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0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遗传病类型致病原因预防措施
A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数目变异产前染色体检查
B囊性纤维化基因发生碱基的缺失产前基因诊断
C猫叫综合征5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产前染色体检查
D镰状细胞贫血显性致病基因引起孕妇血细胞检查
A.AB.BC.CD.D
2024-06-0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2 . 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只能在添加了赖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下图是以野生型菌株为材料,诱变、纯化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的部分流程,数字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紫外线照射可提高突变率,获得更多的突变菌株
B.B步骤采用了稀释涂布平板法在②培养基上接种
C.③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赖氨酸,不需要提供氮源
D.挑取④培养基中菌落甲进行纯化培养可获得所需突变菌株
3 .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雌性个体中,细胞减数分裂时,基因为了进入卵细胞,会发生“相互竞争”的现象,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不同,因此会影响后代基因库中等位基因的频率。这项研究结果对揭示生物种群的进化原因有很大辅助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纺锤体是由大量的微管蛋白组成的,在动物细胞中,它的组装与_____有关。
(2)有研究表明,在雌性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等位基因最终进入卵细胞的概率大小,与其所在染色体的着丝点大小、细胞中纺锤体的结构这两个因素有很强的相关性,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

   

结合图中信息推测,如果某基因在自然有性生殖种群中频率较高,则该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着丝点一般_____(较大/较小),这种染色体易与酪氨酸化程度_____(大/小)的纺锤丝结合。
(3)实验证实,上述“纺锤丝不对称修饰”现象与细胞中的CDC42基因有关,若CDC42表达过量,会引起细胞分裂异常,进而引发细胞癌变。由此判断CDC42属于_____(原癌/抑癌)基因。
(4)若控制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会受到这种“基因竞争”现象影响,导致正常基因进入生殖细胞的概率是致病基因的1.5倍。那么一个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轻症患者与一正常人结婚,生育一个表现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
(5)若这种“基因竞争”现象发生在雄性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一般就不会对后代基因库中等位基因的频率造成影响,原因是:_____
2024-06-0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4 . 研究人员揭示了新冠奥密克戎XBB.1.16变异株的病毒学特征:与XBB.1.5相比,XBB.1.16新增E180V和T478R两个突变,这两个突变均位于新冠病毒的与人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载体S蛋白的RBD(受体结合域)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奥密克戎的两个变异株的出现涉及病毒遗传物质的改变
B.奥密克戎XBB.1.16和XBB.1.5都是因新冠病毒基因突变而来的变异株
C.E180V和T478R两个突变均位于S蛋白的RBD上,说明人类细胞表面受体不具有专一性
D.XBB.1.5与XBB.1.16的新增突变不相同,体现了突变的随机性和不定向性
5 . 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无香味(A)对香味(a)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科研人员进行一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无香味植株作母本与纯合香稻进行杂交,在F₁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请对此现象给出合理解释:①_____;②_____
(2)用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____。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
(3)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水稻,筛选得到斑点叶隐性突变体S1和S2。检测发现,突变体S1和S2中基因D的序列均发生改变,S1在位点a发生了改变(记为Da),S2在另一位点b发生了改变(记为Db)。则基因D、Da、Db互为_____,若突变体S1和S2杂交,后代表现型____
(4)真核生物基因转录产物在特定位点被识别后,部分序列在此被剪切掉,其余序列加工形成mRNA。野生型和S1的基因转录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与野生型的D基因序列相比,S1的Da发生的碱基对变化是____(写具体变化)。
②S1的Da基因转录后的mRNA序列多了“AUAG”,推测其原因是____
2024-06-06更新 | 11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生物试卷
6 . 图中a、b、c为某染色体上的基因,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基因内插入一段序列引起c基因结构改变,属于染色体变异
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染色体互换,可能导致a、b基因的互换
C.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实现
D.Ⅰ、Ⅱ中发生的碱基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2024-06-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辽阳石油化纤公司高级中学高三全真模拟考试生物学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7 .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任何生物体内,具有普遍性
B.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且突变后都是对生物不利的
C.基因突变后碱基序列一定发生了改变
D.突变基因可随细胞分裂遗传给后代
2024-06-0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高三高考模拟卷(四)生物试题
8 . 研究某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患儿的甲状腺球蛋白(TG)基因突变的特点,经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12种TG基因突变是有害的,该基因突变导致其转录链变短或不能折叠成正确的空间结构,使得TG蛋白滞留在内质网中而不能分泌到血液中,造成CH的发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TG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减少,但是碱基种类不变
B.CH患儿可能产生12种TG基因突变,说明TG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C.CH患儿体内的垂体细胞合成促甲状腺激素的量较健康幼儿更高
D.基因突变是人类进化的原动力,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人类出现某种疾病
2024-06-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研室提供版权试卷,用户上传的全部已下线,与试题平台含解析的不冲突)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9 . 下表是对部分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用到的试剂的相关总结,存在明显错误的是(       

实验名称

试剂

名称

作用

原理

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50%的酒精

洗去浮色

酒精能溶解苏丹Ⅲ染液

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层析液

分离叶绿体中色素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③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70%的酒精

杀死收集的小动物,并防止腐烂

一定浓度的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④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

卡诺试液

染色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A.①B.②C.③D.④
2024-06-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某校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生物试卷(A)
10 . 粗糙型链孢霉的子囊孢子大型(R)对小型(r)是显性,黑色(T)对白色(t)是显性。下图是其部分生活史,合子的减数分裂类似于动物产生精细胞的过程。若图中的子囊孢子IV的表现型仅有大型白色和小型黑色两种,不考虑突变和互换,则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菌丝体Ⅰ和菌丝体Ⅱ都是二倍体
B.基因R/r、T/t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图中的子囊孢子V共有8个,本题相关的基因型有4种
D.V中1个子囊孢子含有14条染色体
2024-06-0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某校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生物试卷(A)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