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0 道试题
1 . 已知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Z染色体上显性基因T控制,幼虫皮肤透明的家蚕称为“油蚕”,皮肤透明由Z染色体上的t控制。雄蚕比雌蚕的丝质好,出丝率高,而油性幼虫具有油纸样透明和身体虚弱等特点,常作为筛选的依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T基因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B.测定家蚕的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28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
C.用正常雌蚕和皮肤油性雄蚕杂交,子代中的不透明个体出丝率更高
D.雌蚕中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从雄蚕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雄蚕
2024-05-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测试生物试卷(一)
2 . 拟显性是指因一个显性基因缺失,使原来不应显现出来的一个隐性等位基因的效应显现出来的现象。染色体桥是两条染色体或染色单体分别发生断裂后,具有着丝粒的残臂相接而形成的双着丝粒染色体。在玉米中,胚乳中的糊粉层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其他形成色素的基因都存在时,基因型为Ccc的糊粉层是有色的。如图表示基因型为Ccc玉米胚乳糊粉层细胞“染色体桥”的形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④中存在两种染色体结构变异,但染色体数目正常
B.拟显性现象只能发生在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中
C.图中染色体桥是由两条染色单体断裂融合而成
D.④中不同染色体组成的两种细胞能使玉米糊粉层呈花斑性状
2024-05-2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生物(一)试题
3 . 果蝇是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其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Ⅳ号常染色体是最小的一对,Ⅳ号染色体的单体和三体在多种性状表现上与野生型不同,减数分裂时,单体型的一条Ⅳ号染色体以及三体型多余的一条Ⅳ号染色体随机地移向两极,均为可育。无眼基因(e)是Ⅳ号染色体上为数不多的基因之一。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缺失单条染色体会破坏遗传物质的平衡,据此推测单体存活率比单倍体______(填“更高”或“更低”)。
(2)若三体型有眼雄果蝇(基因型表示为EEe)与无眼雌果蝇交配,三条Ⅳ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F1中三体型果蝇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3)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雌雄比例为3:5,无粉红眼出现。
①F2雄果蝇中共有______种基因型,其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
②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异序列作探针,与F2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确定细胞中B、b基因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______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
2024-05-2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生物学冲刺押题卷(四)
4 . 如图为两种不同动物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细胞示意图,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2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和一套遗传信息
B.图1、图2中两条染色单体上出现A和a的原因均可能是基因突变
C.图1、图2直接形成的子细胞中基因组成均为两种
D.分裂过程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图1最多为四个,图2最多为两个
2024-05-2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生物学冲刺押题卷(二)
5 .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名为STING的内质网跨膜蛋白,它通常被嵌入内质网膜中。一旦检测到DNA,它就会转移到高尔基体上充当离子通道,允许质子从高尔基体中泄漏出来,然后激活多种免疫防御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TING检测到的DNA可能来自入侵的病毒或自身受损的细胞结构
B.STING从内质网转移到高尔基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C.在编码STING的基因发生突变的个体内,被DNA病毒感染的细胞更易凋亡
D.质子通过STING从高尔基体中泄漏出来的方式为易化扩散
2024-05-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生物学冲刺押题卷(二)
6 . 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植物,其高秆与矮秆由等位基因B、b控制,红花和白花由等位基因D、d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有一个矮秆植株种群,其中雌株均为红花,该植株种群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1的表型及比例如表所示(仅某一性状存在致死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高秆红花高秆白花矮秆红花矮秆白花
雌株6/421/4212/422/42
雄株5/422/4210/424/42
(1)B、b和D、d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亲本雄性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矮秆植株种群杂交出现表中高秆矮秆特殊比例的原因是______
(2)若将F1中的白花雌株去除后,让剩余的植株自由交配,F2雌株中,高秆红花雌株所占比例为______。植株红花基因突变为白花基因属于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
(3)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b的mRNA编码氨基酸序列第373位碱基改变,由5′-CG-GAG-3′变为5′-CGCAG-3′,导致第______位氨基酸变为______(部分密码子及对应氨基酸:GAG谷氨酸;AGA精氨酸;GAC天冬氨酸;ACA苏氨酸;CAG谷氨酰胺)。
2024-05-2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生物学冲刺押题卷(二)
7 . 如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en基因突变后细胞膜对杀虫剂的通透性增强
B.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C.pen基因突变可能改变了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D.野生型昆虫与突变型昆虫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2024-05-2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生物学冲刺押题卷(四)
8 . 在某些癌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碎裂成小碎片,这些染色体碎片粘在一起作为一个单元分离到一个子细胞中,子细胞DNA修复时以不正确的顺序将染色体碎片重新缝合起来,形成重新排列的染色体,这种现象称为“染色体碎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碎裂”现象存在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
B.癌细胞分裂后,子细胞中染色体数量都会发生改变
C.染色体碎片及其上的基因重新排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细胞癌变除了与基因突变有关,也可能与染色体变异有关
9 . 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之而来的各种视力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重视。人类13号染色体上Rb基因突变是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原因之一。已知Rb基因表达产物pRb蛋白可与调控因子E2F结合,进而抑制E2F的功能。E2F可与靶基因结合启动靶基因的表达,最终能促进细胞分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Rb基因可能是一种与癌变有关的抑癌基因
B.可以通过修复造血干细胞中的Rb基因治疗该病
C.E2F通过调控DNA聚合酶的合成促进细胞分裂
D.Rb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是其等位基因
2024-05-2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生物学冲刺押题卷(二)
10 .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已经报道的核污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物质。下列关于核能利用及核污水对环境的影响,错误的是(  )
A.核能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抑制全球变暖
B.核污水中的重金属很可能进入食物链逐级积累,无法被分解且具有全球性
C.核污水造成的辐射属于化学因素,易造成DNA损伤,进而引起细胞癌变
D.核污水排海会污染海洋,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以及部分海洋生物出现变异
2024-05-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生物学冲刺押题卷(二)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