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射与反射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3 道试题
1 . 下图1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A、B、C、D、E分别代表反射弧上不同的位点。由于某些原因该反射弧在处受损,但损伤的具体程度未知。回答下列各题:

(1)图1在神经中枢中突触上的信号传递为:__________。在B点给以适宜刺激,受刺激部位的膜外侧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刺激D点引起骨骼肌收缩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图2中的灵敏电流计测定兴奋在BC段的传导速率的方法是__________
(3)研究人员为了进一步探究受损部位的损伤程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为了检测损伤的部位,应将图2中的灵敏电流计的甲、乙两电极分别连接在A、B两点,并电刺激__________(填“C”“D”或“E”)点,观察灵敏电流计偏转的次数和骨骼肌的反应情况。
②如果灵敏电流计偏转了__________次,骨骼肌__________(填“收缩”或“不收缩”),表明只损伤了阴影中的传入神经。
③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只损伤了阴影中的传出神经。
④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阴影中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均受到损伤。
2 . 图甲表示通过化学突触进行兴奋传递的过程(图中的Ach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除了化学突触外,还存在如图乙所示的电突触。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前后膜之间有离子通道连接,依赖带电离子传递电信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当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的兴奋传导至轴突末梢的突触前膜时,首先____通道打开,导致突触前膜内该物质浓度升高,促使____与突触前膜融合。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突触后膜的膜外电位变为____
(2)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以与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等相接触(至少填两个),共同形成突触。图甲中化学突触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据图乙推测,兴奋在电突触传递时的方向是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
(3)γ-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递质,突触释放的 GABA 在体内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氨基丁酸的含量过少,若将 γ-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药物能够____,使 γ-氨基丁酸的降解速率____,从而____(填“抑制”或“促进”)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4)大量饮酒后,人体血浆渗透压下降,尿量增加。膀胱牵张感受器和膀胱肌、尿道括约肌均参与此反射,写出排尿的反射弧:膀胱牵张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传出神经→____
3 . 甲状腺是唯一能将其所产生的激素大量储存的内分泌腺,甲状腺激素(TH)的储备量可保证机体长达50 ~120天的代谢需求,下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I-]代表血碘水平。请据图回答:

(1)TPO是催化TH合成的关键酶,临床上治疗甲亢可通过抑制______,进而抑制TH合成,但因甲状腺激素______,需要用药较长时间才能奏效。实验发现摘除大鼠垂体48小时后,TPO活性消失,应用TSH后TPO活性即可恢复,据此推测______
(2)甲状腺可在没有神经、体液因素影响下,根据碘供应情况来调节自身甲状腺激素的合成,[I-]超过一定限度,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速度将______。应急刺激下可通过图中过程______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_____,该过程说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是______
(3)图中TSH的分泌受到激素______的调控,其他某些激素也会影响TSH 的分泌,调查发现女性甲亢的发病率几乎是男性的3~4倍,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某甲亢患者体内检测到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水平明显升高,推测该抗体对甲状腺功能具有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且甲状腺激素对该抗体的作用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4 . 人体进食后,胰液开始分泌。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下图为人的胰腺分泌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
(2)在上图中,食物刺激有关感受器,最终通过迷走神经(传出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乙酰胆碱是一种_________
(3)图中酸性食糜可刺激小肠黏膜内的S细胞分泌激素X,X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细胞,引起胰液分泌,X是_________,该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就被_________,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4)饭后30分钟,大量的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正常人体胰腺组织中的_________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除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外,人体血糖的来源还包括:肝糖原的分解和_________
5 . 参与人体睡眠调节的物质有多种,其中褪黑素和腺苷是两种重要的助眠因子。褪黑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其分泌的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腺苷是一种体液因子,其产生、转运及作用的过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接受光周期信号的刺激,产生兴奋,并以_____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向SCN传导,SCN随之产生的兴奋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分泌褪黑素。该效应器是_____
(2)褪黑素可经_____运输至SCN,与SCN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_____SCN的兴奋,此调节机制属于_____调节,其意义是_____
(3)根据褪黑素的生理功能推测,睡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可能导致夜间褪黑素分泌量_____,进而影响睡眠。
(4)据图2,突触前膜中的ATP通过____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腺苷。突触间隙中的腺苷发挥作用后的去向是_____,此去向大量发生时,能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脑的觉醒。
(5)咖啡因的结构与腺苷相似,但不具有腺苷的作用效应。喝咖啡能提神的机制可能是_____,从而抑制睡意的产生。
(6)上述光周期信号对人体睡眠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
6 . 图甲表示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A、B、C为突触,图乙为人体内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其结构基础是_____
(2)某一患者由于失足从高处坠落而受伤,受伤后,有排尿活动但不受控制,医生诊断为胸腰段脊柱脊髓受损,由此推测该患者_____(填“有”或“无”)膝跳反射,大脑皮层_____(填“有”或“无”)感觉。
(3)如果刺激图甲中1处,动作为踢小腿,该过程中突触后膜电位转变为“内正外负”的突触有_____(填字母)。该过程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4)图乙中突触小泡与[   ]_____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在[   ]_____上有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对神经递质的识别起重要作用。该受体又是一种通道蛋白,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_____。由图乙分析可知,作用结束后,神经递质的去路是_____。神经递质为小分子化合物,但仍以胞吐方式释放,其意义是_____
(5)现有以下几种与神经调节有关的物质及其作用机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a.河豚毒素:抑制Na+通道的打开;
b.烟碱: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打开突触后膜Na+通道;
c.某种有机磷农药:抑制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降解酶的活性;
d.肉毒素:阻止运动神经细胞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老年性疾病,致病原因主要是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可用上述物质_____进行治疗。
7 . 据报道,浙江等地发生多起因食用海丝螺引起的中毒事件,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海丝螺含有的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简写为TTX)。TTX是一种剧毒的非蛋白神经毒素,其具体作用机制是TTX能选择性地与肌肉、神经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钠离子通道受体结合,阻碍Na内流,从而阻止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使神经、肌肉丧失兴奋性。研究表明,河豚毒素对Na通道的影响可能是其镇痛的机制。请回答:

(1)正常情况下,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________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________流,细胞膜内外的电位是___________
(2)图甲表示在一定浓度的Na溶液中的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①图中三个神经元间信息的传递方向为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
②若在溶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河豚毒素,一段时间后,在a点给予刺激,b点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释放神经递质,c点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3)图乙中①~④表示河豚毒素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_________(填序号)。
2023-01-13更新 | 15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如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 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图乙是图甲中 __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的B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该物质的释放方式为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图中除b点外 ____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若图乙中的A细胞为传出神经元,则B细胞可表示为 __________细胞。A细胞释放的信号物质与B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 结合后,会引起B细胞__________
9 . 糖皮质激素(GC)是一种强效抗炎物质,对免疫系统有着抑制作用。正常生理条件下,血液中糖皮质激素水平很稳定,如图表示应激和炎症标志物可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调控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在应激反应中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释放、诱导细胞凋亡以及影响免疫细胞分化和迁移等途径,调控免疫系统的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的同时抑制了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增加患病风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应激状态下,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分泌神经递质并作用于下丘脑,此时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下丘脑属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图1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对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
(3)在HPA轴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免疫调节机制——“脑—脾神经轴”,如图2所示。

①图2中所示的免疫活动所属的免疫方式为_________(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
②据图2可推测,乙酰胆碱在该免疫调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③科研人员为了验证上述调节机制中的脾神经对抗体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用手术法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如下表),请根据题意完成以下表格(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

实验目的

简单操作过程

实验动物选择及处理

a.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0只,测定_____________

实验组处理

实验组手术切除脾神经。

对照组处理

b.对照组小鼠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条件控制

c.给两组小鼠注射_________,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

结果检测

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体内相应的抗体平均水平并进行比较。

预期实验结果

d.小鼠的相对抗体水平实验组_____________(填“>”、“<”或“=”)对照组。


10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四肢像被冻住一样,俗称“渐冻人”。图1表示“渐冻症”患者的某反射弧。图2是ALS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①②③④⑤为兴奋传导过程。请回答:

(1)图1中,若刺激的Ⅰ处, 患者的手指发生轻微收缩,该过程______(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在A处检测不到动作电位,则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此反射弧的运动(传出)神经元已受损。
(2)据图2判断谷氨酸是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型神经递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3)图2中③过程与膜的________有关;NMDA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
(4)ALS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中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渗透压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最终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
A.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     B.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C.促进突触后膜Na内流       D.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
(5)也有学者指出,其病因是某些因子激活人体的免疫反应去对抗运动神经元,造成运动神经元的死亡,从免疫角度分析该病属于___________病。
2023-01-04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