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5 道试题
1 . 将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的一个核DNA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放入没有放射性的培养液中进行两次连续有丝分裂,或“减I和减II”。将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细胞记为子一代,把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四个细胞记为子二代。下列对这两次连续分裂的叙述(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正确的是(       
A.若子一代细胞与子二代细胞的核DNA数目相同,一定为有丝分裂
B.若子一代细胞与子二代细胞的染色体的数目相同,一定为减数分裂
C.若子一代中有细胞含有2个放射性标记的核DNA,一定为有丝分裂
D.若子二代中有一半的细胞含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一定为减数分裂
2 . 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而发生变化: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已知某双链DNA的两条链分别是①链和②链,①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为5'-AGTCG-3',此DNA片段经亚硝酸盐作用后,其中一条链中的A、C发生了脱氨基作用,经过两轮复制后,子代DNA片段之一是-GGTTG-/-CCAA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DNA片段在未经亚硝酸盐作用时,核苷酸之间含有8个磷酸二酯键、13个氢键
B.经亚硝酸盐作用后,②链中碱基A和碱基C发生了脱氨基作用
C.经亚硝酸盐作用后,DNA片段经两轮复制产生的异常DNA片段有2个
D.经过两轮复制共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0个
3 . 下图甲、乙、丙表示生物细胞中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细胞主要可按图___________(甲、乙、丙)进行相关生理过程。
(2)图乙表示___________生物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3)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分子,将其置于只含有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子代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
(4)基因H、N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则基因N转录时以___________链为模板。若基因H的箭头所指碱基对G-C突变为T-A,其对应密码子的变化是___________

在基因表达中,编码序列在基因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超过全部碱基对数量的10%。若一个基因片段中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酯键有1198,则该基因表达时需要的氨基酸总数不超过_______个(不考虑终止密码)。
4 . 复制泡是DNA进行同一起点双向复制时形成的。在复制启动时,尚未解开螺旋的亲代双链DNA同新合成的两条子代双链DNA的交界处形成的Y型结构,就称为复制叉。图1为真核细胞核DNA复制的电镜照片,其中泡状结构为复制泡,图2为DNA复制时,形成的复制泡和复制叉的示意图,其中a-h代表相应位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过程发生在分裂间期,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B.图1显示真核生物有多个复制原点,可加快复制速率
C.根据子链的延伸方向,可以判断图2中a处是模板链的3端
D.若某DNA复制时形成了n个复制泡,则该DNA上应有2n个复制叉
5 . 下列关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复制特点”具体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总数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T在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比例为7%
B.已知一段mRNA有30个碱基,其中A+U有12个,那么转录成mRNA的一段DNA分子中就有30个C+G
C.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2个DNA都用15N标记,只提供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1次减数分裂,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15N 、14N 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是50%、100%
D.一个有2000个碱基的DNA分子,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000
2021-05-19更新 | 178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3届山东潍坊高三普通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卷
6 .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在以下实验条件中,该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中每20分钟复制一代,不考虑大肠杆菌裂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B.离心前应充分搅拌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C.提取A组试管III沉淀中的子代噬菌体DNA,仅少量DNA含有32P
D.B组试管III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与接种后的培养时间成正比
7 . 图1表示的是细胞内DNA复制的过程,图2表示图1中RNA引物去除并修复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A体内复制和PCR过程所需的引物不同,且PCR反应引物不需要去除
B.细胞内核酸形成过程中都存在A//U碱基对
C.酶3为DNA聚合酶,其在“被修复链”上的移动方向是5'→3',DNA聚合酶还能够从引物的3'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D.酶4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PCR反应也需要酶4的参与
8 . 将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基因型为AaBb)的1个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31P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一个细胞如图所示,图中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的DNA含有32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B.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肯定完成了2次胞质分裂
C.图中细胞有4条脱氧核苷酸链被标记
D.图中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只有2条染色体含有32P
9 . 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基因型为AaBbDd,其体内一个卵原细胞(DNA全部被32P标记)在含31P培养液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入减数分裂过程,其中一个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含32P的DNA可能为2个或3个
B.减数分裂产生的8个子细胞中可能都含有32P
C.图示对应细胞产生AbD、aBd、ABD、abd四种配子
D.图中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2022-03-14更新 | 8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10 . 某种植物(2n=6)细胞中每对染色体均可能出现三条的现象,由此产生了3种不同染色体上三体的植株,三体植株可自交也可与正常植株杂交,但其产生的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雄配子不育,可育配子组合后产生的子代均可存活。研究小组在利用上述三体植株定位抗病基因a(由感病基因A突变产生)时,先用纯合感病植株作父本分别与3种三体的抗病母本杂交得到F1,选取F1中三体植株作父本分别与染色体正常的抗病个体杂交得到F2,分别统计F2中抗病个体和感病个体的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2中感病植株的基因型均为Aa
B.若F2中抗病:感病=2:1,则可将a基因定位在该出现三体的染色体上
C.若三体植株自交,则子代中三体:染色体数目正常个体的比例为1:1
D.若将15N标记的一个三体植株的卵原细胞置于14N环境中培养,则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15N标记的染色体有6条
2022-05-24更新 | 83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