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果蝇()的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红眼和白眼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三对等位基因B和b、D和d、E和e控制(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某科研小组利用果蝇种群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1)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____,果蝇性别取决于X染色体数与常染色体组数(A)的比值(性指数),当时为雌性;当时为雄性;时,表现为中间性。若某只二倍体果蝇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发育为________
(2)根据实验一推断,果蝇的体色和翅形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纯种灰身长翅果蝇体细胞中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中表现型比例出现的原因是雌果蝇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________,其产生的配子中重组型配子比例占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推断,E、e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让雌雄果蝇进一步自由交配得到雌果蝇中白眼所占比例为________
(4)已知果蝇翻翅基因(R)、正常翅基因(r)、星状眼基因(T)、正常眼基因(t)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其中R基因与T基因均存在纯合致死效应,科研小组要通过一代杂交得到翻翅、星状眼新品系(该品系相互交配所得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请将选出的亲本基因型标注在染色体相应位置上____。(绘制在答题卡图中)。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检测生物试题
2 . 孕妇通过饮食摄入的为普通叶酸,并不能直接被吸收利用,需要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转化为活性叶酸(即四氢叶酸)被吸收利用,同时伴随着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甲硫氨酸。叶酸代谢异常是胎儿DNA低甲基化,染色体不分离,神经管缺陷的重要原因。MTHFR和MTRR基因发生突变,对应酶的活性降低,活性叶酸水平降低。下图分别是叶酸代谢途径和叶酸代谢异型的两个家庭成员的MTHFR和MTRR基因检测情况。


家庭1

家庭2

个体

母亲

父亲

姐姐

男孩

母亲

父亲

哥哥

女孩

表型

正常

正常

正常

患病

正常

正常

正常

患病

MTHFR因测序结果

【667C/T】

【1298A/C】

【667C/C】

【1298A/T】

【667C/C】

【1298A/A】

【605C/C】

【731A/A】

MTRR基因测序结果

【66A/A】

【66A/A】

【66A/A】

【66A/G】

【66A/G】

【66A/G】

注:测序结果只给出其一条链(编码链)的碱基序列,【667C/T】表示两条同源染色体上MTHFR基因编码链的第667位碱基分别为C和T,其他类似。
(1)据图可看出,基因与物质代谢途径和遗传病的关系是____
(2)控制叶酸代谢的基因MTHFR基因和MTRR基因,分别位于人体的1号染色体和5号染色体,根据题意可知,叶酸代谢异常的患者至少有____个突变位点,这是由于DNA分子发生____,从而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3)根据题意,写出导致家庭1患病男孩患病的基因名称及其序列:____;写出导致家庭2患病女孩患病的基因名称及其序列:____。若家庭1的姐姐与家庭2的哥哥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____
(4)孕妇要补充叶酸的原因是____
2024-05-3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北中、河中、清中、惠中、阳中、茂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质量监测生物试卷
3 . 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正常肢(D)和短肢(d)、长触角(A)和短触角(a)、长翅(E)和残翅(e)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控制触角长度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实验者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组别

P

F1

实验一

正常肢(♀)×短肢(♂)

正常肢:短肢=1:1

实验二

长触角长翅(♀)×长触角残翅(♂)

长触角长翅(♀):长触角残翅(♀):长触角长翅(♂):长触角残翅(♂)=2:2:1:1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亲本正常肢(♀)为____(填“杂合子”或“纯合子”)。为了探究控制肢型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可取F1正常肢雄虫和短肢雌虫杂交,若子代____,则控制肢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可判断控制肢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也可取F1____雄虫和____雌虫杂交,若子代只有雄性出现短肢,则控制肢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实验二中,只考虑触角的长短,F1的表型及比例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写出实验二遗传图解(只考虑触角的长短)。____
(3)通过实验二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让实验二F1的长触角长翅(♀)与长触角残翅(♂)随机交配,写出F2的表型及比例____
4 .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既能异花传粉也能自花传粉结实,其苗期的叶片通常为绿色,科研人员发现棉花黄叶突变体(M),其叶片在苗期表现出叶绿素缺乏的黄色性状,而当植株成熟时,叶片恢复绿色。已知叶片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将M与野生型植株杂交,F1自交所得F2中有302株绿叶苗和99株黄叶苗,说明黄叶为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棉花具有杂种优势,即杂种一代在纤维品质、生长速度等方面优于双亲,但棉花为两性花,人工去雄繁琐,科研人员以黄叶作为指示性状,对杂种一代进行筛选。
①研究表明,M品系与常规品系杂交,F1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选育杂交种的过程如下:
I将M品系作为____________本,常规品系作为另亲本,隔行种植,授粉后采收母本植株的种子。
II.播种所采种子,在苗期应人工拔除黄叶苗,保留绿叶苗,即可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个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引进黄叶突变体的雄性不育品系(A),以提高棉花杂交种的生产效率。将A品系与常规品系(T)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

由杂交结果推测,控制叶色和育性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
另有研究人员用F1与品系(A)杂交,发现F2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绿苗雄性不育和黄苗雄性可育类型,则绿苗雄性不育和黄苗雄性可育类型出现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野生型棉花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经过上述诱导突变的方法,研究人员获得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体①-⑥,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这些突变都能使棉花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设计如下杂交实验来确定突变基因的位置,不考虑其他突变和染色体片段交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杂交组合

F1叶片边缘

①×②

光滑形

①×③

锯齿状

①×④

锯齿状

①×⑤

光滑形

②×⑥

锯齿状

Ⅰ.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判断,与突变体①为同一基因位点突变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Ⅱ.第一组的F1与第四组的F1杂交得到的F2中,叶片边缘锯齿的概率可能为____________
2024-02-03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5 . 为研究A/a、B/b、D/d3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一只雄果蝇(甲)的若干精子为材料,用以上3 对等位基因的引物,以单个精子的DNA为模板进行PCR 扩增后,对其产物进行电泳分析,得到了8种不同基因型的精子,精子基因型和比例如图1所示。本研究中不存在致死现象,所选个体的染色体均正常,各种配子活力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有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1中的数据分析,在图2方框中画出等位基因A/a和基因B/b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图_______。(注:用“ ”形式表示,其中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若仅考虑这两对等位基因,一般情况下,雄果蝇(甲)只会产生2 种基因型的精子,但PCR检测结果显示雄果蝇(甲)产生了 4 种基因型的精子,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A/a控制果蝇的长翅与残翅,且长翅对残翅为显性,基因 D、d控制果蝇的刚毛与截毛,刚毛对截毛为显性。用雄果蝇(甲)与残翅截毛雌果蝇杂交,F1中雌、雄果蝇均表现为长翅:残翅=1:1,但雌果蝇全表现为截毛,雄果蝇全表现为刚毛,请对此提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考虑变异):________,请写出雄果蝇(甲)的基因型:________(3对等位基因均写出)。
6 . 矮化是一种重要的农艺性状,对作物产量、抗倒伏和种植密度均有显著影响。矮化果树具有结果早、易管理和成本低等诸多优势。
(1)赤霉素是 种植物激素,需要与靶细胞上的____结合后发挥作用,通过促进____从而使植物茎秆伸长。
(2)为研究某果树品种的矮化突变性状是否与赤霉素(GA)的合成途径或信号转导途径有关,现对该品种的纯合野生型和纯合矮化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且适宜浓度的外源性 GA 溶液,检测植株的地上部分长度,结果如图1所示。推测该矮化突变体的____(填“GA 合成”或“GA信号转导”)途径被抑制,理由是____

(3)近期研究发现,乙烯、GA与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实现对植物矮化的调控,其主要分子机制如图2所示(注:转录因子指协助目的基因转录的蛋白质因子)。

①据图分析,与矮化植株相比,正常植株体内的乙烯合成酶基因表达量____,赤霉素合成酶基因表达量____(以上两空填“较高”、“较低”或“相等”)。
②若植株中基因 CiACS4 超表达,推测该植株株高的表现型并分析原因____
2024-02-02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7 .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家蚕体表有斑纹和无斑纹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斑纹的颜色深浅受基因B、b影响。在育种实验中,以纯合无斑纹品种甲为母本,纯合深斑纹品种乙为父本进行杂交,F1全为无斑纹。F1雌雄交配,F2性状分离比情况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无斑纹

深斑纹

浅斑纹

雌性

6

1

1

雄性

6

2

0

(1)在有斑纹和无斑纹的性状中,_____为显性。已知斑纹由色素分子堆积产生,可推测A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够催化色素分子_____(填“合成”或“分解”)。
(2)研究发现,相对于雌蚕,雄蚕的食量少、吐丝量高且蚕丝品质优良。生产实践中利用A、a和B、b两对基因设计杂交组合,可以根据子代体表斑纹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区分开。选择基因型为_____的雌蚕与基因型为_____的雄蚕杂交,子代中性状为_____的个体即为雄蚕。
(3)为了更快速地筛选雄蚕,研究人员欲选育合适的母本用于生产。已知将条件致死基因(D)导入蚕体内,转基因蚕在持续低温(如10℃)条件下培养会死亡,在20℃条件下培养正常存活。将D基因导入雌蚕_____(填“常”“Z”或“W”)染色体上可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母本。将该转基因雌蚕与普通雄蚕杂交,子代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在10℃条件下培养,乙组在20℃下培养,选择_____组子代即全为雄蚕。另一组在育种上存在的意义是_____
2024-01-2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β-地中海贫血主要由β珠蛋白合成异常所致,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常于幼儿或青少年期死亡。对遗传病进行早期诊断可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该病某家族系谱图,其中Ⅱ₄为胎儿。根据图1可判断β-地中海贫血的遗传方式为 ___ 。β珠蛋白基因内部有六个突变位点,它们的遗传方式均与图1相同,且其中任何一个位点突变均会造成β珠蛋白合成异常。若单条染色体上的β珠蛋白基因中仅有一处位点发生突变,则人群中该病患者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若某位点发生了一对碱基的替换, 与正常β珠蛋白相比较,该基因表达产物的氨基酸数量可能会_______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少
(2)在 ___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可能会随着______之间的互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重组,其发生概率与二者在染色体上的距离呈正相关。已知紧邻β珠蛋白基因的DNA中含两个限制酶HincⅡ和两个限制酶BamHⅠ的切割位点,推测β珠蛋白基因与切割位点之间发生重组的概率极___   (填“高”或“低”), 利用此特点可对β-地中海贫血进行产前诊断。
(3)研究人员设计了两条探针,其中探针1能与两个HincⅡ切割位点间的DNA特异性结合,探针2能与两个BamHⅠ切割位点间的DNA特异性结合。图1各成员的DNA经限制酶切割后电泳,并用分别用探针1、2显示相应片段位置,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左侧数字表示DNA片段大小,Ⅱ₄为羊水DNA)。根据图1和图2判断Ⅱ₄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 再结合图3结果可确定Ⅱ₄的基因型是___   。 (相关基因用B/b表示)
2024-01-28更新 | 3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部分地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9 . 研究发现,光可以激发植物体内的光受体—光敏色素,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科研人员为研究光和脱落酸(ABA)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了野生型植株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和不同处理下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
(2)据图甲中实验结果推测,光可能____(“促进”或者“抑制”)植物ABA 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3)据图乙中实验结果推测,光可以____(“减弱”或着“增强”)外源ABA 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在____(“黑暗”或者“光照”)条件下,种子萌发对ABA处理更为敏感。
(4)在拟南芥中,赤霉素与细胞内的赤霉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没复合物与R蛋白结合使R蛋白降解,从而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伸长、植株增高、用赤霉素处理野生型和蓝光受体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后,分别进行蓝光照射和黑暗处理。检测R蛋白的含量,结果如图丙。据图分析,蓝光受体可能会____(“增强”或者“减弱”)赤霉素受体的作用、
2024-01-2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10 . 光合生物吸收过量光能会引起光抑制,即光合作用最大效率和速率降低。下图1为叶肉细胞进行光反应过程的模式图,PSII反应中心是光抑制发生的主要部位。光合生物进化出了多种光保护机制,光呼吸途径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其过程如下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PSII和PSI是由光合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位于叶绿体的_______。自然界中某些细菌如硫细菌进行光合作用时不产生氧气,推测此类细菌可能不具_______(填“PSI”或“PSII”)。据图可知,ATP合酶合成ATP直接动力是_______,光反应生成的ATP和NADPH为暗反应提供了_______
(2)强光照射往往会使环境温度升高,导致_______,CO2供应不足,暗反应减慢,光反应产物ATP、NADPH在细胞中的含量_______。由于NADP+不足,导致电子积累,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这些活性氧攻击叶绿素和PSII反应中心,从而损伤光合结构。
(3)图2中Rubisco是一种双功能酶,在光下它催化RuBP(C5)与CO2的反应称为_______,还能催化C5与O2反应产生CO2进行光呼吸。强光下,光呼吸增强,产生的C3和CO2可加快暗反应的进行,消耗NADPH增多,减缓_______的不足,避免电子积累引起的光合结构损伤。
(4)科研人员发现植物细胞内的呼吸链中存在由交替氧化酶(AOX)主导的交替呼吸途径,对植物抵抗强光也具有重要意义。下图表示ATP与呼吸链对光合作用相关反应的影响。

   

强光环境下,植物细胞通过“草酰乙酸/苹果酸穿梭”途径,可有效地将光照产生的_______中的还原能输出叶绿体,并最终在_______(填场所)通过AOX的作用将其中大部分能量以_______形式散失,从而有效缓解强光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的损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