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35 道试题
1 . 某中学的两个生物兴趣小组用牵牛花(二倍体)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父本

母本

子一代

第1组

一株红花

一株红花

299株红花、102株蓝花

第2组

一株蓝花

一株蓝花

红花、蓝花(没有意识到要统计数量比)

(1)若花色遗传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能否根据两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判断显隐性?__________________
(2)两组同学经过交流后,对该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说。
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第2组同学实验所得子一代中红花:蓝花=____________
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1、a2)控制,只有a1、a2同时存在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他情况均为红色, A相对于a1、a2为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第1组同学所用的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为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两种假设的合理性,第2组同学将F1中的蓝花植株自交得F2,并统计所有F2的花色及数量比。
若F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假说一;
若F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假说二。
(4)以上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花色遗传方式的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法。
2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每空1分,共7分)
材料一  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人为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  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材料二中的这两个种群是否已经进化为两个不同的物种?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为某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

A种群(个)

B种群(个)

XDXD

200

0

XDXd

50

160

XdXd

100

200

XDY

180

0

XdY

170

270

①计算D基因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___________。你认为造成B种群的基因型分布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就D基因而言,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
3 . 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表为严格人工授粉条件下两组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

组合

亲本表现型

F1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紫花×白花

503

497

紫花×白花

807

0

紫花×紫花

1240

420

(1)根据表实验数据可推知,组合一和组合二中紫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合一实验的目的是测定亲本中__________性状个体的基因型,此类杂交实验在经典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___
(3)组合一的F1中,自交后代中理论上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有____________株。
(4)组合三的F1植株中,杂合体约占______
4 . 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具有无限___________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_________系统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
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
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细胞iPSCDB7MEF
血清
免疫组77828
空白组1089
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________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②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____________
③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___________免疫。
(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下图中选择A或B填入④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

(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情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以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群落

A

B

C

D

碳储量/(t/hm2

植被

56.2

50.9

43.5

0

凋落物

2.0

3.5

5.4

0

土壤

161.9

143.2

117.7

86.1

总计

220.1

197.6

166.6

86.1



(1)由表中结果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2)薇甘菊入侵使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薇甘菊与某种红树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从无植被覆盖的光滩上开始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__演替。
(4)据图分析,途径①是指________________,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4更新 | 26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6 . 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类群、物种数和生物量

调查结果

2007年(养殖前)

2010年(养殖后)

水生高等植物

物种数

13

5

生物量(湿重kg/1000m2

560

20

游藻类

物种数

11

20

生物量(干重g/m3

2

10

鱼类

物种数

15

8

生物量(湿重kg/1000m2

30

750

虾、贝等小型动物

物种数

25

8

生物量(湿重kg/1000m2

55

13


(1)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表中可以推测,与2007年相比,2010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虾、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饵料。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可以推测在相同饲养条件下2010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__,植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__
(5)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类生长。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022-01-08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章 生态系统 第3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单向递减流动 思考与练习
7 . 下图为某种动物内存在的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器官,a、b、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分别是___________。三种激素的靶细胞在人体内分布最广的是激素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中任一腺体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可鉴别病变的部位。甲、乙、丙三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当给三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表: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 10

10~ 40

< 10

10~40

10~40

>40

<10

<10


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后,三人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甲、乙、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健康人长期摄入碘过量时,高碘会抑制钠一碘载体的活动,使碘向甲状腺细胞内转运减少,造成细胞内碘水平下降,从而会导致甲状腺___________(填“萎缩”或“肿大”)。
2021-12-27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章 体液调节 第3节 激素调节身体多种机能 思考与练习
8 .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某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如下表所示。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
(2)研究表明:该种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生殖期),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生殖后期)。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_____,由此可推测该种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3)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种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2023-05-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1.1 种群具有一定的特征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9 . 果蝇的眼色通常是红色的,遗传学家摩尔根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并利用这只白眼雄果蝇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一可知,红眼为________性状。若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实验一的F2中,白眼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机会应该________
(2)若决定眼色的基因用A、a表示,则由实验二可证明F1中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3)摩尔根继续将实验二中获得的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则后代中雌果蝇的眼色表现为______,雄果蝇的眼色表现为____________
2021-04-29更新 | 25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练习)-【名校同步】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精品练习(浙科版2019必修2)
2022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10 . 血糖浓度保持动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2)胰岛素属于一种信息分子,除激素外,人体内还有________(举一例)也为信息分子;胰岛素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3)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血液中胰岛分泌的________(写激素名称)含量增多,它与胰岛素相互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4)人体感染某病毒时,胰岛B细胞会被自己的免疫细胞破坏,引起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表现为组织细胞表面受体受损,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现有甲(正常)、乙(Ⅰ型)、丙(Ⅱ型)三人,一次口服较多葡萄糖后,三人的胰岛素分泌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
2022-07-28更新 | 38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分层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