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验与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某研究小组利用紫花苜蓿和百脉根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和组织培养的研究。如表所示是不同浓度(以体积分数表示)的PEG对紫花苜蓿和百脉根原生质体的促融合结果。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不同PEG浓度下紫花苜蓿和百脉根原生质体融合情况

PEG浓度/%

原生质体总数/个

异源融合原生质体数/个

异源融合率/%

存活情况

30

75

2

2.7

可存活

35

130

4

3.1

可存活

40

125

4

3.2

停止发育或逐渐褐化死亡

(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依据的原理____________,是第一步是用____________以获得原生质体。
(2)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协同调控作用非常重要。当生长素含量高于细胞分裂素时主要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为____________,反之则主要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为__________
(3)根据表中信息,浓度为____________的PEG对紫花苜蓿和百脉根原生质体促融合的效果最好。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子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1)培育具有杂种优势的水稻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其包括_____两种类型。
(2)科学家发现的安农S-1温敏不育系突变体水稻在温度高于26℃时表现为花粉败育,在杂交时只能做_____,免去了人工去雄的工作。将野生型与安农S-1杂交,F1均为野生型,F1自交后代中野生型:雄性不育=3:1,说明_____。(答出1条)
(3)安农S-1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既可作为不育系用于杂交制种,又可以自身繁殖,简化了制种程序,使杂交水稻的大规模种植成为可能。请完善下图中利用安农S-1和野生型水稻繁殖不育系、制备杂交种子的流程_____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植物响应逆境时,DNA甲基化修饰会出现变化,进而增加植物的耐受性和适应性。DNA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分别需要DNA 甲基化转移酶和DNA 去甲基化酶的作用。研究人员研究了拟南芥Col—0植株通过调控AtACO3 基因的 DNA 甲基化来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met1 基因和cmt3 基因均控制DNA 甲基化转移酶的合成,m et1 组和cmt3 组均为 DNA 甲基化转移酶突变体组。ros1(单突变体)组和rdd(三突变体)组为 DNA 去甲基化酶功能缺失突变体组,Cold 为低温处理。
(1)正常培养的拟南芥Col—0植株中AtACO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作为________。根据图1可知,m et1 、cmt3 基因均可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AtACO3 基因的表达。
(2)图2实验中,低温处理后AtACO3 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低温处理的rosl 和rdd 突变拟南芥中AtACO3基因表达的增加被部分________,说明低温条件下,________酶参与调控AtACO3 基因表达,进而响应低温胁迫。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正常培养条件下,拟南芥rdd 突变体中AtACO3 基因表达水平较正常培养拟南芥Col—0植株的________
(4)DNA甲基化常发生于DNA的CG序列密集区,发生甲基化后的 DNA 片段可以与甲基化 DNA 结合蛋白相结合。推测甲基化程度影响AtACO3 基因表达的机制是________
4 . 动物细胞培养在实践中有很大的用途——在检验药物毒性和开发药物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为研究药物的抗肝癌效果,需要大量肝癌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肝癌细胞的培养液中通常需要加入___等一些天然成分。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___。癌细胞其中一个特点是能够无限增殖,据此推测培养肝癌细胞时,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
(2)为了初步检测药物X和Y的抗癌效果,在细胞培养板的每个孔中加入相同数量的肝癌细胞,使其贴壁生长,实验组加入等体积相同浓度的溶于二甲基亚矾(溶剂)的药物X或Y,培养过程及结果如图表所示。对照组应加入的是___。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药物X、药物Y均有抗癌作用,抗癌效果更好的是___,判断依据是___

(3)为降低药物X治疗肝癌的副作用,科研人员尝试在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上,构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可用灭活病毒诱导法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原理是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___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聚,细胞膜上的___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ADC进入肝癌细胞后,细胞中的溶酶体可将其水解,释放出的药物作用于肝癌细胞,可导致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与直接使用抗肿瘤药物相比,ADC对人体的副作用更小,原因是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有单一花序和复状花序,果实有圆形果和长形果,分别受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研究人员让单一花序长形果植株和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杂交,F1中单一花序圆形果:复状花序圆形果= 3:1。根据题中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单一花序和复状花序这对相对性状中的隐性性状是___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亲本单一花序长形 果植株和单一花序 圆形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
(3)F1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现要鉴定F1中某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的基因型,请设计一次最简便的遗传实验,完善下列的实验思路和预期的结果及结论。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②预期的结果及结论:若子代植株中单一花序圆形果:单一花序长形果:复状花序圆形果:复状花序长形果=9:3:3:1,则该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若子代植株中_________, 则该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6 . 无蹊壁虎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常见的一种壁虎科动物,它既可药用,又能捕食多种有害昆虫。科研人员欲在实验温度条件下探究无蹊壁虎的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即环境温度对无蹊壁虎体温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的生理生态研究提供资料。实验材料:多只生理状况一致的无蹊壁虎、冰箱、恒温培养箱、温度计探针、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科研人员探究的实验思路,并进行相关分析与讨论:
①用冰箱和恒温培养箱结合室温控制环境温度,在5~40℃的范围内,每间隔5℃为一个温度等级。
②科研人员选择___的无蹊壁虎分成8组,实验时先从常温开始,再按由低到高的顺序,使壁虎在每一个温度等级中适应驯化2h。
③用温度计探针由肛孔插入直肠15mm深处,测得直肠温度代表___
④如图是实验结果数据处理图示:

由数据图示研究可得出无蹼壁虎的体温回归线与等温线(Ta=Tb)相交在29.5℃左右,在此温度区域,壁虎体热与环境热能交换趋于平衡,即同温区,是生理上最适的温度区;暴露在同温区以上环境温度时,其体温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环境温度。
(2)研究表明无蹼壁虎对极端温度有较高的耐受性,而人类对极端温度也有一定的耐受范围,曾报道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中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导致多人遇难。
①在寒冷环境中,参赛运动员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传递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体温,此时产热量增加的原因是:一是___分泌增加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二是___
②在轻度失温时人体可通过___方式调节体温,失温现象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024-06-0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预测押题卷(四)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7 . 研究人员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草莓代谢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图1为不同浓度CO2对草莓幼苗各项生理指标影响的实验结果,图2为温度对草莓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Rubisco酶催化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过程,该酶主要分布在草莓叶肉细胞的______。由图1可知,随着CO2浓度升高,草莓幼苗还原糖的含量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______
(2)研究得知较高的CO2浓度有利于草莓幼苗生活在干旱环境中,据图1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该过程最有可能与______(填植物激素种类)有关。
(3)实验测得40℃培养条件下草莓叶肉细胞间隙的CO2浓度高于35℃培养条件,据图2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
2024-06-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考前巩固卷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8 . 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特定物质,对邻近其它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有益或有害影响的现象属于化感现象。水稻和稗草(一种杂草)之间存在类似的现象。为研究不同水稻对稗草的影响,将化感水稻(PI)、普通水稻(LE)幼苗分别与稗草幼苗共培养,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培养方式对稗草生长的影响

分组

稗草平均株高/cm

稗草平均干重/g

CK-稗

22.40

0.0104

PI-稗

16.24

0.0051

LE-稗

20.84

0.0085

注:CK-稗:单种稗草;PI-稗:稗草与化感水稻共培;LE-稗:稗草与普通水稻共培
(1)据表分析,大田种植应选______水稻种植,其优势在于______
(2)研究发现水稻通过化感作用抑制稗草生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其根系生长,且这种效应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弱,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材料:化感水稻幼苗、稗草幼苗等)。
2024-05-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科综合试卷-高中生物
9 . 抑胃肽()是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由小肠䵒膜分泌,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口服葡萄糖后,机体的部分血糖调节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属于___调节。虚线所示调节过程的意义是___
(2)据图可知,___(填“口服葡萄糖”或“静脉注射等量葡萄糖”)时胰岛素的分泌量更多,原因是___
(3)为验证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请以若干只正常大鼠、抗血清(含的特异性抗体)、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注射器等为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
2024-05-2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10 . 家蚕中,血液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幼蚕皮斑普通斑(Q)对素白斑(q)为显性。让纯合普通斑黄血蚕与素白斑白血蚕交配得F1,并进行以下杂交实验。
杂交1:F1(♀)×素白斑白血(♂)→F2普通斑黄血:素白斑白血=1:1;
杂交2:F1(♂)×素白斑白血(♀)→F2普通斑黄血:普通斑白血:素白斑黄血:素白斑白血=4:1:1:4。
以上杂交子代中每种表型的雌雄蚕数量相当。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1与杂交2互为___实验。F1的基因型及表型分别为______
(2)根据杂交1、2的结果推测,F1形成配子时,___(填“雌蚕”或“雄蚕”)在___(填具体时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若上述推测成立,且发生互换的概率相同,则F1(♀)与F1(♂)进行交配,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
(3)油蚕是正常家蚕的隐性突变体,目前已发现40多种油蚕突变体。中国油蚕(ococ)和第2h斑油蚕(ohm2ohm2)具有显著区别,已确定ohm2基因位于第20号染色体上,且oc基因不是ohm2基因的等位基因。请设计一个简单的杂交实验,探究oc基因是否也位于第20号染色体上,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