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8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叶酸也称为维生素M,是蛋白质、核酸等合成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辅酶。缺少叶酸会严重影响到个体发育,也会抑制细菌的生长。动物能直接利用外源叶酸,而细菌只能在R酶的作用下以PABA为原料合成。磺胺类药物的分子结构与PABA相似,可以抑制叶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磺胺类药物的长期使用会让细菌产生耐药性。
1.关于R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R酶可以与PABA结合
B.磺胺类药物是R酶的抑制剂
C.R酶可以为叶酸合成提供能量
D.提取R酶时应使用缓冲液
2.关于细菌的耐药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菌在接触磺胺类药物之后发生了耐药突变
B.使用磺胺类药物后存活细菌中耐药基因频率明显增加
C.细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D.停用磺胺类药物后,细菌的耐药性将消失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真核细胞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是不连续的,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外显子,外显子之间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1称为内含子。外显子和内含子均会被转录成初级RNA,然后由一种酶-RNA复合物(SnRNP))辨认出相应的短核苷酸序列后与蛋白质形成一个剪接体。剪接体能将初级RNA切断,去除内含子对应序列并把外显子产对应的序列连接,形成成熟mRNA,直接用于翻译。真核生物中的起始密码子一般是AUG,编码甲硫氧酸,而成熟蛋白质的首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
1.关于snRNP和剪接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snRNP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B.剪接体中的RNA和蛋白质在细胞核内合成并组装
C.剪接体具有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和形成的作用
D.SmRNP辨认相应短核苷酸序列时有A-U、T-A的碱基配对方式
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含子中的碱基对的替换、插入或缺失均能引起基因突变
B.初级RNA形成过程中RNA聚合酶移动方向为模板链的3’端到5’端
C.若将成熟mRNA与模板DNA进行杂交,会出现不能配对的区段
D.成熟蛋白质中的首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是RNA的剪切加工过程导致的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粮食连年丰收,产量站稳1.3万亿斤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认为,必须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业科学家们分别在各自的知识领域辛勤付出,采用不同的方式达到粮食增产的目的,比如使用植物激素、调节温室条件、培育优良品种等方法解决了我国“米袋子”充实,“菜篮子”丰富的问题。
(1)赤霉素(gibberellins,GAs)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关于赤霉素(GA)的作用机理,研究得较深入的是它对去胚大麦种子中淀粉水解的诱发。用赤霉素处理灭菌的去胚大麦种子,发现GA显著促进种子中淀粉酶的合成,引起淀粉的水解,从而诱导种子萌发。研究中发现药物X会阻断细胞中mRNA的合成,影响种子的萌发。
(2)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林,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在诱导频率较高时,单倍体能在植株上较充分地显现重组的配子类型,可提供新的遗传资源和选择材料。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育种方式结合应用,在作物品种改良上的作用将更加显著,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3)一般情况下,植物的开花时间与传粉动物的活跃期会相互重叠和匹配。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对植物开花时间或传粉动物活跃期产生影响,导致两者在时间上的匹配发生改变,这是一种物候错配现象。
1.某研究小组分别用GA、脱落酸和药物x三种试剂进行组合,分别对种子进行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药物X可能抑制淀粉酶基因的表达
B.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升高,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C.酿啤酒时用赤霉素处理未萌发的大麦种子有利于提高产量
D.药物X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脱落酸相同
2.某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中A和b基因控制的性状对提高产量是有利的(基因A、a和基因B、b独立遗传)。利用其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育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B.过程②可用适当的低温处理,低温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
C.若未对植株A进行筛选,则植株B中符合要求的类型约占1/4
D.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操作简单,果实较大
3.物候错配会影响植物的传粉和结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上为了减轻物候错配造成的影响,常通过人工授粉提高产量
B.环境变化与人类的生态占用增长是有密切关系的
C.物候错配可引起粮食减产,甚至引发生态安全问题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生物的细胞呼吸过强,释放的CO2过多所致
2023-03-29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4 .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乳酸菌在乳中生长发酵乳糖产生乳酸.其产酸力是乳酸菌的重要特性。研究表明产酸力与菌株的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相关,该酶基因位于质粒上,乳糖代谢由质粒控制。通过诱变可以获得乳糖代谢障碍突变体。突变的部位和数量影响对乳糖的利用能力。研究人员以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B-3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或亚硝基胍进行诱变选育获得高产酸的乳酸菌。
乳酸菌乳糖发酵能力的检测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脱脂乳液体培养基),通过凝乳速度快慢来判断,凝乳速度越快,发酵乳糖能力越强;二、接种于含ONPG(邻-硝基酚-β-半乳糖苷)的平面培养基上,培养基中出现β-半乳糖苷酶,会显黄色。
1.下列关于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B-3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原核生物B.属于厌氧微生物
C.控制性状的基因均位于DNA上D.β-半乳糖苷酶是其胞内酶
2.下列关于利用紫外线进行人工诱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变异频率,诱变前需要对出发菌株进行涂布分离
B.在紫外灯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实验菌种与紫外灯距离越大,诱变所需时间越短
C.人工诱变引起菌种发生定向变异,故可快速提高菌株的产酸能力
D.诱变引发突变的基因数量可通过提取菌种的DNA借助PCR技术进行分析
3.下列关于诱变育种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灭菌后调整培养基pH至中性偏碱
B.对菌种产酸能力的测定还可利用添加了CaCO3的固体平面培养基
C.含ONPG的培养基从功能上分属于选择培养基
D.对培养基的灭菌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有条件的可采用干热灭菌法效果更佳
4.为确定实验所用紫外线强度与处理时间,需先进行紫外线处理与菌种死亡率的关系的预实验。下列关于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用的培养基需要添加亚硝基胍B.需设置不同紫外线强度的处理组
C.各组的紫外线照射时间均应相同D.可利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算菌种的致死率
5.对所获得的高产酸菌株进行遗传稳定性检测,是菌株应用于发酵工程前的必须过程。下列关于菌株遗传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突变基因的质粒拷贝数改变是引起产酸能力改变的原因之一
B.实验过程需要对菌种进行多次传代培养
C.含ONPG的培养基上菌落直径与黄色圈直径比值小说明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强或数量多
D.培养时需在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以确保培养液中有较高的溶解氧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三位科学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约1.8亿人感染了HCV。人体感染HCV易患丙型病毒性肝炎,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HCV病毒体呈球形,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在核衣壳外包绕着囊膜,囊膜上有刺突。下图表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过程。

1.下列有关HCV的叙述,正确的是(       
A.HCV的组成成分只有脂质和RNA
B.HCV的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相等
C.HCV的遗传物质的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D.HCV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进化速度较慢
2.下列关于HCV增殖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HCV的+RNA复制时,先合成-RNA再合成+RNA
B.HCV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后同时开始复制和翻译
C.HCV的+RNA既可作为复制的模板,也可作为翻译的模板
D.HCV的+RNA的翻译产物有些参与复制,有些组成蛋白质外壳
2021-03-14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福建卷)生物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人体酒精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酒精经一系列脱氢氧化生成乙酸,乙酸可直接进入线粒体参与需氧呼吸的二、三阶段,从而彻底氧化分解。过度酗酒可引发肝硬化,甚至肝癌。酒后驾驶是危害交通安全的危险行为,对酒后驾驶人员可采用吹气式检测仪快速筛查。某种吹气式检测仪内芯是含有重铬酸钾的硅胶柱,通过变色反应可初步判定是否饮酒。
1.下列关于酒精在肝细胞内代谢和酒后驾驶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酒精以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影响代谢
B.肝脏分解酒精的酶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
C.人体细胞厌氧呼吸能产生酒精
D.酒驾检测时重铬酸钾遇到酒精变成橙色
2.下列关于肝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质膜表面某些糖蛋白缺失
B.常会出现巨核、双核等现象
C.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D.在体外培养时表现出接触抑制
3.下列关于需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场所均是线粒体内膜B.产物均有ATP
C.过程均有H2O参与D.葡萄糖可以在第二阶段直接利用
7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与基因突变无关
B.基因突变会由于DNA复制偶尔发生错误等原因自发产生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猫叫综合征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D.DNA在复制或转录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2022-07-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从自然界分离到的微生物在其发生突变前的原始菌株,称为野生型菌株。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是野生型菌株经过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失去合成某种氨基酸的能力,只能在完全培养基或补充了相应的氨基酸的基本培养基中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已知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则不能。上图是用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联合使用所作培养实验,目的是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①②③④是培养基编号,A、B、C代表实验步骤,D、E代表大肠杆菌菌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④是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
B.紫外线处理的目的是提高突变率,增加突变株的数量
C.B步骤的正确做法是用平板划线法将大肠杆菌菌种接种在②的表面
D.D所示菌落是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落,可挑出后进一步纯化培养
9 . 据科学杂志报道,囊性纤维化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CFTR基因突变导致,会产生错误的CFTR膜载体蛋 白。而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决定的,并且需要消耗能量。下列相关 表述正确的是(       
A.CFTR转录时,以基因的两条链作为模板
B.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吐
C.RNA聚合酶结合起始密码子后,开始翻译
D.囊性纤维病是由于CFTR的基因结构改变所致
10 . 经X射线照射的某紫花植株(AA)群体,发现一株植株后代出现了几株白花植株.现对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有以下两种猜测:
猜测一:X射线引起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后代出现了白花植株
猜测二:X射线引起染色体结构缺失,从而导致后代出现了白花植株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射线照射处理为人工诱变,基因突变频率高于自发突变
B.可通过观察白花植株的染色体结构判断何种猜测正确
C.若为猜测一,则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一定是白花植株
D.若为猜测二,则对白花植株照射X射线,其后代不会出现紫花植株
2020-12-19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专题7 生物变异类型的辨析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