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射与反射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3 道试题
1 . 组成人体脊柱的椎骨之间由椎间盘相互连接,正常椎间盘富有弹性,其后壁是最薄弱的部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椎间盘受压后,外围的纤维环破裂,内部髓核(有强烈的化学刺激性,人体内不储存其相应的免疫细胞和抗体)溢出压迫腰部神经根而导致的腰部及下肢麻木、疼痛,并激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具体发病机理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注:AB为站立位负重线,AC为坐位1小时后的负重线
(1)《黄帝内经》有“久坐伤肉”之说,久坐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原因,研究人员进行X线照片动态观察志愿者的坐位1小时和站立位的腰椎长度和脊柱的中轴垂线(负重线),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可以推理,由于____________,久坐易使腰椎椎间盘受压后突出。
(2)髓核溢出可导致腰椎神经根机械性受压产生疼痛,严重时行走困难。神经根中包含有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和传出神经结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感到腰疼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机械性受压并非是导致神经根性疼痛、机能障碍的唯一原因,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IL-6、TNF-α和IL-1β等炎症因子在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增多,引发炎症反应,该反应属于机体的__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炎症反应过强会造成过多的自体细胞损伤,损伤细胞释放出的物质会给免疫系统提供更多的分子信号,导致炎症反应增强,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导致机体稳态失调。
(4)临床常使用糖皮质激素(GC)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GC是人体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它的分泌受____________激素的调控。GC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还可以诱导辅助性T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凋亡,这三种细胞中属于抗原呈递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大量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会干扰人体的_____________轴,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5)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良好,某研究团队利用针刺腰神经根受压模型大鼠的“夹脊穴”研究相关机理,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各组腰受损神经根组织IL-6、TNF-α及IL-1β浓度比较表

组别

IL-6(pg/mL)

TNF-α(pg/mL)

IL-1β(pg/mL)

假手术组

32.15

18.52

52.17

模型组

186.20

107.20

145.58

针灸组

90.74

63.07

98.47

实验结果表明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机理是_____________
2 . “渐冻症”又称运动神经元病(MND),因为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从而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痪,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故称渐冻人。下图甲是MND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某种结构,a、b、c表示突触的相关结构,①②③④⑤表示过程;光线进入人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下图乙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释放谷氨酸的结构是神经元的______末梢(填“轴突”或“树突”),释放的方式为______,谷氨酸在b处扩散__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兴奋在c处的信号转变是______
(2)据图甲判断,谷氨酸是___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判断理由是______
(3)据图甲分析,NMDA的作用可能有______
(4)图乙感受器受到光刺激前后,感受器所在细胞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椭圆虚线中共有______个突触。
(5)图乙中的高级中枢位于______。图中视觉的产生过程______(填“是”或“不是”)反射。
2024-01-2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1)(除灵长类之外的)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如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

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图中的____________(结构)。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在HPG轴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______,作用于____________(结构)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是一种促激素)。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________
(2)图甲表示的是与记忆有关的大脑皮层下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d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电脉冲刺激图甲中a所示的神经纤维,则在b、c处能测到动作电位的是__________。此时d处发生了阳离子内流,促进结构2分泌NO,NO作用到结构1内部,使其分泌更多Glu,促使更多阳离子内流,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___(填“神经”或“体液”)调节,该过程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2024-01-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素问》记载:“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下图为中医皮内针疗法的生理学解释模型之一。

(1)图中A称为____。皮内针刺入穴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感受器产生兴奋直至____产生痛觉的过程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机体的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
(2)皮内针的针刺留于相应穴位后,可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使其释放缓激肽、组织胺和细胞因子等物质。其中____能增强血管通透性,使血管内渗出物质能进一步____
(3)表皮中朗格汉斯细胞具有树枝状突起,能识别、摄取和____抗原,其功能相当于____细胞。
(4)图甲、乙分别为细针和粗针治疗时针刺部位附近神经末梢电位变化。细针治疗没有引起动作电位,因为刺激引起的膜内外电位差____。乙图曲线上升到b点过程中Na+通道打开,大量内流,K+通道____(填“全部关闭”或“全部开放”或“部分开放”)。

(5)以上过程涉及的调节方式有____,皮内针治疗能调节机体免疫力,促进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由此推测,“静以久留”达到的目的可能是____
2024-01-12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第24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以9金4银2铜刷新了单届冬奥会获金牌数和奖牌数两项纪录。下图为运动员室外比赛时寒冷刺激引起棕色脂肪组织细胞产热以及机体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能量消耗的相关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体温之所以能保持稳定,是因为机体可以通过___调节机制维持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运动员在寒冷的室外参加比赛时,此时散热量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恒温训练馆内的散热量。
(2)寒冷,引起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属于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去甲肾上腺素既是一种动物激素,也是一种___。肾上腺除了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外还能分泌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等皮质激素,其中糖皮质激素具有___(填“免疫抑制”或“免疫增强”)作用,可用于细胞因子风暴导致的新冠重症患者的治疗。
(3)体温调节过程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填“单”或“双”)向的。持续寒冷刺激时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消耗棕色脂肪供能,是因为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解耦联蛋白1(UCP1)能消除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跨膜质子(H+)浓度差,阻碍有氧呼吸___阶段ATP的正常产生,使得释放的能量中___所占比例明显增大,以维持机体体温恒定,据此推测寒冷环境下机体内UCP1的含量明显___
(4)持续寒冷刺激时,机体产生的热量一部分来源于骨骼肌不自主颤栗,一部分来源于棕色脂肪组织代谢产热。其中引起骨骼肌不自主颤栗的调节方式为___。第二次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机体产热比第一次注射机体产热量明显___
2023-12-30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考试生物试题
6 .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病,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为研究冬虫夏草在吸烟引起的慢阻肺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向支气管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烟草提取物(CSE),检测P16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慢阻肺患者肺泡内常充满粘液,阻碍了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抑制组织细胞的______(生理过程);同时粘液刺激肺部的感受器,将信号传导至______,引起咳嗽;慢阻肺患者晚上睡觉时憋气现象常比白天严重,从神经调节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2)慢阻肺导致肺部细胞的衰老,推测其可能的表现特征有______
①端粒酶的活性逐渐增强②细胞中染色体DNA损伤加剧③线粒体功能障碍,呼吸速率减慢④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萎缩
(3)根据图1研究结果可推测;为获得肺部组织的衰老细胞,应设置在______的培养条件下,将培养瓶置于______(装置名称)中进行培养。现将冬虫夏草提取液(CS)加入上述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中P16、BCL-2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如图2。

β-actin是一种细胞骨架蛋白,可用于比较其它基因表达水平的原因是______,据研究结果可知CS能______,进而调控______,达到延缓细胞衰老的目的。
(4)结合本实验的研究,应用细胞工程技术为慢阻肺病的药物治疗提出相应的建议______
7 . 人眼长时间暴露于蓝光中会造成光化学损伤,引发干眼症、白内障、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疾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位于视网膜最内层,长畦间蓝光暴露易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造成视网膜损伤,图1表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参与的视觉形成过程。细胞内miR-22-3p(一种微小RNA)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作用,miR-22-3p通过影响大鼠视网膜组织内PTEN/Akt/Nrf2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作用。已有研究表明,PTEN参与化学通路的传导,可以把信号传导给细胞,使细胞停止分裂并进入程序性死亡,Nrf2和活化Akt蛋白所产生的效应最终结果大多引起细胞增殖及避免凋亡。研究人员选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蓝光暴露组,检测两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内miR-22-3p、PTEN、Nrf2、Akt及p-Akt蛋闩的表达情况以研究miR-22-3p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1)感光细胞接收的光量与瞳孔的开放程度有关,自主神经系统中的____神经兴奋导致瞳孔扩张。感光细胞兴奋形成动作电位,此时膜内为_______电位。
(2)双极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传递兴奋的过程中,双极细胞释放_____,作用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上的_____,最终在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此过程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分析图3结果,蓝光暴露使p-Akt/Akt蛋白表达比值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人据图2和图3实验结果推测蓝光暴露,miR-22-3p可能的调控机制是_______
2023-12-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8 . 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皮肤时,海兔的鳃很快缩入外套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鳃反射。若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参与缩鳃反射的神经元有_____个,鳃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结构)。在缩鳃反射过程中,运动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属于_____(填“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
(2)若在图1中a处给予有效刺激,b、c、d处最先测到电位变化的是_____,原因是神经兴奋以_____形式传到c处,而传到b、d处需要发生电信号到_____再到电信号转换。若在d处给予有效刺激,d处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最终引起鳃收缩,该过程_____(填“属于”、“不属于”)反射。
(3)由图2可知,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轴突末梢处_____内流减少,导致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突触后膜所在的运动神经元兴奋性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在此过程中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是_____
2023-12-0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9 . 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的治疗疾病的手段,以外源性刺激作用于身体特定的部位(穴位)引发系列生理学调节效应,我国科研工作者发表在《自然》杂志首次通过小鼠模型,阐明了针灸治疗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I、低强度电针刺激小鼠后肢的“足三里(ST36)”穴位,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发挥抗炎作用;II、脂多糖(LPS)是一种细菌毒素,当其进入动物血液后,会刺激肠巨噬细胞释放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具体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均能与靶细胞_______(选填“细胞膜上”、“细胞质中”)受体结合,进而________(选填“促进”、“抑制”)炎症反应。
(2)研究发现,在电针刺激“足三里”位置时,会激活一组位于四肢节段的Prokr2感觉神经元,其延伸出去的突起部分可以将兴奋以________(信号)的形式传向大脑的特定区域,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__(选填“单向”、“双向”)的。
(3)迷走神经是从脑干发出的参与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其属于_______(选填序号:①中枢、②外周)神经系统。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起到抗炎作用,是通过Prokr2感觉神经元进行传导的,据图1写出该调节过程涉及的反射弧:________(使用箭头和图中文字表示)。
(4)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原因是_______,这也为针灸抗炎需要刺激特定穴位才有效提供了解释。
(5)研究人员对图中抗炎过程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及结果见表、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可使大鼠出现炎症,检测TNF-a浓度可评估炎症程度,据图分析,若丙组的A处理仅在肠巨噬细胞内起作用,推测A处理的可能的作用机制有________。
分组处理TNF-α浓度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腹腔注射LPS++++
腹腔注射LPS+A处理++
A.抑制TNF-α合成
B.抑制TNF-α释放
C.抑制N受体合成
D.增加N受体数量
10 . 细菌内毒素(LPS)可与免疫细胞表面 TLR4 结合,介导免疫细胞分泌炎症因子 TNF,引发小鼠全身性炎症反应。针灸或电针刺激足三里(ST36),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作用于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缓解炎症反应,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作用机理如下图 1 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针灸刺激 ST36,可引起 NA 和 A 分泌增加,该过程属于____反射,完成该反射的效应器是____
(2)NA 和 A 在免疫细胞表面有两种类型的受体。据图推测,NA、A 对α2-AR 的作用是____(填“促进”或“抑制”)。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
(3)为揭示针灸疗法缓解炎症反应的生理机制,研究人员分别给正常小鼠和模型小鼠(P 受体感觉神经元缺失)注射等量的LPS,之后用 0.5mA 电针刺激小鼠ST36 并检测TNF 含量,结果正常小鼠的TNF 含量下降而模型小鼠几乎没变化,这说明____
(4)下图 2 为细针和粗针治疗时针刺部位附近神经末梢电位变化。
   
①细针治疗没有引起动作电位,因为刺激引起的膜内外电位差____。曲线上升到 a 点过程中 K+通道____(填“全部关闭”或“全部开放”或“部分开放”)。
②《素问》有“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的记载。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静以久留”的目的可能是____
(5)科学研究发现,在甲壳类、鱼类以及哺乳类动物的某些部位还存在着通过电信号传递的电突触(如图 3)。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的特点是____
   
2023-12-05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学情调研考试(期中)生物(选修)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