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77 道试题
1 . 豆酱是一种具有特色的传统调味品,其制作流程为“大豆→浸泡→蒸熟→冷却→制曲→成曲→发酵”。制曲过程中用牛皮纸包裹大豆,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在大豆表面大量繁殖。发酵期间定期搅拌,30天后发酵完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蒸熟可杀死大豆中的大部分微生物,也可使大豆蛋白质变性从而易于分解
B.毛霉分泌的蛋白酶能水解大豆蛋白,产生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C.发酵过程添加食盐和酒精不会影响酶活性,不影响豆酱成熟时间
D.定期搅拌有利于酶与大豆的营养物质充分接触,缩短发酵周期
2 . 下图表示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进行基因定位的过程,在人——鼠杂种细胞中,人的染色体会以随机方式丢失,通过分析基因产物进行基因定位。结果检测到细胞I、Ⅱ、Ⅲ中人的4种酶活性,只有Ⅱ具有芳烃羟化酶活性,只有Ⅲ具有胸苷激酶活性,I、Ⅲ都有磷酸甘油酸激酶活性,1、Ⅱ、Ⅲ均有乳酸脱氢酶活性。据相关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杂种细胞的形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B.杂种细胞培养时,培养基中除必要的营养外通常需要加入动物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
C.芳烃羟化酶基因、乳酸脱氢酶基因、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分别位于X、15、3染色体上
D.为防止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受污染,可以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下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若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携带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100。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病和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伴X隐性和常染色体隐性
B.Ⅱ6基因型为DDXABXab或DdXABXab
C.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交换,产生了XAb的配子
D.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两病同患的概率是1/1200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藏羚羊属于国家珍稀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活动很复杂,某些藏羚羊会长期居住一地,还有一些有迁徙习惯。研究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I、Ⅱ、Ⅲ、Ⅳ 分别对应四个年龄等级,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藏羚羊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丙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预测此后一段时间丙地区种群数量一定会保持增长
B.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应采用标记重捕法
C.b点对应的种群增长率最大,e点对应的种群数量最少
D.在d点迁入少量的藏羚羊,该草原上藏羚羊的K值将保持不变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研究发现,植物细胞通过“感受信号→传导信号→发生反应”来精细调控其生长发育过程。相关调控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向光素是一种蓝光受体,包括PHOT1和PHOT2,研究表明,PHOT2能调控强光下叶绿体的“回避反应”强光照射下,叶绿体会从叶肉细胞表面移动到细胞侧壁,叶绿体扁平面与光照方向平行,将光损伤降低至最小,称为叶绿体的回避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敏色素是感受红光的受体,其本质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
B.特定光照条件下,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后,会影响细胞核内特定基因的表达
C.细胞分裂素与受体结合后,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
D.植物向光生长、叶绿体“回避反应”现象,体现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传统发酵技术促进了中华民族特有饮食文化的形成,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可以生产泡菜、腐乳等食品。随着人们对发酵原理的认识,逐步形成了现代发酵工程,如啤酒的工业化生产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液体发酵为主,通常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
B.传统发酵技术生产泡菜时,发酵坛内发酵液表面出现的白膜可能是由于乳酸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C.发酵罐内的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谷氨酸发酵生产时,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会积累产物
D.啤酒的工业化生产时,主发酵结束后要在低温、适时通风的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进行后发酵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拟势”是某些动物受惊扰或袭击时,显示异常的姿态或色泽,威吓其他动物的一种现象,它是动物所具有的一种较为主动的防御行为。如玉米大蚕蛾遇到天敌时会展开前翅,露出后翅一对猫头鹰眼形的花纹以警示天敌。而某些蜘蛛、甲虫等昆虫在受到惊吓或袭击时,会静伏不动或跌落地面呈现“死亡”状态,借以躲避天敌,这种现象称为“拟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拟势”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
B.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稳定性与环境多变性之间的矛盾
C.具有“拟势”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并产生后代,说明可遗传变异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D.研究不同生物适应性特征,应以个体为单位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目前,随着全球猴痘病例的持续上升,近30个通常不会发生此类疫情的国家,已有1000多人被证实感染了该病毒。据《自然》网站报道,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一项名为“环形疫苗接种”的策略,试图阻止猴痘病毒传播。相关医学部门正在抓紧研制灭活疫苗,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灭活疫苗丧失了对细胞的侵染性但保留了其抗原性
B.接种灭活疫苗可增强机体的免疫自稳和监视功能
C.接种灭活疫苗只能激活体液免疫但不能激活细胞免疫
D.多次接种能使机体获得足够免疫力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小鼠脊髓损伤后无法自主控制排尿。研究人员用截瘫平面以上健存的神经重新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其中M1和M2表示神经纤维连接处,如下图所示。该项研究有望实现胸部截瘫患者自主性排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重建的人工膀胱反射弧中,膀胱只属于效应器
B.2、3属于交感神经,5、6属于副交感神经
C.胸部截瘫患者脊髓损伤后,大脑皮层失去对脊髓低级中枢的控制,但患者仍可发生排尿反射
D.若电刺激c点,发现a处电流表不偏转,则说明M2连接处异常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环状DNA通常以“滚环”的模式进行复制,复制时,1链首先被断开形成3'、5'端口,接着5'端与2链发生分离,随后DNA分子以2链为模板,通过滚动从1链的3'端开始延伸子链,同时还以分离出来的5'端单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子链,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过程是从两个起点同时开始进行的
B.滚环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合成都是连续的
C.该复制过程只能发生在细胞核中,不需要引物的参与,复制的方向是单向的
D.该复制方式符合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