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0 道试题
1 . 养蚕业中,雄蚕比雌蚕的吐丝量高且蚕丝质量好,但大规模鉴别雌雄是非常困难的。研究发现,家蚕染色体(2N=56)上的基因B能使蚕卵呈黑色,不含基因B的蚕卵呈白色。科研人员用X射线处理雌蚕甲,最终获得突变体丁,流程如图所示,由此可实现多养雄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射线处理,既可引起基因突变,也可引起染色体数目变异
B.突变体内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的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形成28个正常四分体
C.③过程中,丙与基因型为bbZZ的雄蚕杂交,子代中有1/2的个体基因型为bbZWB
D.让突变体丁与基因型为bbZZ的雄蚕杂交,可实现对子代的大规模性别鉴定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下列过程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是
A.经紫外线照射后,获得红色素产量更高的红酵母
B.运用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
C.黄瓜开花阶段用2,4-D诱导产生更多雌花,提高产量
D.香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增加患癌风险
2018-06-10更新 | 4710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衔接班)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4 . 某兴趣小组对CMT1腓骨肌萎缩症(基因C、c控制)和鱼鳞病(基因STS、sts控制)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得到如图1所示的遗传系谱图;图2是乙家庭中的部分成员的鱼鳞病基因电泳图。请分析并回答问

(1)据图1可知,CMT1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结合图1和图2可知,鱼鳞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若Ⅲ2为该家族发现的第一位鱼鳞病女性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细胞学鉴定发现其有45条染色体,推测该女性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鱼鳞病是患者体内缺乏类固醇硫酸酯酶(STS)所致。有些患者STS基因的PCR扩增条带与正常人相同,但也表现出鱼鳞病症状,推测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这种患者的STS由于空间结构异常,不能与底物结合,进而失去了催化功能。底物积累可使胆固醇合成受限,导致皮肤角质层扁平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异常,引起表皮屏障功能障碍,造成皮肤干燥,易损伤。
2023-02-02更新 | 761次组卷 | 4卷引用:衡水中学、石家庄二中、雅礼中学、长郡中学等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一)生物试题
5 . 热量限制是指在提供充分的营养成分、保证不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限制每日摄取的总热量,理论上,不但能延缓肿瘤生长,还能延缓衰老、延长实验动物的寿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限制可以减少癌细胞的能量来源,抑制原癌基因向抑癌基因进行转化
B.热量限制的前提是保证氨基酸、维生素等的摄入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C.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减小,热量限制可以使动物体内没有衰老的细胞
D.实验动物寿命的延长意味着每个细胞的存活时间延长,细胞的分裂能力增强
6 . 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2016-11-26更新 | 6416次组卷 | 8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衡水冀州中学高二上第4月考生物A卷
7 . 下列生物技术操作不会达成预期目标的是(       
A.将胰岛素基因表达质粒转入酵母菌,筛选获得产胰岛素工程菌
B.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乳腺细胞,培育产低乳糖牛乳的奶牛
C.将体外改造后能识别特定癌细胞的T细胞回输患者,进行癌症治疗
D.将花青素代谢相关基因导入植物体细胞,获得具有特定花色的植株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8 . 某种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突变使mRNA中部出现一个终止密码子,导致外壳蛋白无法合成,噬菌体不能增殖,但这种噬菌体能在大肠杆菌C品系中顺利增殖,释放子代噬菌体。下列假设最合理的是(       
A.大肠杆菌C品系中某种突变型RNA能识别并结合该终止密码子
B.大肠杆菌C品系中的某物质能定向诱发噬菌体DNA回复突变
C.大肠杆菌C品系中的核糖体能够跳过终止密码继续向前移动
D.大肠杆菌C品系中存在该突变mRNA的互补RNA,辅助其翻译
9 . 科研人员在玉米育种过程中发现了两种突变类型,这两种基因突变前后的碱基变化及对蛋白质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突变基因

I

碱基变化

C→TGG

CTT→TGG

蛋白质变化

多肽链长度比野生型玉米短

多肽链中的一个氨基酸与野生型玉米不同

A.两种突变类型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基因I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导致基因中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C.基因I和基因Ⅱ都由玉米的原基因突变而来,体现了基因突变的普遍性
D.玉米原基因突变为基因Ⅱ后,突变基因中嘌呤的比例没有发生改变
2023-04-12更新 | 67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10 . 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由正常血红蛋白基因(HbA)突变为异常血红蛋白基因(Hbs)引起,它们的某片段如图甲。现对一胎儿进行基因检测,主要原理:限制酶MstⅡ处理扩增后的DNA,加热使酶切片段解旋后用荧光标记的 CTGACTCCT 序列与其杂交,最后电泳分离。图乙为电泳后荧光出现的三种可能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取胎儿DNA 样品后,扩增DNA 需要添加特定的引物
B.若该胎儿检测结果为图乙一b,则其为镰状细胞贫血患者
C.荧光标记序列越长,图乙-c中两个 DNA 条带间的距离越大
D.用限制酶MstⅡ处理 DNA不充分,可能把正常人误判为携带者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