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R
蛋白质
R型

R
荚膜多糖
R型

R
DNA
R型、S型

R
DNA(经DNA酶处理)
R型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19-01-30更新 | 1949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0—2011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
11-12高二下·山东聊城·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2 . 埃弗里和同事用 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知(       
A.①不能证明 S 型细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 S 型细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 S 型细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16-11-26更新 | 834次组卷 | 9卷引用:2013—2014学年黑龙江庆安县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卷
11-12高三上·吉林·开学考试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3 . 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该实验最为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细菌为实验材料主要是由于细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写出两点即可)
请利用DNA酶做试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
材料用具:R型菌、S型菌、DNA酶、蒸馏水、制备培养基所需的原料。
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将其均分成三组,标号为A、B、C,请将处理方法填写在表格中:
组合编号ABC
处理方法不加任何提取物

第三步: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7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4 .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少不了一些经典的科学实验,这些实验对最终结论的得出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1)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能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既分离出S型菌又能分离出R型菌的一组实验的处理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射到小鼠体内。艾弗里和他同事进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时,利用________________原理对自变量进行控制。
(2)赫尔希和蔡斯进一步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搅拌离心分离。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标记?请简要说明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________。
A.细菌的DNA 及其氨基酸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4)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实际上会由于________________,导致沉淀中会含有少量的放射性,产生一定的误差。
2023-07-2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结合遗传物质发现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格里菲思推论: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将无毒性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S型活细菌的________
(2)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_
(3)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技术完成实验,进一步表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4)用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
2023-05-2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在探究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过程中,首先在标号为1、2、3、4、5的培养基中培养R型活菌,然后,分别加入经不同处理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如下图所示),培养一段时间后,只在1~4号培养基中发现了S型活菌。由此推测,能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的物质是(       
A.蛋白质B.DNAC.RNAD.脂质
7 . 格里菲思、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实验过程如图1、2所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流程如图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肺炎链球菌与人体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 从实验④小鼠中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并非全部是S型活细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1所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实验中,_________对照能说明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除了通过观察注射后小鼠的生活情况来判断R型和S型细菌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区分R型和S型细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要获得含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应该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 3 放射性可知,标记的物质是噬菌体的________
(4)图3 实验过程,在不同保温时间破碎细菌细胞检测 DNA 条带在试管中的分布,结果如图4:按破碎细胞时间先后排序,检测 DNA 条带在试管中的分布结果的排序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8 . 下图是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噬菌体和细菌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其中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它的结构简单繁殖快,且化学成分上只含有________,该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获得分别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图标表示)。
(2)若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该实验上清液应不具有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但实际情况下上清液出现很低放射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回答2点)。
(3)若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复制4代后,子代噬菌体中被32P标记的比例为1/8,原因是____________
(4)在上述实验之前,艾弗里及同事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除去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处理后再对体外培养的肺炎链球菌进行转化,提出了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NA分子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运用了“________原理”控制自变量,实际上,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思路是一致的,即_____________
9 . 多位科学家经过正确的选材、严谨的实验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最终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格里菲思发现: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据此可推断______
(2)为验证格里菲思的推断,艾弗里和其同事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制成五组细胞提取物,向实验组中加入不同的酶后,再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用______处理后的实验组只有R型活细菌,该实验中控制自变量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3)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与艾弗里等人的实验都具有说服力,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______
(4)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离心后,检测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______
(5)某研究小组用荧光染料SYBRGold标记的PNJ1809—36噬菌体侵染K1荚膜大肠杆菌,检测结果如表所示:
菌种
时间

K1荚膜大肠杆菌

5min

细菌表面形成清晰的环状荧光

10min

细菌表面环状荧光模糊,但内部出现荧光细菌表面的环状荧光不完整,细菌附近出现弥散的荧光小点

15min

K1荚膜大肠杆菌表面的环状荧光不完整,细菌附近出现弥散的荧光小点
荧光染料SYBR Gold标记的是PNJ1809—36噬菌体的______。结合表格,分析不同时间细菌表面荧光不同的原因______
2023-04-13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10 . 完成关于基因的部分探索历程的填空。
(1)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_________型,否定了这种说法。
(3)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_________的多样性来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进而科学家们提出基因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该动物的精原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下图中Ⅰ、Ⅲ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

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Ⅰ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_________个;Ⅲ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荧光点颜色有_____________;产生图中精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分裂过程异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