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分别是(       
A.S型肺炎链球菌菌株和R型肺炎链球菌菌株
B.R型肺炎链球菌菌株和S型肺炎链球菌菌株
C.R型肺炎链球菌菌株和R型肺炎链球菌菌株
D.S型肺炎链球菌菌株和S型肺炎链球菌菌株
2 . 探究生物遗传物质的实验很多,如艾弗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烟草花叶病毒重组实验等。这些实验设计思路的共同点是(  )
A.将研究对象分开,单独研究其作用
B.选择结构简单、只含蛋白质和核酸的实验材料
C.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实验结果的检测
D.设计对照实验,采用“减法原理”控制变量
3 . 下列关于遗传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摩尔根通过果蝇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D.由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可推断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
4 . 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CO2
B.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通过预实验确定有效浓度的大致范围
C.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CO2浓度大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D.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组实验去除了一种物质,利用了“加法原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坐落于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DNA雕塑,象征着中关村生生不息的精神,寓意创新的生命更加顽强,下列有关DN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小鼠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保温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搅拌不充分会使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
C.基因都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大肠杆菌拟核中的环状DNA分子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6 . 下列对遗传物质探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才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B.格里菲思的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艾弗里的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利用了“减法原理”
7 . 下列相关科学研究的描述,错误的是(       
A.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和差速离心技术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
B.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对X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进行定位
C.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
D.孟德尔豌豆实验中“推测测交结果”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阶段
8 . 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下列实验操作运用了“减法原理”的是(  )
A.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对细胞提取物分别用蛋白酶、RNA酶或酯酶处理
B.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C.在待测组织样液中注入斐林试剂
D.取狗的一段小肠,将稀盐酸加入黏膜磨碎,并制成提取液注射到狗的静脉中
9 . 生命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方法、科学思维以及科学精神。下列有关生物科学研究叙述,正确的是(       
A.萨顿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沃森和克里克运用物理模型建构的方法揭示了DNA双螺旋结构
C.梅塞尔森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艾弗里在研究肺炎链球菌转化的实验中运用了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
10 . 艾弗里和同事利用肺炎链球菌进行了转化实验,下图为其中一个实验组的设置。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艾弗里在实验中设置自变量利用了减法原理
B.图中DNA酶的作用是破坏DNA的分子结构
C.图中实验结果为“长出R型细菌和S型细菌”
D.仅通过该组实验不足以说明转化因子是DNA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