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1 . DNA复制时,子链的合成与延伸需要RNA引物引导,引物的3'羟基端作为新合成子链的起始。图1、图2分别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及结束阶段示意图,每条链5'→3'的方向由箭头指示,粗线代表母链(a链和b链),细线代表新生链(滞后链和前导链)。

(1)图1中,滞后链延伸的方向和DNA解旋酶的移动方向______(相同/相反);前导链的合成需要_______(一个/多个)RNA引物。
(2)DNA复制结束阶段,需去除引物并填补相应缺口。由于新生链延伸只能沿5'→3'方向进行,导致图2中___(编号选填)处的引物去除后,缺口无法填补,造成DNA缩短。
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两端,是由若干串联的DNA重复序列(四膜虫: 5'-TTGGGG-3';哺乳动物:5'-TTAGGG-3')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端粒重复序列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导致端粒缩短;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并开始凋亡。而细胞中存在的端粒酶则可以合成并延伸端粒。图7为真核生物四膜虫端粒合成延伸过程。

(3).四膜虫的一个端粒重复序列所含氢键数____(大于/等于/小于)人类的一个端粒重复序列所含氢键数。正常情况下,人类有丝分裂中期的一个细胞中,含有____个端粒。
(4)端粒重复序列修复使用的原料是(1)__,端粒酶的作用与(2)______类似。(编号选填)
①脱氧核苷三磷酸   ②核糖核苷三磷酸   ③逆转录酶   ④DNA聚合酶   ⑤RNA聚合酶
(5)下列有关端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端粒酶对维持染色体DNA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
B.人类的少数细胞如造血干细胞,端粒酶活性较高
C.人体大部分细胞因缺乏端粒酶基因,故不能延伸端粒
D.癌细胞内可能存在延伸端粒的机制,使其能够无限增殖
2 . 材料一:血液中含有各种细胞、蛋白质、离子,其中血红蛋白(Hb)是一种含铁的氧转运金属蛋白,在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O2和CO2,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与很多因素有关。已有研究显示,一方面,人体血压持续升高促使血管弹力纤维和内膜纤维组织增生;血管管腔变窄后,出现缺氧,低氧会刺激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使红细胞生成和Hb增多。另一方面,高Hb含量使血液黏稠,进一步使血压升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因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寒,导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也会影响其Hb含量。
材料二:成人的血红蛋白HbA是由两个α珠蛋白链和两个β珠蛋白链组成的四聚体(α2β2)。人体中每条16号染色体上有两个串联的α珠蛋白基因(HBα1和HBα1),每个基因表达α珠蛋白链的结构和量均相同,每条11号染色体上有1个β珠蛋白基因。如果人体α珠蛋白链的合成不足,会导致其与β珠蛋白链的比例失衡,引起溶血性贫血,这种贫血称为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地贫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轻度对健康影响较小,而中重度对患者健康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α地贫的严重程度与缺失α基因的个数相关,下表显示了α珠蛋白链基因缺少的个数与α地贫表型之间的关系,表中α0表示缺基因,α2+表示正常基因。

家族成员

表型

基因型

α链的合成比例

重症(早期死亡)

α1⁰α2⁰/α1⁰α2

0%

父亲

中度贫血(致残)

α1⁺α2⁰/α1⁰α2

未知

女儿

中度贫血(致残)

α1⁰α2⁺/α1⁰α2

未知

儿子1

轻度贫血(标准型)

α1⁺α2⁺/α1⁰α2

未知

儿子2

静止型(无贫血症状)

α1⁺α2⁺/α1⁺α2

75%

(1)根据题中所描述的Hb含量增高的调节过程,可导致人体Hb含量升高的因素有____;(编号选填)其中对Hb含量变化构成正反馈的因素是____。(编号选填)
①血压升高 ②血液O2含量过高 ③动脉管腔变窄 ④血液粘度下降 ⑤血液粘稠度升高
(2)阅读上述材料,推测在OSAHS患者体内会发生现象____(至少2点)
(3)如果在减数分裂的DNA复制过程中,β珠蛋白基因上的一条DNA单链发生了碱基改变而未修复,在形成配子时,带有突变基因配子的比例是____
(4)从A-D中选出导致α珠蛋白链含量减少或为0的原因____。
A.带有α珠蛋白链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B.基因的碱基替换导致α珠蛋白链稳定性降低
C.因异常重组导致α珠蛋白基因片段拷贝数减少
D.因异常重组导致α珠蛋白基因片段拷贝数增加
(5)根据表中父亲和子女的表型,判断母亲的基因型为____,母亲α链合成的比例为____
(6)若轻度贫血的女性(若a基因的缺失发生在不同染色体上)与基因型为α1+a2+1+a2+男性婚配,则后代患贫血的程度为____
A.重症B.中度贫血C.轻度贫血D.静止型
(7)若轻度贫血的女性(若a基因的缺失发生在同一染色体上)与基因型为α1+a2+1+a2+男性婚配,则后代患轻度贫血的概率为____
2024-04-0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高三“新高考”最终质量调研生物试题
3 . 科学家运用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研究DNA复制的机制。请回答问题:
(1)将两组大肠杆菌分别在15NH4Cl培养液和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多代,培养液中的氮可被大肠杆菌用于合成四种___分子,在___(写两种酶)等的催化作用下进行DNA复制,最终得到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
(2)实验一:从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中分别提取亲代DNA,混合后放在100℃条件下进行热变性处理,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再测定离心管中混合的DNA单链含量,结果如图1-a所示。

热变性处理导致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的___发生断裂,形成两条DNA单链,因此图1-a中出现两个峰,
(3)实验二:研究人员将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F1DNA),将F1DNA热变性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出现的两个条带对应图1-b中的两个峰。若将未进行热变性处理的F1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则离心管中只出现一个条带。据此分析,F1DNA是由___(选填①~④中的序号)组成。根据相关实验结果,可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三种复制方式模型见图2)。下列说法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是___(选填⑤~⑦中的序号)。
①两条15N-DNA单链
②两条14N-DNA单链
③两条既含15N、又含有14N的DNA单链
④一条15N-DNA单链、一条14N-DNA单链
⑤双链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只有一个条带,排除“弥散复制”
⑥单链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有两个条带,支持“半保留复制”
⑦图1-b与图1-a中两个峰的位置相同,排除“全保留复制”
(4)研究人员继续研究发现:将只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1培养液中,培养24h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经实验二的相关处理后,离心管中出现的14N条带与15N带峰值的相对比值为7:1,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为___h。
2024-04-03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八十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C-G碱基对转变为T-A碱基对的单碱基编辑工具(简称CBE系统),近年来成为关注的热点。该系统由三个元件构成,其中“dCas9蛋白+脱氨酶”在sgRNA的引导下,对结合区域第4-8位点的碱基C脱氨反应变成U,最终实现C→T的不可逆编辑,不需要DNA链断裂(如图1)。(限制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XbaI:T^TCGAG   SmaI:CCC^GGG   EcoRI:G^AATTC   SacI:C^TCGAG   HindI:A^AGCTT)

CBE系统的编辑过程
(1)下列关于CBE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发生了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B.过程②中发生了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
C.过程③中以B链为模板进行DNA复制形成碱基编辑DNA
D.该系统中单碱基编辑属于基因突变

(2)图中CBE系统与靶DNA结合区域可能存在的碱基互补配对有_______。(序号选填)
①A-T             ②C-T             ③C-U             ④A-U             ⑤U-T             ⑥C-G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CBE系统不可以___
A.提供更多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改变基因库
C.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
D.改变基因频率

某研究发现在二倍体野生草莓和八倍体栽培草莓中,花青素合成过程的关键转录因子之一MYB10基因自然变异导致草莓果实成白色,严重影响营养价值。科学家利用单碱基编辑系统对二倍体野生草莓果实中MYB10基因定点突变,为培育优良草莓品种提供了有价值的候选基因。
(4)已知二倍体野生草莓中MYB10基因编码链第468-488位碱基序列为5’-ACAGGACATGGGACGGATAA-3’为实现该区域编码多肽链中的组氨酸定点突变为酪氨酸,应设计的sgRNA序列是      (组氨酸:CAU、CAC酪氨酸:UAU、UAC)
A.5’-UGUCCUGUACCCUGCCUAUU-3’
B.3’-UGUCCUGUACCCUGCCUAUU-5’
C.5’-ACAGGACAUGGGACGGAUAA-3’
D.3’-ACAGGACAUGGGACGGAUAA-5’

(5)利用图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CBE系统,为高效连接和筛选,结合pHSE401质粒上限制酶识别位点,推测目的基因上游和下游含有的限制酶识别位点组合可以为_________。(序号选填)

图质粒(左)和目的基因(右)
①XbaI和SacI②EcoRI和SacI③XbaI和HindⅢ④SmaI和SacI⑤HindⅢ和EcoRI⑥XbaI和EcoRI
(6)除上述单碱基编辑技术获得定点突变目的基因,还可以采用PCR技术获得单碱基突变基因。你倾向于选择哪种技术获得定点突变基因,并阐述理由_______
5 . 已知剑白香猪染色体数为2n=38。图1为剑白香猪体内某一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图2为剑白香猪体内的细胞分裂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3为该动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物质数量变化曲线图的一部分。

(1)据图1分析,细胞①→②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生理过程主要为___________;细胞③存在___________条Y染色体。
(2)图2中,与乙细胞同时形成的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形态与图乙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若图3表示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数量变化,则BC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若图3表示剑白香猪正常细胞内染色体组数量变化,某细胞在AB段可能会出现___________(填序号:①联会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76条染色体)的现象。
(4)若将2个两条链均被15N标记的外源基因插入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中的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然后让该精原细胞在15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由于减数分裂Ⅰ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是自由组合的,故其产生的含有15N标记的精细胞所占比例为100%或___________
2024-03-12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九中日新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荧光原位杂交可用荧光标记的特异DNA片段为探针,与染色体上对应的DNA片段结合,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荧光探针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据图1可知,DNA酶I随机切开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从而产生切口,随后在____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______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NA探针。
(2)图2表示探针与待测基因结合的原理。先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DNA双链中_____键断裂,形成单链。随后在降温复性过程中,探针的碱基按照______原则,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序列形成较稳定的杂交分子。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最多可有______条荧光标记的DNA片段。
(3)已知基因AA和BB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均被荧光探针标记。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bb)杂交,则其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______个荧光点;F1在减数分裂I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可观察到_____个荧光点。
2024-02-18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7 . 某些基因在启动子上存在富含双核苷酸“CpG”的区域,称为“CpG”岛。其中的胞嘧啶在发生甲基化后变成5—甲基胞嘧啶,但仍能与鸟嘌呤互补配对。细胞中存在两种DNA甲基化酶(如图1所示),从头甲基化酶只作用于非甲基化的DNA,使其半甲基化;维持甲基化酶只作用于DNA的半甲基化位点,使其全甲基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图2中过程①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过程②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从头甲基化酶”或“维持甲基化酶”)的催化才能获得与亲代分子相同的甲基化状态。
(2)研究发现,启动子中“CpG”岛的甲基化会影响相关蛋白质与启动子的结合,从而抑制_______________过程。这种通过基团修饰而调节基因表达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___,其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即可)。
(3)小鼠的A基因编码胰岛素生长因子-2(IGF-2),a基因无此功能(A、a位于常染色体上)。IGF-2是小鼠正常发育必需的一种蛋白质,缺乏时小鼠个体矮小。在小鼠胚胎中,来自父本的A及其等位基因能够表达,来自母本的则不能表达。检测发现,这对基因的启动子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的,在卵细胞中则是甲基化的。如图3。图示雌、雄鼠的基因型均为Aa,但雄鼠却表现为生长缺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其中雌性小鼠的A基因来自它的_______________(填“父方”或“母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为确定一生长缺陷雄鼠的基因型,让该生长缺陷雄鼠与任一雌鼠杂交,若后代__________,则其基因型为aa;若后代__________,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
2024-01-22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8 . 关于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主要有两种假说,如图1所示。科学家运用密度梯度离心、DNA 紫外光吸收光谱等方法对此进行研究,实验基本操作及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有关 DNA 复制的问题:

   

(1)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H4Cl的培养液(图2A)中培养一段时间,使大肠杆菌繁殖多代(大肠杆菌约20分钟繁殖一代)。培养液中的N可被大肠杆菌用于合成______________,作为DNA 复制的原料。此外,DNA复制还需要模板、能量、__________酶、__________   酶(及引物酶、DNA连接酶)等条件。
(2)从上述培养液中取部分菌液,提取大肠杆菌 DNA(图2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测定紫外光吸收光谱,结果如图3a所示,峰值出现在离心管的P处。该步骤的目的是将提取的DNA分子作为__________代DNA分子,以此作为验证DNA复制方式的______________组。
(注:紫外光吸收光谱的峰值位置即为离心管中DNA的主要分布位置,峰值越大,表明该位置的DNA 数量越多。 )

   

(3)将上述培养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 14NH4Cl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图2B)。在培养到6、13、20分钟时,分别取样,提取大肠杆菌 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测定紫外光吸收光谱,结果如上图3中b、c、d所示。
①现有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否定全保留复制假说。
②若全保留复制这一假说成立,则 20分钟时紫外光吸收光谱的峰值个数及峰值的位置为____________
a. 峰值个数为1,峰值出现在 Q 点的位置
b. 峰值个数为1,峰值出现在 P点的位置
c. 峰值个数为2,一个峰值出现在P点的位置,另一个峰值出现在Q点上方
d. 峰值个数为2,一个峰值出现在P点的位置,另一个峰值出现在Q点的位置
(4)一个含500个碱基对的DNA 分子片段,其中一条链中T+A占40%。该 DNA分子第3次复制时需要消耗____________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5)用¹⁵N分别标记某种二倍体哺乳动物精原细胞中的1个核DNA 分子双链和卵原细胞中的1个核DNA分子双链,再将标记后的两个细胞放置在14N的培养基上培养,若它们正常完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则形成含¹⁵N的受精卵概率为____________
9 .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完全可以自主合成组成核酸的核糖和脱氧核糖。现在细胞系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不能自主合成核糖和脱氧核糖,必须从培养基中摄取。为验证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现提供如下实验材料,请你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第一步:编号。取基本培养基两个,编号为甲、乙。
(1)第二步:设置对比实验。在培养基甲中加入适量的核糖核苷酸和14C—脱氧核苷酸;在培养基乙中加入_____
(2)第三步:培养。在甲、乙培养基中分别接种等量的突变细胞系,放到_____培养一段时间,让细胞增殖。
(3)第四步:观察。分别取出培养基甲、乙中的细胞,用放射性探测显微仪探测观察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中放射性较弱;证明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4)将某动物(2n=4)的一个体细胞中的核DNA 全部用15N标记,放在含14N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当培养到第二个细胞分裂周期的后期时,含15N的染色体_____条;第二个细胞分裂周期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中含15N标记的染色体_____条。
2023-12-2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已知剑白香猪染色体数为2n=38。图1为剑白香猪体内某一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图2为剑白香猪体内的细胞分裂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3为该动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物质数量变化曲线图的一部分。

      

(1)据图1分析,细胞①→②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生理过程主要为___;细胞③存在___条Y染色体。
(2)图2中,与乙细胞同时形成的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形态与图乙___(填“相同”或“不同”)。
(3)若图3表示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数量变化,则BC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若图3表示剑白香猪正常细胞内染色体组数量变化,某细胞在AB段可能会出现___(填序号:①联会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76条染色体)的现象。
(4)一只雄性剑白香猪AaXEY与一只雌性剑白香猪aaXeXe的后代中,有一只基因型为AaXEXeY的变异个体。经分析发现是某一亲本产生的配子发生异常所致,若不考虑基因突变,该变异个体产生的原因是___(填“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___(填“I”或“II”)异常造成的。
(5)若将2个两条链均被15N标记的外源基因插入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中的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然后让该精原细胞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其产生的含有15N标记的精细胞所占比例为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