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押第25题 生物技术与工程模块-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黑龙江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5-22 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生物技术与工程、分子与细胞、实验与探究、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遗传与进化

一、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天然β淀粉酶大多耐热性差,不利于工业化应用。我国学者借助PCR改造β-淀粉酶基因,并将改造的基因与pLN23质粒重组后导入大肠杆菌,最终获得耐高温的β-淀粉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属于_____工程。
(2)PCR中使用的聚合酶属于_____(填写编号)。
①以DNA为模板的RNA聚合酶        ②以RNA为模板的RNA聚合酶
③以DNA为模板的DNA聚合酶        ④以RNA为模板的DNA聚合酶
(3)某天然β-淀粉酶由484个氨基酸构成,研究发现,将该酶第476位天冬氨酸替换为天冬酰胺,耐热性明显提升。在图1所示的β-淀粉酶基因改造方案中,含已替换碱基的引物是_____(填写编号)。

   

(4)为了使上述改造后的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由图2所示的pLN23质粒构建得到基因表达载体。除图示信息外,基因表达载体中还应该有目的基因(即改造后的基因)和_____

   

(5)目的基因(不含EcoRI酶切位点)全长为1.5kb,将其插入BamH I位点。用EcoR I酶切来自于不同大肠杆菌菌落的质粒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DNA片段长度,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正确连接的基因表达载体被EcoR Ⅰ酶切后长度为_____kb。
(6)采用PCR还能在分子水平上确定目的基因是否转录,根据中心法则,可通过_____反应获得PCR的模板。
非选择题-解答题组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 某抗膜蛋白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表达N蛋白胞外段,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增加其对N蛋白胞外段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Ⅰ.N蛋白胞外段抗原制备,流程如图1

(1)构建重组慢病毒质粒时,选用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目的是___________。用脂质体将重组慢病毒质粒与辅助质粒导入病毒包装细胞,质粒被包在脂质体___________(填“双分子层中”或“两层磷脂分子之间”)。
(2)质粒在包装细胞内组装出由___________组成的慢病毒,用慢病毒感染海拉细胞进而表达并分离、纯化N蛋白胞外段。
Ⅱ.N蛋白胞外段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如图2

(3)用N蛋白胞外段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后,取小鼠脾组织用___________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液,置于含有混合气体的___________中培养,离心收集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
(4)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融合后的细胞进行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将其接种到96孔板,进行___________培养。用___________技术检测每孔中的抗体,筛选既能产生N蛋白胞外段抗体,又能大量增殖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经体外扩大培养,收集___________,提取单克隆抗体。
(5)利用N蛋白胞外段抗体与药物结合,形成___________,实现特异性治疗。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3. PHB2蛋白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为初步探究某动物PHB2蛋白抑制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原因,研究者从基因数据库中获取了该蛋白的基因编码序列(简称phb2基因),大小为0.9kb(1kb=1000碱基对),利用大肠杆菌表达该蛋白。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取phb2基因,提取该动物肝脏组织的总RNA,再经__________过程得到cDNA,将其作为PCR反应的模板,并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来扩增目的基因。
(2)图1为所用载体图谱示意图,图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见下表。为使phb2基因(该基因序列不含图1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与载体正确连接,在扩增的phb2基因两端分别引入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经过这两种酶酶切的phb2基因和载体进行连接时,可选用__________(填“E.coliDNA连接酶”或“T4DNA连接酶”)。

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名称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名称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HindⅢ

A↓AGCTT

TTCGA↑A

EcoRI

G↓AATTC

CTTAA↑G

PvitⅡ

CAG↓CTG

GTC↑GAC

PstI

CTGC↓AG

GA↑CGTC

KpnI

G↓GTACC

CCATG↑G

BamHI

G↓GATCC

CCTAG↑G

注:箭头表示切割位点
(3)转化前需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其处于__________的生理状态,以提高转化效率。
(4)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随机挑取菌落(分别编号为1、2、3、4)培养并提取质粒,用(2)中选用的两种限制酶进行酶切,酶切产物经电分离,结果如图2,________号菌落的质粒很可能是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注:M为指示分子大小的标准参照物;小于0.2kb的DNA分子条带未出现在图中
(5)将纯化得到的PHB2蛋白以一定浓度添加到人宫颈癌细胞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后,检测处于细胞周期(示意图见图3)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统计结果如图4。分析该蛋白抑制人宫颈癌细胞增殖可能的原因是将细胞阻滞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填“G1”或“S”或“G2/M”)期。
2021-09-18更新 | 7119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辽宁生物高考真题
4. 植物在高于胞内Na⁺浓度的环境下,SOS3和SOS2激活位于质膜上的转运蛋白SOS1,SOS1通过SOS信号通路与胞质内Na⁺结合并将其排出细胞外,维持其正常生命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利用SOS信号通路将Na⁺排出细胞外,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通过基因工程在水稻中过量表达SOS1蛋白,以期增强水稻抗盐能力。
①为获得编码SOS1蛋白的基因,可提取野生型水稻总RNA,通过___________获得模板DNA,再经PCR获得SOS1基因片段。
②测序表明,SOSI基因编码序列含有3444个核苷酸,其中A+T含量占53%,模板链中C含量为26%,那么SOSl基因双链序列中G+C的含量为___________%。
③构建表达载体时,在下图所示载体含有的限制酶识别位点插入SOSI基因。序列分析发现SOSI基因内部有XbaI的识别序列,为使载体中SOSI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正确表达,应在SOSl基因两端分别添加___________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将SOSI基因插入载体前,应选用___________两种限制酶对载体酶切。

(3)重组质粒转化水稻后,选取可发绿色荧光的植株,鉴定其抗盐能力是否增强,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
(4)若发现水稻中过量表达SOSI基因并不能明显提高其抗盐能力,从信号通路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5. 工业上所说的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通过分解与合成代谢将某些原料物质转化为特定产品的过程。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加入大豆、小麦和麦麸可以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大豆中的___________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小麦中的淀粉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
(2)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过程所需的酶类,这些酶中的___________能分别将发酵池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易于吸收、风味独特的成分,如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__________。米曲霉发酵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并搅拌,由此可以判断米曲霉属于___________(填“自养厌氧”“异养厌氧”或“异养好氧”)微生物。
(3)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的乳酸菌属于___________(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添加的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产物是___________。在该阶段抑制杂菌污染和繁殖是保证酱油质量的重要因素,据图分析该阶段中可以抑制杂菌生长的物质是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021-06-08更新 | 17125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生物真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真题
6. 黄酒源于中国,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发酵酒。发酵酒的酿造过程中除了产生乙醇外,也产生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氨基甲酸乙酯(EC)。EC主要由尿素与乙醇反应形成,各国对酒中的EC含量有严格的限量标准。回答下列问题:
(1)某黄酒酿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图中加入的菌种a是_______,工艺b是_______(填“消毒”或“灭菌”),采用工艺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根据颜色变化,可以初步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尿素分解菌产生的脲酶可用于降解黄酒中的尿素,脲酶固定化后稳定性和利用效率提高,固定化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即可)。
(3)研究人员利用脲酶基因构建基因工程菌L,在不同条件下分批发酵生产脲酶,结果如图所示。推测________是决定工程菌L高脲酶活力的关键因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某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黄酒产品,发现EC含量超标。简要写出利用微生物降低该黄酒中EC含量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真题
7. 番茄灰霉病菌严重影响番茄生产,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产生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蛋白质。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能否用于番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者设计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枯草芽孢杆菌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时,取适量________菌液涂布于固体培养基上,将无菌滤纸片(直径5mm)在________菌液中浸泡后覆盖于固体培养基中心,数秒后取出滤纸片,培养皿倒置培养后测量________大小以判定抑菌效果。
(2)枯草芽孢杆菌为好氧微生物,液体培养时应采用________(填“静置”或“摇床震荡”)培养。培养过程中抽样检测活菌数量时,应采用________(填“稀释涂布平板法”或“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其原因是________
(3)电泳分离蛋白质混合样品的原理是________。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蛋白分子量时,SDS的作用是________
(4)枯草芽孢杆菌长期保藏时,常以其________作为保藏对象。
2022-09-08更新 | 531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河北生物高考真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8. 番茄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引起的,具有较强的侵染力和破坏力。番茄青枯病可通过以根际促生菌作为拮抗微生物抵御青枯雷尔氏菌进行生物防治。因此,发掘新的高效能拮抗青枯病病原菌的促生微生物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样本采集及拮抗细菌菌株分离纯化时,应采集某地番茄青枯病发病果园中 _________(填“健康”或“患病”)植株根际土壤,在番茄青枯病发病果园中取样的原因是 _________ 。先称取1 g土壤添加到盛有 _________ 的三角瓶中均匀振荡后,置于恒温水浴15min。经分离培养后,挑取单菌落进行划线纯化。
(2)进行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时,为比较不同根系微生物纯化菌液对青枯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效果,科研人员配制了含有青枯病病原菌的平板,在含青枯病病原菌平板上滴加 _________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抑菌圈的大小,拮抗作用越强则 _________
(3)通过对拮抗细菌产酶活性进行测定,筛选出4株菌株,随后进行青枯病预防实验。现有番茄幼苗、4种菌液、青枯菌菌液、无菌水等。请设计实验比较菌株的预防效果______(写出实验思路)。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9. 海洋塑料垃圾每年造成数十万海洋动物死亡,其中聚乙烯(PE)塑料因缺乏有效降解的微生物和酶类而难以降解,危害巨大。2021年,中科院海洋所首次发现能有效降解PE 塑料的海洋微生物菌群。
(1)要获得能有效降解PE塑料的海洋微生物菌群,应选择_____的环境中去筛选。
(2)研究人员利用_____法纯化降解PE塑料的微生物菌群,使其生长出单个菌落。然后根据菌落的_____(至少写出两种)等来进行初步区分,从中获得了3株能稳定降解PE塑料的菌种P1、P2和P3。
(3)研究人员将红色PE塑料粉碎成粉末,均匀混合在无碳固体培养基中,之后再接种经过稀释的三种菌液,一段时间后可测得透明圈大小(D)与菌圈大小(d)(如图所示)。如使用单一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应选用_____菌种,理由是_____

(4)与传统填埋、焚烧相比,该微生物菌群对PE塑料的降解具有_____的优点。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某植物有A、B两品种。科研人员在设计品种A组织培养实验时,参照品种B的最佳激素配比(见下表)进行预实验。
品种B组织培养阶段细胞分裂素浓度(μmol/L)生长素浓度(μmol/L)
Ⅰ诱导形成愈伤组织m1n1
Ⅱ诱导形成幼芽m2n2
Ⅲ诱导生根m3n3

据表回答:
(1)Ⅰ阶段时通常选择茎尖、幼叶等作为外植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在Ⅰ、Ⅱ、Ⅲ阶段中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___阶段。
(3)为确定品种A的Ⅰ阶段的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参照品种B的激素配比(m1>2.0),以0.5 μmol/L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水平的实验,细胞分裂素最高浓度应设为________μmol/L。
(4)Ⅲ阶段时,科研人员分别选用浓度低于或高于n3 μmol/L的生长素处理品种A幼芽都能达到最佳生根效果,原因是处理幼芽时,选用低浓度生长素时的处理方法为________,选用高浓度生长素时的处理方法为________
(5)在________阶段用秋水仙素对材料进行处理,最易获得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多倍体。
2020-07-11更新 | 6819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0年天津高考生物试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1. 以我国科学家为主的科研团队将OSNL(即4个基因Oct4/Sox2/Nanog/Lin28A的缩写)导入黑羽鸡胚成纤维细胞(CEFs),诱导其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再诱导iPS分化为诱导原始生殖细胞(iPGCs),然后将iPGCs注射到孵化2.5天的白羽鸡胚血管中,最终获得具有黑羽鸡遗传特性的后代,实验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CEFs是从孵化9天的黑羽鸡胚中分离获得的,为了获得单细胞悬液,鸡胚组织剪碎后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动物细胞培养通常需要在合成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以满足细胞对某些细胞因子的需求。
(2)体外获取OSNL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答出1种即可)。若要在CEFs中表达外源基因的蛋白,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载体中除含有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外,还须有启动子和______________等。启动子是_______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PS细胞和iPGCs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诱导iPS细胞的技术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5)该实验流程中用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M 基因编码的M蛋白在动物A的肝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现设计实验,将外源DNA片段F插入M 基因的特定位置,再通过核移植、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获得M 基因失活的转基因克隆动物A,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构建含有片段F的重组质粒过程中,切割质粒DNA的工具酶是_________,这类酶能将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_________断开。
(2)在无菌、无毒等适宜环境中进行动物A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时,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_________
(3)与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相比,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成功率更低,原因是_________。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得的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功能上具有_________
(4)鉴定转基因动物:以免疫小鼠的_________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筛选融合杂种细胞,制备M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简要写出利用此抗体确定克隆动物A中M 基因是否失活的实验思路_________
2021-06-11更新 | 856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湖南高考生物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