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9 道试题
9-10高一下·广东深圳·期末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1 .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图A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有一种遗传病,仅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仅位于图中____部分。
(2)图B是某家族系谱图。
①甲病属于____遗传病。
②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概率是。由此可见,乙病属于____遗传病。
③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
④设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当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4与该地一个表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
2024-03-13更新 | 38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 . 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可使人体验到欣快感,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下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毒品和某些药物能干扰这种调控机制,使人产生毒品或药物的依赖。

(1)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中,多巴胺储存在______内,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神经元A上的______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2)多巴胺释放后,在其释放的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______(“增多”“减少”或“不变”)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______(“减弱”或“增强”),造成毒品依赖。
(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Ƴ-氨基丁酸,Ƴ-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______,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______(“兴奋”或“抑制”),多巴胺的释放量______(“增多”或“减少”)。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终使得,“奖赏”效应增强。停用时,造成药物依赖。
3 . 杜洛克猪毛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对应的基因组成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毛色红毛棕毛白毛
基因组成A_B_A_bb、aaB_aabb
(1)纯合的红毛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棕毛猪的基因型有_____种。
(2)已知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F2
①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
②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_____
③F2中纯合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棕毛子代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种(不考虑正反交)。
④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____
2023-08-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如图1表示某一动物(2N=4)个体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该动物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3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4表示该生物体内一组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4中甲、乙、丙属于有丝分裂的是 _____,该动物是一个 _____(雌/雄)性动物。乙图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_____
(2)图1中a、b、c表示染色体的是 _____(填字母),图1 _____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3)图2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_____(填数字序号)阶段;B过程表示生物体内发生了 _____作用。
(4)图3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_____,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_____
(5)图4中 _____细胞处于图3中的DE段。图4中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2中 _____(填数字序号)阶段。图 4中乙图所示的细胞中相应的数量关系对应图1中的 _____
5 . 下列是有关一些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段(填序号)。D2E2段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段变化相同。
(3)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孟德尔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4)图3细胞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__个四分体。①和⑤在前一时期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
6 . 图甲表示植物横放之后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m,则B处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_。根的向地性生长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的特性。由图乙可以看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促进作用___________(填“一定相同”“一定不同”或“相同或不同”)。
(2)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为___________。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器官的___________(填“幼嫩”或“成熟”)部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___________(填“受”或“不受”)光照影响。
(3)某实验小组为了证明茎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把下列实验补充完整:
①正常的植株,不做处理,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②去除顶芽,在顶端放置一个___________琼脂块,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③去除顶芽,___________,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2023-01-13更新 | 297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1组2组3组4组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14NH4Cl14NH4Cl14NH4Cl
繁殖代数多代多代一代两代
培养产物ABB的子一代B的子二代
操作提取DNA并离心
离心结果仅为轻带(14N/14N)仅为重带(15N/15N)仅为中带
15N/14N)
1/2轻带(14N/14N)
1/2中带(15N/14N)
请分析并回答: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 B,必须经过多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 _____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 DNA 离心结果,第_____组结果对得到的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____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
(3)分析讨论:
①若子 I 代 DNA 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 则可判断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复制。
②若将子 I 代 DNA 双链分开后再离心, 其结果是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 DNA 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二代继续培养,子四代 DNA 离心的结果是:_____
④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 I 代 DNA 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的 DNA 单链中的 N 尚有少部分为_____
2022-12-22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细胞因子风暴”(CS)是指机体在感染微生物等情况下,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是由免疫系统对高致病性病原体的过激反应引起的,会导致组织器官损伤,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有:促进__________的增殖、分化,在_____免疫和_____免疫的协调配合中起关键作用。除了分泌细胞因子外,辅助性T细胞还能发挥的作用是_____
(2)研究发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往往不是死于病毒感染,而是死于CS导致的呼吸器官衰竭。人体被新冠病毒感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受到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大量细胞因子,使CRH、ACTH、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增多,其中CRH的中文名称是_____
②CS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由于肺部毛细血管极为丰富,因此会使肺部出现组织水肿及其他严重后果。在临床上,往往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治疗CS,据图分析其原理是_____,以减轻对组织器官的损伤破坏。
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信息分子形成复杂的调节网络,由上图分析可知,下丘脑细胞具有哪些信息分子的受体?_____
9 . 蚜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昆虫,体内还有布氏菌等多种微生物。蚜虫以植物为食。植物通过筛管将以糖类为主的光合产物不断运至根、茎等器官。组成筛管的筛管细胞之间通过筛板上的筛孔互通。筛管受损会引起筛管汁液中Ca2+浓度升高,导致筛管中P蛋白从结晶态变为非结晶态而堵塞筛孔,以阻止营养物质外泄。蚜虫取食时,将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寻找到筛管,持续吸食筛管汁液,但刺吸的损伤并不引起筛孔堵塞。体外实验表明,筛管P蛋白在Ca2+浓度低时呈现结晶态,Ca2+浓度提高后P蛋白溶解,加入蚜虫唾液后P蛋白重新结晶。蚜虫仅以筛管汁液为食,其体内的布氏菌从蚜虫获取全部营养元素。筛管汁液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所含氮元素极少。这些氮元素绝大部分以氨基酸形式存在,但无法完全满足蚜虫的需求。蚜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来源如下表。
氨基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
植物提供\
布氏菌合成\
注:“-”代表低于蚜虫需求的量,“+”代表高于蚜虫需求的量,“\”代表难以检出。
蚜虫大量吸食筛管汁液,同时排出大量蜜露。蜜露以糖为主要成分,为蚂蚁等多种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
(1)蚜虫生活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
(2)蚜虫为布氏菌提供其不能合成的氨基酸,而在蚜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来源是__________
(3)蚜虫能够持续吸食植物筛管汁液,而不引起筛孔堵塞,可能是因为蚜虫唾液中有_______的物质。
(4)从文中可知,蚜虫获取足量的氮元素并维持体内糖平衡的对策是________________
10 . Ⅰ、某同学按表所示进行有关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实验试剂观察内容
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西瓜汁液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C豆浆X试剂Y现象
(1)将上述A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呈__色,A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__
(2)B组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组实验中的X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他们鉴别出来。(注:淀粉酶是蛋白质,可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用一种试剂将上述四种溶液区分为2组,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5)用 _______________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6)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显色组的两种溶液各取少许,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分别滴加_____________溶液,充分振摇,静置半小时。向静置后的反应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即为________________溶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