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80 道试题
1 . 小黑麦是科学家将二倍体黑麦与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杂交,并经染色体加倍得到的异源多倍体。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种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正常
B.可用秋水仙素诱导杂交种获得小黑麦
C.图中小黑麦形成的配子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D.图中小黑麦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2 . 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少一条的个体被称为单体(2n—1)。玉米(2n=20)的各种单体的配子育性及结实率与二倍体的相同,现发现一株野生型玉米的隐性突变体,为确定其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研究人员构建了一系列缺少不同染色体的野生型玉米单体,分别与该隐性突变体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单体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未分裂
B.可构建10种野生型玉米单体并测交来确定突变基因的位置
C.玉米单体在减数分裂Ⅰ的过程中,可观察到10对四分体
D.若突变基因位于缺失的染色体上,则杂交子代有2种表型
3 . 下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细胞分裂部分时期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形成细胞①的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
B.细胞②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中显示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C.通过细胞③判断该动物为雌性个体
D.与细胞③来自于同一卵原细胞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B、ab、ab
4 . 紫花苜蓿(2n=32)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豆科牧草,但易造成家畜鼓胀病。百脉根(2n=12)富含单宁,单宁可与植物蛋白质结合,不会引起家畜采食后鼓胀。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清水紫花苜蓿和里奥百脉根为材料培育抗鼓胀病苜蓿新品种。研究流程如图(注:IOA可抑制植物细胞呼吸第一阶段,R-6G可阻止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较高渗透压环境下,有利于去除细胞壁获得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
B.②过程需要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种愈伤组织
C.③过程需要在有光照、植物激素的作用才能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D.只考虑两个细胞融合的情况下,②过程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88条,③过程产生的再生植株是可育的多倍体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5 . 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并不是简单地平行靠拢, 而是在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某些部位因互换形成清晰可见的交叉, 如图为某雌性动物细胞中互换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能观察到
B.一般情况下, 染色体越长可形成的交叉数目越多
C.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
D.互换是基因重组的一种常见类型,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6 . 转座子是染色体上一段能够自主复制和移位的DNA序列。复制型转座子的 DNA 通过转录RNA 来合成相应DNA片段,然后插入新位点。非复制型转座子直接将自身DNA从原来位置切除并插入新的位点。澳洲野生稻在过去近300万年内,3种独立的转座子增加了约4×108个碱基对,总量约占整个基因组的60%以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复制型转座子转座过程需要逆转录酶、DNA 连接酶等参与
B.澳洲野生稻的基因组大小的变化主要是复制型转座子引起的
C.转座子可能会造成基因和染色体的改变,给基因组造成潜在危害
D.转座子可能造成基因组不稳定,降低遗传多样性,不利于生物进化
7 . 处理后的核废水中仍残留大量3H、14C、131I等放射性元素,这些放射性元素难降解且更容易被海洋生物吸收。研究显示,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核废水一旦排入太平洋,从排放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个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污染海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放射性物质含量越高
B.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核污染将会影响全球的水资源安全
C.核废水排放入海后会提高生物变异频率,增加物种多样性
D.放射性物质属于物理致癌因子,可能会使生物致畸致癌
8 . 从雄果蝇(2N=8)性腺获取甲、乙、丙、丁、戊五个细胞(不考虑染色体畸变),记录细胞中核DNA/染色体比值和染色体组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细胞和乙细胞中一定无同源染色体
B.丙细胞中一定有4个四分体
C.丁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
D.戊细胞一定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
9 . 研究人员利用60Co-γ射线处理某品种花生,获得了高油酸花生突变体。研究发现,该突变与花生细胞中的M基因有关,含有MA基因的花生油酸含量与原花生品种无显著差异,含有MB基因的花生油酸含量较高,从而获得了高油酸型突变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60Co-γ射线处理花生的方法属于人工诱变,具有可在短时间内提高突变率等优点
B.MA基因和MB基因都是通过基因突变形成的,两基因中的嘧啶碱基所占比例相同
C.MB基因中“A—T”碱基对的插入使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具有活性的某种蛋白质无法合成
D.若直接在M基因的第442位插入一个“A—T”碱基对,则也可获得高油酸型突变体
2024-03-03更新 | 610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一) 生物试题
10 . 自然界中矮牵牛花色基因发生突变后出现了多种变异颜色,大大提高了其观赏价值。其中蓝花色基因碱基数较少,但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较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蓝花矮牵牛只有花瓣细胞才呈现蓝色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蓝花色基因可能是缺失部分碱基引起相应mRNA中终止密码子延迟出现
C.若蓝花色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花青素代谢酶,则体现了基因可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若蓝花色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矮牵牛的花色有可能不发生变化
2024-02-2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3月质量检测生物(河北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