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5 道试题
1 . 苯丙酮尿症(PKU)患者体内,因产生过多的苯丙酮酸、导致神经系统受到伤害。PHA基因控制合成苯丙氨酸羟化酶,对某家系成员的PHA相关基因进行扩增,用Rsal酶切后并电泳,结果如图所示。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KU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PHA基因与等位基因发生了互换,则生一个PKU患者的概率不会改变
C.PKU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
D.双亲再生一个含条带①②孩子的概率为1/4
2 . 科学家通过对一种古人类的指骨碎片线粒体DNA测序发现了EPASI基因,该基因利于个体在高海拔地区生存,在现在的藏族人体内很常见。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高海拔地区,古人类与恶劣环境进行斗争,定向产生了EPASI基因
B.古人类种群与现代人群中EPAS1基因型频率不同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
C.线粒体基因母系遗传的特点有利于确定不同物种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
D.DNA测序可破解出人类所有遗传病的发病原因,更好地改善人类的健康
2024-01-29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双三体是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中的两对染色体各增加一条染色体的生物,可以表示为(2n+1+1)。科研人员发现某植物(2n=8)种群中,存在三体和双三体变异类型,经减数分裂都能够产生少量正常配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理论上该植物种群中最多存在4种三体
B.二倍体及其三体、双三体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数相同
C.该种植物双三体产生染色体数目正常的配子的概率是1/6
D.通过观察减数分裂细胞中正常四分体的数目来判断是否发生上述变异
今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癌症患者的血浆中存在肿瘤细胞释放的 ctDNA,其某些基因的启动子发生了胞嘧啶的甲基化(5-mC),5-mC能激活或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而诱发肿瘤。5-mC位点具有高度组织特异性,常作为某些癌症的诊断依据。5-mC不影响碱基互补配对,但扩增时5-mC会丢失,因此需要对 ctDNA 进行图示处理,以便检测出甲基化位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癌细胞中抑癌基因可能发生5-mC,转录被抑制
B.检测 ctDNA 的5-mC位点,可以识别发生在不同组织的癌变
C.检测扩增DNA 的碱基序列差异,可区分5-mC位点
D.ctDNA经过4次扩增,共消耗 32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5 . 某种鸟尾部羽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相互之间共显性(杂合子个体的一对等位基因都能表达)。如图表示相关基因与羽毛颜色的关系(X、Y、W、Z是决定羽毛颜色的相关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鸟尾部羽毛颜色有4种
B.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基因型为A2A3的个体尾部羽毛颜色为黑棕色
D.上图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万隆中英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家蚕(ZW型)控制卵壳黑色(D)和白色(d)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辐射处理黑壳卵后,携带D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基因缺失用O表示)。雄蚕产丝量比雌蚕高。科研人员辐射诱变黑壳卵(Dd),孵化后挑选出100只雌蚕,分别与一只正常白色雄蚕交配后产卵,选留每组中的黑壳卵孵化,统计每组雌雄家蚕的数量:①雌蚕∶雄蚕=1∶1有93组;②全为雌蚕有3组;③全为雄蚕有4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携带D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①中雌蚕:雄蚕=1:1,说明黑壳卵经诱变后并没有发生染色体片段转移
C.②中的雌蚕与正常雄蚕交配后,应挑选白壳卵孵化成蚕以提高产丝量
D.③中的雄蚕与正常雌蚕交配后,子代中雄蚕的基因型为ddZDZ、dOZDZ
7 . 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Dd,已知D、d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若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2号染色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即当染色体的端粒断裂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裂处发生融合,形成染色体桥,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在两个着丝粒之间的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桥形成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该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的不同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导致的
C.若该细胞为体细胞,产生的其中一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有8种可能性
D.若为次级卵母细胞,则形成的卵细胞有4种可能
2024-06-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昌邑市潍坊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拉练试题
8 . 某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XBY,其精巢中两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分布如图所示,其中一个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某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甲细胞正常完成分裂则能形成两种基因型的子细胞
C.形成乙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D.两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以及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核DNA数都不相同
2023-10-05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抗性,原因是常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抗性基因,导致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家蝇种群来源敏感性纯合子(%)抗性杂合子(%)抗性纯合子(%)
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前78202
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5年后354025
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前76204
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5年后503218
A.上述蛋白质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B.未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前,甲地区的果蝇抗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2%
C.若甲乙两地该杀虫剂的使用量相同,则两地抗性基因频率也会相同
D.两地的家蝇种群都发生了生物进化,进化速度不同可能与杀虫剂的选择作用强度有关
2024-06-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烟台招远市高考三模生物试题
10 .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类DNA病毒,持续感染高危型HPV可引发宫颈癌。感染HPV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I~IV表示免疫细胞;L1蛋白为HPV表面抗原,E6蛋白和E7蛋白皆为HPV内部蛋白;p53蛋白和pRb蛋白分别由p53基因和pRb基因控制合成。据图分析人体感染HPV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Ⅱ能够识别靶细胞上的抗原-MHC分子复合体并裂解被病毒入侵的细胞I和宫颈上皮细胞
B.细胞Ⅲ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一种细胞Ⅲ增殖分化后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C.p53基因和pRb基因都是原癌基因,p53蛋白和pRb蛋白都是宫颈上皮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
D.长期感染高危型HPV诱发宫颈癌的原因可能是HPV的E7蛋白与pRb蛋白结合,有利于上皮细胞由G1期进入S期;同时E6蛋白激活p53蛋白降解后,可能有利于上皮细胞纺锤体相关蛋白的合成
2024-06-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