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5 道试题
1 .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能与人体口、咽和肠道等上皮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整个病毒通过包膜的形式进入人体细胞。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的复制途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当病毒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后,开始合成RNA复制酶,该过程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_________(填细胞器)。d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b过程的_________(填“完全相同”或“不完全相同”)。
(2)人体细胞中的RNA一般以单链的形式存在,当形成双链时,容易被细胞内的酶降解。科研人员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主要在囊泡内进行,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3)实验室常将人体癌细胞用作实验材料,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用脊髓灰质炎病毒侵染某癌细胞系来探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还是蛋白质,其原因是_________
2 . RNA干扰(RNAi)主要是对mRNA进行干扰,起作用的有miRNA和siRNA。miRNA是由基因组内源DNA编码产生,其可与目标mRNA配对,影响核糖体的移动,作用过程如图1;siRNA主要来源于外来生物,例如寄生在宿主体内的病毒会产生异源双链RNA(dsRNA),dsRNA经过酶2的加工后成为siRNA,可引起基因沉默,作用过程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有科学家将能引起RNA干扰的dsRNA的两条单链分别注入细胞,结果却没有引起RNA干扰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过程③中miRNA可与目标mRNA配对,进而会导致________终止。过程④复合体2能使目标mRNA水解,而不能水解其他mRNA,原因是________
(3)若miRNA基因中,腺嘌呤有m个,占该基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n,则该miRNA基因中胞嘧啶为________个,该基因完成第4代复制所需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________个。miRNA基因和mi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在于:________.
7日内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模拟训练理综卷(3)-高中生物
3 .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有关信息如图。图2中的甘、天、色、丙表示甘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和丙氨酸;图3为中心法则图解,a~e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为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
(2)图2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过程。能特异性识别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图2中,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子的____。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向____(填“左”或“右”)。
(3)(本小题请用图3中字母回答)图1所示过程为图3中的____过程。在图3的各生理过程中,T2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的是____;在正常动植物细胞内不存在图3中的____过程。
(4)已知胰岛素由两条多肽链共51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应含碱基____个。
4 .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PEDV是一种正链单股RNA病毒,PEDV基因组共编码蛋白21种,这些蛋白共同协调着病毒的复制与增殖。其中Nsp10蛋白对基因组RNA合成以及病毒多聚蛋白的加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PEDV Nsp10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探究PEDV Nsp10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及特性奠定一定的基础。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对于PEDV而言,基因指的是______。PEDV在细胞中的增殖过程如图1所示。PEDV感染细胞后,其基因组既可作为______翻译出病毒特异的蛋白质,又能够作为模板经过______次复制得到子代病毒的基因组。   
(2)Nsp10基因不能直接进行PCR扩增,需要经______过程得到相应的产物再进行PCR扩增。为了便于扩增后的DNA片段与表达载体连接,需在引物的______(填“3'端”或“5'端”)加上限制性酶切位点,且常在两条引物上设计加入不同的限制性酶切位点,主要目的是______
(3)扩增Nsp10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分别为:
引物Ⅰ序列:5'-GCCATGGAGGCCCGAATTCGGATGGCTGGT-3',
引物Ⅱ序列:5'-CGCGGCCGCGGTACCTCGAGATTGCATAAT-3'
下表为几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2质粒上的,Ampr代表青霉素抗性基因,其作用是______,orl为复制原点,其余为限制酶切割位点,由此推断切割质粒选择的限制酶是______

限制酶名称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BamHⅠ

5'-G↓GATCC-3'

EcoRⅠ

5'-G↓AATTC-3'

XhoⅠ

5'-C↓TCGAG-3'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7岁的哈桑患有一种罕见皮肤疾病,他的皮肤非常脆弱,轻微摩擦就会导致皮肤破损,继而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医生检测发现哈桑的LAMB3基因有2个碱基对错误,导致无法表达正常的层黏连蛋白。研究团队对哈桑进行了基因治疗,取下哈桑的一小块皮肤,在体外大量培养。然后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正常的LAMB3基因插入细胞的基因组内,筛选出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后,继续培养这些细胞,形成若干块单层“人造皮肤”,对哈桑进行皮肤移植,最后哈桑终于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1)哈桑经常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原因是_____
(2)图中①表示_____过程。过程②将gag、pol、env等分离后需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将其导入小鼠胚胎细胞。过程②④中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过程⑤常用的导入方法是_____
(3)天然的逆转录病毒RNA上有3组序列,A序列含有调节基因和启动子,调控病毒RNA的转移及表达;B序列编码逆转录酶、外壳蛋白等病毒蛋白质;C序列是包装信号序列,能被病毒蛋白识别,引发病毒的组装。操作②中保留的LTR属于_____序列。过程⑤中导入病毒的gag、pol、env序列的目的是_____。这种逆转录病毒载体作为一种基因表达载体,其优点是_____
2024-05-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押第25题 生物技术与工程模块-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6 . 某脆性X综合征(一种智力低下综合征)家系,如图1所示。X染色体上F基因的某区域存在(CGG)n三核苷酸片段重复,正常基因(F)、前突变基因(F+)和全突变基因(f)的相关差异。如图2所示,研究发现,卵细胞形成过程中,F基因的(CGG)n重复次数会显著增加,而精子形成过程中则不会增加。

(1)据图判断,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____(显性/隐性)遗传病。
(2)下列关于该病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
A.只要表达F蛋白的个体,表现即为正常
B.含f基因的男性一定患病
C.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D.含一个f基因的女性可能患病

(3)图中I-1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
(4)下列图示中表示I-1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图(图中所示为性染色体)是____
A.B.C.D.

(5)已知I-2的基因型是XFXF+,Ⅱ-2为男孩,则Ⅱ-2是否患病?____。请判断并写出分析过程____
脆性X综合征(FXS)患者在X染色体长臂末端有一脆性部位(细丝部位),是由于X染色体上编码F蛋白的基因中序列CGG重复过度扩增导致。
(6)正常编码F蛋白基因中序列CGG有5~54次重复,而患者中有230~2300次甚至更多次的重复。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
A.基因重组B.碱基插入C.碱基替换D.染色体片段重复

CGG的重复次数有随代际增加的倾向。科研人员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如图所示。

(7)据图所示,在_______________过程中,以含有CGG重复序列的DNA单链为模板,按_______________方向合成子链时,子链会发生局部滑落并折叠,子链继续延伸,导致子链中CGG重复序列增加。
cDNA是在体外由RNA经过逆转录获得。通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可将不同大小的DNA片段分离开来。下图为某FXS患者家族中不同个体编码F蛋白基因的cDNA片段凝胶电泳的检测结果。

(8)在cDNA获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A.DNA→RNAB.RNA→蛋白质C.RNA→DNAD.RNA→RNA

(9)据图所示,推测男性和女性患FXS的可能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编码F蛋白基因过多    ②编码F蛋白基因不表达    ③异常编码F蛋白基因表达
(10)下列有关FXS的遗传图谱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
A.B.C.D.

(11)研究发现,CG二核苷酸处容易发生胞嘧啶甲基化,这种现象属于表观遗传中的_______________。据此推测,男性患FXS的分子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生物(上海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7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下面题。病毒的“逃逸”,植物病毒主要侵染植物细胞,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机制通常是为了适应植物细胞内的生活环境而特化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植物病毒完全不能侵染动物细胞。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植物病毒或其组分可在动物细胞中表达或进行某些功能。
自然界中近70%的植物病毒需要依靠介体昆虫传播,这些介体昆虫对植物病毒的持久性传播是导致植物病害的关键。介体昆虫可以通过自噬途径降解病毒颗粒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过程如图1。病毒也可以劫持或破坏自噬途径,在介体昆虫体内持续增殖。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DV)进入白背飞虱(介体昆虫)的肠道上皮细胞,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其唾液腺,白背飞虱进食植物时将病毒传播。中国农业科学院某研究团队发现SDV侵染介体昆虫后“逃逸”的新机制,如图2。

SDV侵染白背飞虱后,促进Atgs基因的表达激活了自噬,其中Atg8Ⅱ蛋白与早期自噬体膜结合,参与早期自噬体的延伸和闭合。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自噬体膜上有很多正在组装和成熟的病毒颗粒,且病毒外壳蛋白P10可以与溶酶体膜上的LAMP1互作,操纵白背飞虱自噬,使SDV逃过防御,促进其持久传播。
这解释了为什么病毒可以在特定的介体昆虫中存活并高效持久传播,同时为阻断病毒的持久传播提供了新策略。
(1)自噬体具有双层膜结构,白背飞虱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还有______。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的结构特点。
(2)写出SDV在白背飞虱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SDV与ITGB3结合后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细胞
B.自噬体膜为病毒蛋白P10的大量聚集提供了场所
C.Atg8Ⅱ基因表达有助于SDV病毒量的下降
D.介体昆虫细胞自噬有利于SDV的增殖和传播

(4)综合文中信息,概括病毒在特定的介体昆虫中存活并高效持久传播的适应性对策____
2024-05-22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8 . 疱疹病毒有多种类型,其中EBV(DNA病毒)具有在体内外专一性地侵染人类及某些灵长类B细胞的生物学特性。3~5岁幼儿90%以上曾感染EBV,多为无症状感染,但当出现某种诱因(如发热、创伤等)时,病毒可被激活,出现发热、腹泻、皮诊等症状。
(1)腹泻和皮诊是一种炎症反应,是T细胞接受EBV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的_____细胞分泌的炎症介质,经_____运输作用于有关组织、器官引起。
(2)被EBV感染后,人体免疫能力会有所下降,原因是_____
(3)更昔洛韦是广谱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的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的活性。临床试验表明,使用更昔洛韦辅助治疗小儿EBV感染效果显著。据以上信息推测,更昔洛韦治疗EBV感染的机理可能是_____
2024-05-2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9 .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V)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RABV 进入机体后会通过神经纤维运动到中枢神经系统后大量增殖,图1表示狂犬病毒侵入神经细胞的过程(乙酰胆碱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图2为RABV在神经元中的增殖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狂犬病毒侵入体液后,一部分能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这属于免疫系统的第____道防线。神经细胞被狂犬病毒侵染后,____细胞会与其密切接触,引起被侵染的神经细胞____(凋亡/坏死)。
(2)由图1可知,位于突触间隙的RABV可以与____上的细胞黏附因子结合,以____的形式运输进入神经细胞,与神经冲动____(填“顺向”或“反向”)运行。
(3)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两侧发生电位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此时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化形式为____
(4)由图2可知,+RNA的作用是____(写出两点)。请从下图3所示的完整中心法则中选择出 RABV 在宿主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所涉及的过程,包括____(填写序号)。若狂犬病毒RNA中含有碱基 G+C 3000 个,则经过复制形成一个狂犬病毒 RNA 需要消耗 G+C____个。

   

10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人类基因组古病毒“复活”驱动衰老
细胞衰老是机体衰老及各种衰老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人类基因组潜藏着诸多“老化”信号,这些“老化”信号常受到表观遗传的严密监控而处于沉默状态,但在年龄增加的过程中,这些“老化”信号逐渐逃离监控,进而激活细胞内的一系列衰老程序。
数百万年前,远古逆转录病毒入侵整合到人类的基因组并潜伏下来,这些病毒被称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ERV在细胞衰老过程中能被再度唤醒,其机制如下图所示。衰老细胞中表观修饰改变后导致基因组中ERV DNA被激活,通过一系列过程产生新的病毒颗粒。在衰老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ERV RNA还能形成ERV DNA,使细胞误以为有外界病毒入侵,从而激活cGAS-STING天然免疫通路,使细胞产生并分泌SASP,SASP则会进一步加速细胞衰老。另一方面,衰老细胞释放的ERV病毒颗粒可通过旁分泌或体液运输的方式在器官、组织、细胞间传递,最终使得年轻细胞因受“感染”而老化。

该研究为衰老及老年疾病的评估和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可开发有效延缓组织乃至系统衰老的干预技术,为衰老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1)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请从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两个角度,各写出一点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_____
(2)请依据中心法则用文字和箭头画出衰老细胞基因组中ERV DNA被激活后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图_____
(3)在观察到衰老细胞中存在病毒颗粒后,研究者通过PCR技术和_____技术检测了衰老细胞培养液和年轻细胞培养液中ERV RNA及ERV表面特异性蛋白的含量,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和周围环境中是否存在ERV病毒颗粒。研究者进行以上三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
(4)请选择相应处理和实验结果完善以下实验,为验证“衰老细胞释放的ERV病毒颗粒能够使年轻细胞老化”这一观点提供支持证据。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
_____ + ②_____ 共同孵育一段时间后,加入培养年轻细胞的培养液中_____ + ④_____ 共同孵育一段时间后,加入培养年轻细胞的培养液中_____
a.年轻细胞的细胞匀浆                                        b.衰老细胞的细胞匀浆
c.培养了年轻细胞一段时间的培养液                    d.培养了衰老细胞一段时间的培养液
e.抗ERV抗体                                               f.无关抗体
g.吸附在实验组细胞上的ERV比对照组多       h.吸附在实验组细胞上的ERV比对照组少
i.实验组细胞的衰老相关指标高于对照组          j.实验组细胞的衰老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
(5)请根据图示信息提出一种干预策略用于抑制ERV“复活”引起的衰老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