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30 道试题
21-22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1 . 下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的细胞呼吸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放出的热量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
A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加入10g活性干酵母________
B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________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2)表中表示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装置的是________(填“A”或“B”)。
(3)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这是控制实验的________变量。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温度大小关系是A________(填“<”“=”或“>”)B,则假设成立。
(5)研究小组为了解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呼吸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放出的热量更多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了解到酵母菌呼吸过程是从分解葡萄糖开始的,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分为3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场所是________;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释放的CO2是在第________阶段产生的。
2021-12-06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5.3 细胞呼吸的原理与应用(第一课时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1)
2 .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当此种蛾中的一部分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追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此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_______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
(3)在材料一中,蛾的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
(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的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_______变小.下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

A种群(个)

B种群(个)

VaVb

200

0

VaVa

50

0

VbVc

100

200

VcVc

150

50

VaVc

100

80


(5)Va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__________
(6)就V基因而言,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
2020-12-26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学同步精品课堂(2019人教版必修2)
3 . 植物的根与茎分别具有正向重力性和负向重力性的特性,这与重力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重新分布有关。
实验一:将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将甲组幼苗根的前端中央插入一片薄云母片。
提示:云母片不影响植物生长,但生长素不能透过。将两组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两组幼苗的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2)图乙所示幼苗的幼茎和幼根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都比远地侧高,但两者所发生的反应却不相同,这是因为______
实验二 :植物开花受开花激素的影响。下图所示为光周期(日照长短)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以及影响开花的实验,图中植物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植物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BC植物方框内为受短日照处理的部分。

(3)对照实验A、D可说明该植物属于_____(填“长日”或“短日”)植物。
(4)根据B、C实验,填写实验报告表中的有关内容。
测试项目结果分析
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顶端)_____
接受诱导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是(叶、顶端)_____
开花激素作用的部位是(叶、顶端)_____
(5)依据以上所有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6)借鉴“生长素的发现”的科学实验方法,设计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证明B株产生的开花激素可使A株条件下的同种植物开花。
第一步:切去一小段B株带叶枝条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
第二步: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
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
2023-04-27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5.3 植物对多种环境信号做出反应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4 . 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类群、物种数和生物量

调查结果

2007年(养殖前)

2010年(养殖后)

水生高等植物

物种数

13

5

生物量(湿重kg/ 1000m2 )

560

20

浮游藻类

物种数

11

20

生物量(干重g/m3)

2

10

鱼类

物种数

15

8

生物量(湿重kg/ 1000m2 )

30

750

虾、贝等小型动物

物种数

25

8

生物量(湿重kg/ 1000m2 )

55

13


(1)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_明显减小,从结构上分析,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发生了显著变化。
(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从表中可以推测,与2007年相比,2010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类生长。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022-01-1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1 群落的结构(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5 .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最容易注意到的结构是细胞核。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结构①的主要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①能与________(细胞器)在结构上直接相连。
(2)结构②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
(3)结构③是________,结构④实现了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____________
(4)伞藻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基部的假根中。用伞藻甲的假根和伞藻乙的伞柄进行嫁接实验,则再生出的“伞帽”表现为________(填“甲”或“乙”)的特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2.3 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备作业)-【上好课】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新苏教版(2020)必修1)
6 . 下丘脑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________,进而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性激素。当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降低时,对________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其分泌相应激素的量________,进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
(2)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中任一器官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变化,可鉴别病变的部位。甲、乙、丙三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给这三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分别测定每个人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结果如表所示。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2~10

10~40

2~10

10~40

10~40

>40

1

1


①通过抽取血液可以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②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后,三个人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甲、乙、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健康人长期摄入碘过量时,高碘会抑制细胞膜上钠—碘载体的活动,使碘向甲状腺细胞内转运减少,造成细胞内碘水平下降,最终导致甲状腺________(填“萎缩”或“肿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骨骼肌首先会不自主战栗,然后还会产生冷的感觉。前者反应比后者反应稍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同时人体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________调节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增加,因为甲状腺激素有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023-05-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点突破练2 体液调节检测—2021-2022学年新教材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7 . 对植物向光性产生原因的解释有两种:学说一认为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学说二认为是由于抑制物质(如MBOA)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研究人员以玉米胚芽鞘为材料利用下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表1和图B。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表1: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mg
时间处理0h1h2h3h4h5h
00.200.240.280.290.29
00.210.250.270.290.29
00.220.270.290.290.29
00.220.280.290.300.31

(1)实验中云母片插入胚芽鞘的切段不宜太深,其原因可能是                             。
(2)本研究结果支持学说___________,依据是单侧光处理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验证第(2)题中的结论,可设计如下实验:将玉米胚芽鞘随机均分成a、b两组,a组用含一定浓度MBOA的羊毛脂涂抹胚芽鞘一侧,b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将两组胚芽鞘同时置于________________中。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胚芽鞘弯曲情况。预期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16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4.1.1 科学家不断探索发现生长素(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新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8 . 细胞的含水量一般为60%~90%,下表一、表二分别表示某些生物及人体部分组织、器官的含水量。
表一   某些生物的含水量
生物水母鱼类哺乳动物藻类高等植物
含水量(%)9780~8578659060~80

表二   人体部分组织、器官的含水量
组织器官牙质骨骼骨骼肌心脏血液
含水量(%)102276798384

从表中数据可知,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代谢旺盛的人体组织器官含水量较多
B.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C.生物体的含水量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D.组织、器官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与水无关
2021-05-2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节 水和无机盐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无机物
9 . 小型动物线虫普遍存在于各类土壤中,其类群和数量极其丰富,被看作是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性指示生物之一、我国沿海某湿地的三个群落中土壤线虫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群落类型线虫属丰富度土层深度/cm植物寄生线虫[条·(100g干土)-1]
腐食线虫[条·(100g干土)-1]
食细菌线虫线虫[条·(100g干土)-1]
碱蓬
群落
190~10931512
10~2014210
柽柳
群落
180~10891928
10~2021015
白茅
群落
240~105989271
10~2016397
(1)科研人员调查土壤中的线虫时,常采用_____取样进行采集、调查。首先在三个群落内各选取5个采集点,每个土样分0~10 cm、10~20 cm两层,在设置采集点时应做到_____选择地点。
(2)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使腐食线虫和表中_____线虫数量明显增多。
(3)表中三个群落的_____线虫均为绝对优势类群,且各营养类型的线虫都表现为“表层聚集”分布。从线虫的取食习惯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湿地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_____cm土层;②_____层土壤中有机质积累较少。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_____群落土壤线虫的丰富度最高。
10 . 将某绿色植物的幼苗分别放在不同O2浓度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定O2 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如下表所示。

O2浓度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7

0.8

0.9

1.0

1.0

CO2释放量/mol

1.0

0.9

0.8

0.7

0.6

0.7

0.8

0.9

1.0

1.0


(1)在7%的O2浓度下,植物的幼苗进行的呼吸方式是______,写出这一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____
(2)当氧浓度从20%升高到25%时,植物的呼吸强度______
(3)就表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储藏的最佳氧浓度是______,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______
(4)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实验应在______下进行,其目的是________
2023-04-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过关检测(一)-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浙教版(2019)必修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