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细菌和S型细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由表可知(       
实验分组接种加入酶培养皿长菌情况
R型细菌+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蛋白酶R、S型细菌
酯酶
DNA酶
-

A.第①组实验能证明S型细菌的蛋白质有转化作用
B.第②组培养皿中的细菌类型与第④组的不同
C.该实验运用减法原理,能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组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 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匹配的是(       

选项

方法与结果

结论或观点

A

观察到植物组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B

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𬟁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C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D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AB.BC.CD.D
2019-01-30更新 | 66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重点名校2018届高三大联考(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3 . 下列各项变异中不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
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
B.在寒冷的环境中,某二倍体植物经低温诱导后形成四倍体植物
C.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同卵双胞胎的皮肤黑白表现有较大差异
D.在X射线诱变处理下,某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4 . 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将S型细菌去除大部分的蛋白质、脂质、糖类等物质后,制得细胞粗提取物,再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请据图回答。

(1)在格里菲思所做的实验中,能使小鼠致死的是_______型细菌。
(2)两组实验中,______(填“多数”或“少数”)R型细菌能转化为S型细菌。
(3)从实验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转化因子”最可能是______
(4)为了进一步探究细胞提取物中使R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的化学成分,还需要增加更有说服力的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第(4)问中,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7-26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6月联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5 . 艾弗里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用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制成提取液,将其加入到含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再加入不同的酶,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1

2

3

4

5

蛋白酶

RNA酶

酯酶

DNA酶

得到的菌落

R型、S型

R型、S型

R型、S型

R型、S型

R型

A.该实验应用“减法原理”控制自变量
B.该实验属于对比实验,无空白对照组
C.第2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第5组实验证明了DNA不是遗传物质
6 . DNA和蛋白质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大分子物质,究竟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的问题曾引起生物学界激烈的争论。1928年,格里菲思提出转化因子,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呢?1944年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完成了以下实验。他们将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的S型细菌提取物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后,加入到含有R型活菌的培养基中,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条件

菌落生长情况

第一组

未处理

——

第二组

加蛋白酶

第三组

加RNA酶

第四组

加酯酶

第五组

加DNA酶

注:○代表R型菌落,●代表S型菌落。
(1)推测第一组培养基中活菌类型为______,设置第一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推测第五组菌落生长情况,并将结果绘制在上表第五组的培养皿中______
(2)实验表明细胞提取物中含有转化因子,而转化因子很可能就是DNA。艾弗里等人进一步分析了细胞提取物的理化特性,发现这些特性都与DNA的极为相似。请你推测艾弗里最终提出的结论是:______
(3)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分析,艾弗里等人实验的基本思路是______
7 . 肺炎链球菌S型与R型菌株,都对青霉素敏感(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抑制其增殖)。在多代培养的S型细菌中分离出一种抗青霉素的S型细菌,记为PenrS型。现用PenrS型细菌和R型细菌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组1甲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通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可康复
B.组2培养基中可能会出现R型和S型两种菌落
C.组3培养基中出现菌落是因为PenrS型细菌的DNA转移到了R型细菌中
D.组4培养基中观察不到R型菌落和S型菌落
8 . 多位科学家经过正确的选材、严谨的实验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最终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格里菲思发现: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据此可推断______
(2)为验证格里菲思的推断,艾弗里和其同事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制成五组细胞提取物,向实验组中加入不同的酶后,再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用______处理后的实验组只有R型活细菌,该实验中控制自变量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3)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与艾弗里等人的实验都具有说服力,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______
(4)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离心后,检测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______
(5)某研究小组用荧光染料SYBRGold标记的PNJ1809—36噬菌体侵染K1荚膜大肠杆菌,检测结果如表所示:
菌种
时间

K1荚膜大肠杆菌

5min

细菌表面形成清晰的环状荧光

10min

细菌表面环状荧光模糊,但内部出现荧光细菌表面的环状荧光不完整,细菌附近出现弥散的荧光小点

15min

K1荚膜大肠杆菌表面的环状荧光不完整,细菌附近出现弥散的荧光小点
荧光染料SYBR Gold标记的是PNJ1809—36噬菌体的______。结合表格,分析不同时间细菌表面荧光不同的原因______
2023-04-13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108所学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 有荚膜的有毒性, 能引起人或动物患肺炎或败血症, 无荚膜的无毒性。如图表示1944年美国学者艾弗里和他的同事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 鼠患败血症死亡。以后各实验中, 老鼠的情况分别为: B 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可知, 不致病的肺炎双球菌接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它的遗传特性发生了改变。
(3)肺炎双球菌的毒性由荚膜引起, 荚膜含一种毒蛋白, 这说明蛋白质的合成由_____________控制。
(4)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8-1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20世纪40年代,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然后开展下列五组实验:

①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R型活细菌→R型菌落、S型菌落;
②(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蛋白酶)+R型活细菌→R型菌.菌落、S型菌落;
③(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RNA酶)+R型活细菌→R型菌落、S型菌落;
④(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酯酶)+R型活细菌→R型菌落、S型菌落;
⑤(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DNA酶)+R型活细菌→R型菌落。
(1)本对照实验中,对照组是第___________组,控制自变量是采用“___________原理”。
(2)从①②③④组实验结果可知,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存在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___________,该物质进入R型活细菌后,从而使细菌产生___________(填细菌的结构)即变成了活的S型细菌。
(3)第①②组实验结果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①⑤组实验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21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