差异,或是细胞中普遍含有的某种蛋白质的______差异来探究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
(2)粳—籼杂交稻花粉的育性与来自籼稻的12号染色体上的一段DNA有关。该段DNA含有2个紧密相邻的基因——基因D和基因J,基因D编码的毒蛋白DUYAO可以杀死花粉,基因J编码的蛋白质JIEYAO能解除DUYAO的毒性。研究发现,粳—籼杂交稻产生的花粉中,12号染色体源于粳稻的不育,源于籼稻的则可育(如图1所示),这与基因D和基因J的表达时期和作用时期有关。据此推测,基因D的表达时期和作用时期分别是花粉母细胞时期和花粉时期,基因J的表达时期和作用时期都是花粉期。

进一步研究发现,DUYAO蛋白发挥作用的机制如图2所示,DUYAO蛋白会与在______(选填“花粉母细胞”或“花粉”)中特异性表达的OsCOX11蛋白形成复合体,进入线粒体影响花粉细胞的______(填生理过程),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据此推测,JIEYAO蛋白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为______(答出1种即可)。

(3)粳稻基因型可记为ddjj,籼稻基因型可记为DDJJ,则粳—籼杂交稻自交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
(4)有研究人员提出利用电离辐射处理粳—籼杂交稻,使基因J/j发生染色体易位(易位后J/j依然是一对等位基因,但不再位于12号染色体上),请预测易位后粳—籼杂交稻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双杂合植株的比例为______
3 . 碳达峰(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和碳中和(碳的排放总量等于吸收总量)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下表是我国甲、乙两个城市生态系统一年中碳循环的分析(数据为相对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城市

生产者总生产量

净初级生产量

异养呼吸量

12.5

4.0

3.0

9.0

3.5

3.8

注:净初级生产量=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量-生产者呼吸消耗量;异养呼吸量即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消耗量。
A.顶极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大于同类型的非顶极群落
B.城市乙的生产者总生产量大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总呼吸量
C.达到碳中和时,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呼吸释放的CO2量小于 CO2的吸收量
D.城市湿地公园能有效的固碳储碳,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4 . 双层平板法是对噬菌体进行计数的常用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无菌培养皿中倒入琼脂含量为 2%的培养基凝固成底层平板后,将琼脂含量为 1%的培养基熔化并冷却至 45~48℃,然后加入敏感指示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 双层平板(见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双层培养基的上层会出现透亮无菌圆形空斑——噬菌斑,根据噬菌斑的数目可计算原液中噬菌体的数量。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配置好的培养基灭菌后还需要添加缓冲液调节 pH
B.利用双层平板法对 T2噬菌体进行计数,选用的敏感指示菌为酵母菌
C.倒上层平板时需将培养基冷却到 45~48°C 最主要的原因是防止下层固体培养基被液态化
D.与底层平板相比,上层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较低的好处是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有利于计数
5 . 在早晚弱光及黑暗条件下,无氧呼吸方式对于衣藻生存很重要,无氧呼吸产生的丙酮酸可进一步代谢产生HA(一种弱酸),类囊体腔内的缓冲能力较差,HA进入类囊体腔后,导致类囊体酸化,过程如下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衣藻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为________。衣藻有氧呼吸的场所是________
(2)据图分析,类囊体酸化的关键原因是________,类囊体腔内pH与________呈负相关。
(3)现提供:衣藻、KOH、光源(强弱可变)、暗培养箱、氧气传感器(可测氧气含量变化)等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类囊体酸化对氧气释放情况的影响,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
(4)一定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与溶液中能接触到反应物的酶量成正相关,可作为反映酶活性的指标。将大鼠肝细胞悬浊液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提取并检测两种酸性水解酶的活性,结果如下图2所示。

图2

图中两种酸性水解酶可能存在于肝脏细胞的________中,检测出的相对酶活性与膜结构的完整性________(填“有关”“无关”或“不一定有关”),用________可以提取到较多的水解酶。
6 . 在植物细胞中参与淀粉水解的酶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耐高温不耐酸,能以随机的方式从淀粉分子内部将其水解。β-淀粉酶不耐高温,但在pH=3.3时仍有部分活性,它能使淀粉从末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在淀粉、Ca2+等处理方式的影响下,β-淀粉酶在50℃条件下经不同时间保存后的活性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淀粉酶在理化性质上的差异只与组成其的氨基酸的种类或排列顺序相关
B.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产物是麦芽糖,β-淀粉酶的活性随pH升高逐渐增强
C.比较可知,30 mmol·L-1Ca2+处理方式最有利于较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活性
D.在前50min,2%淀粉的处理方式使β-淀粉酶的活性先增强后减弱
7 . 糖皮质激素(GC)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固醇类激素,正常机体通过如图所示的途径调节GC的分泌。GC能提高心肌细胞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作为药物服用时,血浆中高浓度的GC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淋巴细胞凋亡。回答下列问题:

(1)GC能不断合成,但内环境中GC的含量却能保持相对稳定,原因是____(答出两条);推测血浆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大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原因是________
(2)器官移植时,使用适量GC________(“有利于”、“不利于”)提高成功率。GC提高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原因可能是_____
(3)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_____等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填除题中涉及的信息分子之外的两个即可)
2024-06-1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八校2024年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8 .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果蝇的生活史短,从初生卵发育至新羽化的成虫大约为10~12天,成虫存活大约15天;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性别决定方式为:XX、XXY(雌性),XY、XYY(雄性),XO(雄性不育),XXX、YO和YY均致死,其中在性染色体组成为XXY雌果蝇中,XY联会的概率远低于XX联会。已知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D)对白眼(d)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甲、乙为两只基因型相同的灰身长翅个体,除标明外,其他果蝇染色体组成均正常。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有_______
(2)♀白眼(XXY)×♂红眼(XY),白眼个体在减数分裂时,Xd和Xd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时期),推测其子代情况应为______
(3)已知♂甲×♀黑身残翅,F1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残翅:黑身长翅=1:1,则控制体色和翅型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从配子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
(4)已知♀乙×♂黑身残翅,F1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4:4:1,乙个体发生互换的初级卵母细胞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5)生物兴趣小组多次重复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雌雄个体皆为正常二倍体)杂交实验,F1雌性皆为红眼,雄性皆为白眼,偶然间发现F1雌性中出现一只白眼。小组成员猜测有以下三种可能:D基因所在染色体出现了缺失;出现了性反转;出现了基因突变。请你用最简单的实验进行判断:_______。若结果表现为______,则为基因突变导致。
2024-06-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八校2024年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9 . 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器、细胞或组织水平上的操作,有目的地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或其他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的生物工程。如图表示细胞工程操作的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植物组织中的细胞分散开来获得单个细胞A和B通常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来处理
B.如果该图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可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
C.如果该图表示抗乙肝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②过程中涉及选择培养、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D.如果该图表示克隆羊的培育过程,①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
2024-06-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八校2024年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10 . 生物科技工作者利用DNA测序技术和红外线成像技术,在我国秦岭地区对大熊猫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等进行多维度调查,通过获取大熊猫的毛发或其粪便中脱落的肠道细胞并借助上述技术手段,获得了关于大熊猫的宝贵遗传学资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不同个体的遗传信息不同,通过基因测序可大体估算该地区大熊猫的数量
B.若上皮细胞某特定基因未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则可判断该基因发生了甲基化
C.肠道细胞中是否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
D.一段时间内统计某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可判断该时间段大熊猫种群发生了进化
2024-06-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八校2024年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