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45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腐乳是大众喜爱的发酵食品,腐乳发酵时微生物通过分解蛋白质、脂肪产生的风味物质决定了腐乳的口感和品质。人工接种纯种毛霉生产的腐乳滋味平淡、香气不佳,研究人员欲从自然发酵的传统腐乳中筛选出新的毛霉菌株改良腐乳风味。
1.从自然发酵的腐乳中获取菌株用于培养毛霉菌落,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将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培养皿用75%酒精消毒
C.腐乳取样后紫外灯照射灭菌D.接种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
2.将原人工接种发酵工艺所用的毛霉菌株编号为M1,筛选所得的3种菌株分别编号M2、M3、M4,将M1、M2、M3、M4的毛霉孢子以1:1的比例两两混合,接种于豆腐小块表面,分别以接种单一毛霉孢子的豆腐为对照,培养后测定各豆腐毛坯蛋白酶活力和脂肪酶活力如图所示(柱状图上的误差线,“I”代表数据的波动范围)。根据下图数据,最优的毛霉菌株组合是(          

       

A.M1M2B.M2M3C.M3M4D.MIM3
3.根据以上研究,研究者想通过改造M4菌株形成新的单菌株毛霉发酵工艺,下图为M4菌株改造的基本思路。

   

关于图中M4菌株改造的基本思路,下列错误的是(          
A.预期的A指活力更高的蛋白酶或脂肪酶
B.获得A的基本策略是定点突变
C.获取目的基因时可采用PCR技术
D.预期产品一定具备预期的蛋白质功能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在DNA、RNA、蛋白质间单向传递的规律,随着科学发展进步,逆转录和RNA复制现象的发现,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中心法则。表观遗传发现说明中心法则只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传递,还有大量隐藏在DNA序列之外的遗传信息。下图1表示两种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其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埃博拉病毒(EBOV)属于单股负链RNA病毒。下图2表示三种表观遗传调控途径。

1.通过分析图1两种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单股正链RNA病毒完成+RNA→+RNA的过程消耗嘌呤数与嘧啶数不一定相等
B.单股负链RNA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与核糖体结合即可完成-RNA→+RNA过程
C.两种病毒都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原料和能量等才能完成增殖
D.两种病毒都通过酶作用于单股负链RNA得到对应的mRNA翻译出病毒蛋白
2.通过分析图2的三种表观遗传调控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启动区域甲基化后可能导致DNA聚合酶无法与其识别并结合
B.同一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组蛋白与DNA结合程度应大致相同
C.RNA干扰过程有氢键的形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D.图中3种途径以不同方式影响转录过程,从而调控相应基因的表达
2024-06-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
3 . 南汇东滩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上海市可持续促淤圈围的重点区域,也是水鸟迁徙的重要中途补给站。上世纪70年代,互花米草作为生态工程种在沿海滩涂引种,在潮间带生态系统中发挥了促淤造陆、防风消浪等生态功能,但发现其依靠根、茎和大量的种子繁殖迅速占据了土著植物的生态位。下图为南汇东滩2000年与2020年群落分布柱状图,下表为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关于盐度适宜范围和耐盐上限的数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物种盐度适宜范围耐盐上限
互花米草2‰-3‰43‰
海三棱藨草0-6‰21‰

1.下列有关南汇东滩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相比2000年,2020年南汇东滩互花米草和芦苇占比增加
B.相比2000年,2020年南汇东滩物种丰富度大大提高
C.南汇东滩植物分布格局的变化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D.南汇东滩的群落结构在一年中是稳定不变的
2.下列关于互花米草能够形成生物入侵的分析错误的是(       
A.为了在沿海滩涂中生存,互花米草产生了适应高盐环境的变异
B.互花米草生存的盐度适宜范围相对海三棱藨草更大
C.互花米草生存的耐盐上限相对海三棱藨草更高
D.互花米草繁殖能力强于海三棱藨草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资料1:种群密度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①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Ki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②随着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
资料2:生活史对策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如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
资料3:对生态环境的中度干扰,可能会造成连续群落中出现断层,如森林中因大风、雷电造成的大树的倒塌,可形成斑块大小不一的林窗,为草本、小树苗等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断层可在没有继续干扰的条件下逐渐恢复原貌,也可能被周围群落的任何一个物种侵入和占有发展成为优势者,哪一种是优胜者完全取决于随机因素,因此称为断层抽彩式竞争。
1.下列有关种群密度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量恒定法则保障了种群成员间既不互相吸引也不互相排斥
B.自疏现象导致种群内不同个体各自占据的生态位差异性增大
C.出现产量恒定法则的原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D.自疏现象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也是对不利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
2.如图所示,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和灭绝点X,r对策生物只有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灭绝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对策生物X点比S点的增长率大
B.东亚飞蝗属于r对策生物,易受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C.r对策生物即使在种群密度较低时也能迅速回升到稳定平衡点S
D.S点为该环境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指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3.关于断层抽彩式竞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抽彩式竞争的产生需要存在能入侵、耐受断层环境并阻止后入侵者能力的物种
B.群落断层的形成对生物进化无影响
C.在干扰形成的断层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D.断层抽彩式竞争可能会提高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2024-01-2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生物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真核细胞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是不连续的,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外显子,外显子之间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内含子。外显子和内含子均会被转录成初级RNA,然后由一种酶—RNA 复合物(SnRNP)辨认出相应的短核苷酸序列后与蛋白质形成一个剪接体。剪接体能将初级RNA切断,去除内含子对应序列并把外显子对应的序列连接,形成成熟直接用于翻译。真核生物中的起始密码子一般是AUG,编码甲硫氨酸,而成熟蛋白质的首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
1.关于SnRNP和剪接体的叙述, 正确的是(       
A.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B.剪接体中的RNA和蛋白质在细胞核内合成并组装
C.剪接体具有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和形成的作用
D.SnRNP辨认相应短核苷酸序列时有A-U、T-A的碱基配对方式
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为1
B.初级形成过程中RNA聚合酶移动方向为模板链的3'端到5'端
C.若将成熟与模板DNA进行杂交, 会出现不能配对的区段
D.成熟蛋白质中的首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是RNA的剪切加工过程导致的
2023-12-1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在酸奶生产中使用的发酵剂菌种的性能直接关系酸奶质量的好坏。乳酸菌的产酸力是乳酸菌的重要特性,研究表明,产酸力与菌株的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正相关,该酶可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后单糖转化为乳酸。β-半乳糖苷酶的基因位于质粒上,研究人员以Lactobacillus bulgaricusB-3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及亚硝基胍进行诱变,选育高产酸力的乳酸菌。
经诱变的乳酸菌需经ONPG培养基培养和凝乳速度观察进行初筛。乳酸菌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会使含ONPG的平面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呈现黄色;将诱变菌株接种于脱脂乳试管中,凝乳速度越快,发酵乳糖能力越强;初筛获得的菌株还要经过发酵过程中的酸度测定进行复筛,精确筛选出高产酸菌株。
1.下列关于Lactobacillus bulgaricusB-3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性状的基因均位于DNA上
B.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利用核糖体合成β-半乳糖苷酶
D.培养应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2.下列关于人工诱变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亚硝基胍为诱变因素时,仅能以诱变时间作为自变量
B.以紫外线为诱变因素时,所用的培养基需添加亚硝基胍
C.除单因素研究外,还可用紫外线和亚硝基胍二者的最佳诱变剂量进行复合诱变
D.诱变因素会使菌种大量致死,可利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算菌种的致死率
3.下列关于诱变后筛选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ONPG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在含ONPG的培养基上应选取颜色黄色、生长较快的菌株
C.复筛时,随发酵时间延长,酸度值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会持续升高
D.对筛选出的菌株需进行传代培养,第1代和第10代相比产酸力基本一致是菌株应用于发酵工程的前提
2023-04-03更新 | 2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复兴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7 . GRoEL是一种特殊蛋白质,它能识别并结合没有折叠好的蛋白质,使其发生正确的折叠。下图为大肠杆菌中GRoEL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过程需要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序列
B.乙过程形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完成丙过程
C.GRoEL能防止因蛋白质错误折叠导致的细胞损伤
D.GRoEL基因发生突变不会影响大肠杆菌代谢活动
8 . ①炎症是一种正常的保护性生理防御过程,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造成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炎症反应时,炎症信号通过传入迷走神经传至神经中枢,再经传出迷走神经,引起脾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NE激活脾脏中特殊的T细胞,使其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巨噬细胞表面的受体AChR,激活免疫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发挥抗炎作用,部分作用机理如图。

②某研究团队发现,尼古丁(Nic.)也能激活AChR受体,显著影响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IL-6和TNF-a的表达,如下图所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炎症作为正常的保护性生理防御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中的淋巴细胞,只在人体第二道防线发挥重要作用
B.传出迷走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脾神经上的受体结合,该突触后膜发生阴离子内流
C.炎症反应中出现的NE、ACh、炎症因子及AChR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D.炎症信号引起抗炎作用的过程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尼古丁(Nic.)对炎症因子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叙述错误的是(  )
A.图a结果表明,尼古丁可提高IL-6蛋白的水平
B.LPS诱导下,尼古丁抑制了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IL-6和TNF-a的表达
C.LPS诱导下,尼古丁抑制了巨噬细胞中IL-6相应基因的转录过程
D.LPS诱导下,尼古丁可能是抑制了TNF-α相应基因的翻译过程
2024-05-1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9 . 目的基因和载体如果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连接时会出现正反接的情况,为鉴定筛选出的表达载体中是否含有正确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拟设计引物进行PCR后,结合电泳技术鉴定,图示为甲、乙、丙3条引物在正确重组质粒中的相应位置,其中目的基因为长度300bp的片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PCR复性温度不宜太低,避免引物错配和模板链形成双链
B.电泳条带迁移的位置和速度与DNA分子的大小、带电量和构象有关
C.选取引物甲、丙,扩增出450bp长度片段时,可以说明目的基因正接
D.选取引物甲、乙,扩增出400bp长度片段时,可以说明目的基因反接
10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1:糖皮质激素(GC)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它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如:升高血糖)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下图为通过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进行GC分泌调节及作用机制示意图,其中CRH和ACTH为相应的激素,GR为GC的受体。HSP为抑制蛋白复合物,GRE为DNA分子上GR结合的DNA序列。地塞米松(DEX)是人工合成的一种糖皮质激素。用于临床治疗已有多年历史。若长期大剂量的使用地塞米松(DEX),会造成肾上腺皮质萎缩。

材料2:持续性的抑郁刺激会激活HPA轴,导致过度分泌CRH,通过GC影响海马区神经递质Glu和GABA的浓度以及下丘脑相应受体的表达,进一步激活HPA轴,使患者出现各种抑郁表现。现利用正常大鼠和抑郁大鼠为材料,进行8周有氧运动干预,实验结果如表1:

组别

Glu(mg•L-1

GABA(μmol•L1

Glu受体

GABA受体(OD•μm-2

CRH(OD•μm-2

正常对照组

12.53

7.29

3.57

44.06

5.13

抑郁对照组

26.73

3.96

12.13

27.46

14.70

抑郁运动组

22.41

5.87

6.85

35.31

7.43

注:表1中信息为不同组别大鼠海马区Glu浓度、GABA浓度及下丘脑区内Glu受体、GABA受体、CRH阳性表达检测结果。
进一步研究发现有氧运动干预相比药物更能有效缓解抑郁症,下表2为设计的验证实验:

实验步骤

简单操作过程

实验动物的选择及处理

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抑郁大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另取相同数量的正常大鼠,记为D组。

对照组、实验组处理

A组大鼠 ;B组大鼠 ;C组大鼠 ;D组大鼠不作处理。

控制元关变量

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

结果检测

8周后检测4组大鼠中CRH阳性表达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

C组检测数值<B组<A组,接近于D组。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有关糖皮质激素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糖皮质激素通过自由扩散进入靶细胞,其受体位于靶细胞膜上
B.糖皮质激素与肾上腺素在血糖调节中具有相抗衡的关系
C.机体受到应激刺激产生糖皮质激素时,下丘脑为反射弧的神经中枢
D.患者长期使用DEX时,可间断补充ACTH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
2.GC与GR结合后与相关DNA的GRE部位结合;控制产生相应的效应。GC与GR结合后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与相关基因的启动子结合进行转录
B.内相关基因的复制起点结合进行DNA复制
C.与相关基因的起始密码子结合进行翻译
D.调节基因通过控制合成酶,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3.据材料2中有关抑郁症研究的实验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运动干预可抑制Glu受体表达、促进GABA受体表达,从而改善HPA轴的过度激活状态
B.由表1推测GABA可以抑制CRH的分泌
C.抑郁症状对HPA轴的激活存在负反馈调节
D.表2中①②③分别为:不作处理、用一定剂量的药物处理8周、有氧运动干预8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