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416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腐乳是大众喜爱的发酵食品,腐乳发酵时微生物通过分解蛋白质、脂肪产生的风味物质决定了腐乳的口感和品质。人工接种纯种毛霉生产的腐乳滋味平淡、香气不佳,研究人员欲从自然发酵的传统腐乳中筛选出新的毛霉菌株改良腐乳风味。
1.从自然发酵的腐乳中获取菌株用于培养毛霉菌落,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将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培养皿用75%酒精消毒
C.腐乳取样后紫外灯照射灭菌D.接种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
2.将原人工接种发酵工艺所用的毛霉菌株编号为M1,筛选所得的3种菌株分别编号M2、M3、M4,将M1、M2、M3、M4的毛霉孢子以1:1的比例两两混合,接种于豆腐小块表面,分别以接种单一毛霉孢子的豆腐为对照,培养后测定各豆腐毛坯蛋白酶活力和脂肪酶活力如图所示(柱状图上的误差线,“I”代表数据的波动范围)。根据下图数据,最优的毛霉菌株组合是(          

       

A.M1M2B.M2M3C.M3M4D.MIM3
3.根据以上研究,研究者想通过改造M4菌株形成新的单菌株毛霉发酵工艺,下图为M4菌株改造的基本思路。

   

关于图中M4菌株改造的基本思路,下列错误的是(          
A.预期的A指活力更高的蛋白酶或脂肪酶
B.获得A的基本策略是定点突变
C.获取目的基因时可采用PCR技术
D.预期产品一定具备预期的蛋白质功能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如图表示为细胞内囊泡参与的蛋白质运送过程。高尔基体膜上的KDEL受体蛋白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驻留蛋白,并通过形成COPI将驻留蛋白运回内质网并释放,KDEL受体蛋白与驻留蛋白的结合能力随pH升高而减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B.推测高尔基体内KDEL受体蛋白所在区域的pH比内质网的pH要高
C.为研究溶酶体水解酶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分泌蛋白加工运输过程中,具膜细胞器之间可以发生膜联系,因此它们的膜成分完全相同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发现番茄果实内乙烯含量随果实成熟而上升,在果实成熟前某一阶段,会出现乙烯合成和细胞呼吸急剧增强现象,称之为呼吸跃变。且果实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与呼吸速率上升的时间进程一致,此时果实产生的乙烯量远高于外源乙烯。
1.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乙烯合成酶缺陷型番茄(番茄a)和乙烯受体缺陷型番茄(番茄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的果实正常存放时都会出现呼吸跃变现象
B.施用外源乙烯后,普通番茄果实不能合成乙烯
C.为便于运输、储存和销售,应推广种植番茄a
D.施用外源乙烯后,能促进番茄b的果实成熟
2.研究人员在某温度条件下探究不同浓度的乙烯对果实呼吸作用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无法确定乙烯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是否具有双重性
B.适当提高实验环境的温度,果实呼吸峰值将增大
C.乙烯浓度会影响果实达到呼吸峰所需的时间
D.在特定范围内,乙烯浓度不影响呼吸峰的强度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野生型水稻籽粒糊粉层细胞内,高尔基体出芽的囊泡在其膜上G蛋白作用下定位至液泡膜并融合,从而将谷蛋白靶向运输至细胞液中;某突变体因G蛋白异常,囊泡发生错误运输后与细胞膜融合。正常细胞中谷蛋白运输过程如图。
1.关于水稻细胞中谷蛋白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囊泡①、②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完全相同
B.囊泡运输过程不需要ATP 提供能量
C.囊泡的定向运输依赖信号分子和细胞骨架
D.突变体中谷蛋白被运输至细胞膜上
2.研究者发现突变体籽粒糊粉层细胞内液泡形态改变、淀粉合成减少,造成胚乳萎缩、粒重减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是水稻中的储能多糖,元素组成为C、H、O
B.谷蛋白运输异常可能造成糊粉层细胞光合作用减弱
C.该突变体可用于探究谷蛋白与淀粉合成的关系
D.淀粉含量下降会造成籽粒萌发率下降
2024-06-1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小题。
人体酒精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酒精经一系列脱氢氧化生成乙酸,乙酸可直接进入线粒体参与需氧呼吸的二、三阶段,从而彻底氧化分解。过度酗酒可引发肝硬化,甚至肝癌。酒后驾驶是危害交通安全的危险行为,对酒后驾驶人员可采用吹气式检测仪快速筛查。某种吹气式检测仪内芯是含有重铬酸钾的硅胶柱,通过变色反应可初步判定是否饮酒。
1.下列关于酒精在肝细胞内代谢和酒后驾驶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酒精以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B.肝脏分解酒精的酶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
C.人体细胞厌氧呼吸能产生酒精
D.酒驾检测时重铬酸钾遇到酒精变成橙色
2.下列关于肝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质膜表面某些粘连蛋白缺失B.常会出现巨核、双核等现象
C.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D.在体外培养时表现出接触抑制
3.线粒体在代谢中会产生H2O2、含氧自由基等活性氧,大量活性氧会导致线粒体膜结构损伤,并产生更多活性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2O2能被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
B.含氧自由基不会损害细胞中的DNA
C.大量活性氧的产生会导致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受阻
D.大量活性氧的产生可能是导致细胞衰老的原因之一
2024-06-14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北(ZDB)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6 . 图1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过程,图2表示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完成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正确顺序:B→D→A→E→C
B.由图2实验结果分析,用于标记噬菌体的同位素是32P
C.培养基中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可用于直接合成噬菌体DNA
D.若图2中混合时间过短,会导致离心处理后上清液放射性较高
2024-06-1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某面积为1平方公里的玉米田虫情,研究人员先后两次(间隔3天)对展开了调查,两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1平方公里约为1500亩,每亩约种植玉米4000株


亲本

表现型

组合一

均为非糯性

组合二

组合三

另雌雄同株异花的玉米()有糯性和非糯性,科研工作者对常规非糯性玉米品种Z进行诱变育种,研究者从子代群体中获得两种糯性基因突变体,假设突变基因分别为,选取不同类型的玉米进行杂交实验,结果见上表。
1.据上图两次调查结果分析,关于草地贪夜蛾()和玉米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在两次调查间隔期内,很可能遭受了性引诱剂的消杀
B.种群被人为一次性捕杀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下降
C.玉米田不同区域被幼虫破坏程度不同,体现了玉米种群的水平结构
D.若在第一次调查时绘制玉米田的数量金字塔,会呈现倒置现象
2.据上表两个玉米突变体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玉米杂交实验不需要对母本去雄
B.两种突变体均为隐性突变
C.所携带的突变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D.若将上表中组合一或组合二的F1自交,后代中非糯性、糯性比例均为,即可说明两突变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024-06-1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细胞可维持正确折叠蛋白质的稳定性,同时会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自由基侵入等条件下,未折叠蛋白质大量堆积会促使内质网启动应急机制,长时间的应急机制将导致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需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B.错误折叠蛋白质的降解可能有溶酶体参与
C.未折叠蛋白质大量堆积可能与自由基攻击生物膜有关
D.细胞凋亡不利于维持多细胞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9 . 泛素化是指泛素分子(一类低分子量的蛋白质)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细胞内的蛋白质分类,从中选出靶蛋白分子,并对靶蛋白进行特异性修饰的过程。最新研究表明,核蛋白UHRF1在有丝分裂中催化驱动蛋白EG5泛素化,进而调控细胞周期转换与细胞增殖,该研究揭示了UHRF1调控有丝分裂纺锤体结构和染色体行为的新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UHRF1蛋白参与调控组装纺锤体和维持染色体正常行为
B.UHRF1蛋白缺失可能会导致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被阻滞
C.TPX2确保有丝分裂后期EG5在纺锤丝上的正确分布
D.该研究为UHRF1作为潜在抗癌药物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2024-06-0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在DNA、RNA、蛋白质间单向传递的规律,随着科学发展进步,逆转录和RNA复制现象的发现,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中心法则。表观遗传发现说明中心法则只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传递,还有大量隐藏在DNA序列之外的遗传信息。下图1表示两种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其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埃博拉病毒(EBOV)属于单股负链RNA病毒。下图2表示三种表观遗传调控途径。

1.通过分析图1两种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单股正链RNA病毒完成+RNA→+RNA的过程消耗嘌呤数与嘧啶数不一定相等
B.单股负链RNA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与核糖体结合即可完成-RNA→+RNA过程
C.两种病毒都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原料和能量等才能完成增殖
D.两种病毒都通过酶作用于单股负链RNA得到对应的mRNA翻译出病毒蛋白
2.通过分析图2的三种表观遗传调控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启动区域甲基化后可能导致DNA聚合酶无法与其识别并结合
B.同一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组蛋白与DNA结合程度应大致相同
C.RNA干扰过程有氢键的形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D.图中3种途径以不同方式影响转录过程,从而调控相应基因的表达
2024-06-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