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生物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就会出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但是在自然界,有些动植物的某些个体是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单独发育而来,如蜜蜂中的雄蜂,这些个体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仍能正常生活,下列相关现象叙述错误是(       
A.增加或缺失染色体的情况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检测
B.减少一条染色体不能存活的个体可能缺失的染色体与正常的生命活动有关
C.雄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分离等现象
D.单倍体能够正常生活根本原因是其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信息
2023-06-02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六十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三1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细胞发生图示缠绕互换会形成双着丝粒染色体、无着丝粒染色体片段、正常非倒位染色体和正常倒位染色体。其中无着丝粒染色体片段在随后会丢失,而双着丝粒染色体会发生着丝粒之间的断裂,造成染色体结构的缺失,给配子造成严重的后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①至②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复制和联会
B.配子中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C.配子的基因中碱基对数目和顺序未发生改变
D.②中发生缠绕互换的是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
3 . 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近百年来,果蝇被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果蝇展翅和正常翅的基因(D/d)位于Ⅲ号常染色体上,控制红眼和棕眼的基因(E/e)位于X染色体上。某实验小组用一只雌性展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展翅棕眼果蝇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展翅红眼∶展翅棕眼∶正常翅红眼∶正常翅棕眼=2∶2∶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让展翅果蝇自由交配多代后,群体中D基因的频率会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果蝇的缺刻翅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导致雄性中不存在缺刻翅个体。则缺刻翅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缺刻翅果蝇与正常翅果蝇杂交,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
(3)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Ⅱ号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基因r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会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现有一只基因型为的果蝇,其细胞中X、Ⅱ号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若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需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则在不考虑其他变异的情况下,该果蝇产生的可育卵细胞基因型有______种。该果蝇与一只基因型为的果蝇杂交,雌雄个体间交配,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______

(4)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相关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残翅性状由Ⅲ号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基因(a)控制。现有纯合残翅红眼(雌雄均有)和纯合正常翅白眼(雌雄均有)果蝇,欲通过杂交方法,在中获得残翅白眼果蝇,请以遗传图解的方式,写出育种基本思路:______
4 .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只要a基因存在,B基因就不能表达,如图1。某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2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可知,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正常情况下,杂合的橙红花基因型有______种。
(2)图2中,丙的变异类型为______
(3)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植株乙与纯合橙红植株杂交。若细胞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则子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4)写出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植株丙与纯合橙红植株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__
2023-05-08更新 | 32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普通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庞大,研究相对困难。拟南芥基因组测序已完成,遗传背景相对清晰。用紫外线分别照射普通小麦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30s、1min、2min,再与拟南芥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可将小麦染色体小片段插入拟南芥基因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紫外线照射可随机破坏染色体结构
B.可利用灭活病毒促进两种原生质体融合
C.需设置单独培养的未融合原生质体作为对照组
D.借助拟南芥的遗传背景对小麦基因组进行研究
6 . 鼠妇的性别由两条染色体Z和W控制。雄性的两条性染色体为同型的(ZZ),雌性的两条性染色体为异型的(ZW)。沃尔巴克体(二种细菌)偏爱雌性鼠妇,使雌性的W染色体消失,其产生的下一代必然带有沃尔巴克体。当沃尔巴克体传到雄性身上,则会干扰产生激素的腺体的发育。结果,所有感染了沃尔巴克体的鼠妇幼体都会反转成雌性,哪怕它们的性染色体组成和基因是雄性的。已知沃尔巴克体将它的一段DNA插入了鼠妇的基因组中,这个“娘化因子”主导了鼠妇的性别。根据以上叙述,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沃尔巴克体与鼠妇是寄生关系
B.沃尔巴克体一定是将“娘化因子”插入了鼠妇的性染色体
C.沃尔巴克体基因的插入为鼠妇种群提供了变异,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
D.染色体中携带有“娘化因子”的鼠妇种群无需W染色体也可维持种群的繁衍
7 . 某雌雄异株植物()的红果和黄果由基因控制,叶片菱形和卵形由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实验人员选择红果菱形雄株(甲)、红果卵形雌株(乙)、黄果菱形雌株(丙)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不考虑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亲本

红果菱形雌株:红果卵形雌株:黄果菱形雌株:黄果卵形雌株=3:3:1:1

红果菱形雄株:黄果菱形雄株:红果菱形雌株:红果卵形雌株:黄果菱形雌株:黄果卵形雌株=2:2:1:1:1:1

(1)根据实验二结果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染色体上的是基因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全为雌株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植株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取实验一中卵形叶雌株并对其进行射线处理,进行培育后与杂合的菱形叶雄株杂交,分别统计单株的表型及比例,发现其中一个株系的中雌、雄株都表现为。已确定该结果的出现与同源染色体片段转移有关。
①发生的具体同源染色体片段转移是________,且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从配子的可育性方面作答)。
②若让该株系的菱形叶雌、雄株杂交,则其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写出性别)。
③为验证该染色体片段转移,实验人员选择该株系________(填“雄株”、“雌株”或“雄株和雌株”)与正常的雌、雄植株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它们的性染色体结构。与正常植株相比,若________________,则可初步证明该株系确实发生了染色体片段转移。
2023-04-24更新 | 126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8 . 微核是染色体或缺少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在分裂过程中行动滞后,不能进入主核而形成的游离于细胞核之外的小核。这些染色体断片在分裂过程中行动滞后,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微核。下列关于微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来观察微核
B.微核可被碱性染料染上深色,其化学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C.不可用大肠杆菌作为实验材料观察微核的变化
D.图乙和图丙都属于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2023-04-22更新 | 473次组卷 | 3卷引用:生物(广东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9 . 易位的类型有多种,如罗伯逊易位,又称着丝粒融合,这是发生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一种易位形式。当两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部位或着丝粒附近部位发生断裂后,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粒处接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由长臂构成的衍生染色体;两个短臂则构成一个小染色体,小染色体往往在第二次分裂时丢失。罗伯逊易位携带者形成配子时,三条染色体发生联会,配对的任意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罗伯逊易位携带者通常表现正常,但其子女患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的概率大大增加。下图是罗伯逊易位携带者与正常人婚配后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罗伯逊易位携带者细胞中有47条染色体,因为存在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B.如果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罗伯逊易位患者会产生6种类型的精子
C.图中显示乙是21三体综合征患者,丙和戊由于染色体缺失一般不会存活
D.观察罗伯逊易位携带者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2023-04-17更新 | 708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肇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实现基因重组的方式之一是染色体互换。科学家用性染色体构型如图所示的果蝇作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已知Y染色体不携带图示基因,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I后期也会发生基因重组
B.图示雌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均发生了结构变异
C.若亲本果蝇未发生染色体互换,则F1雄果蝇X染色体构型均异常
D.若F1中出现两种性状均为野生型的个体,则亲代果蝇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