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学习以下资料,回答(1)~(4)题
溶酶体损伤通过PITT途径修复
溶酶体是单层膜围绕、内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的细胞器,溶酶体膜上嵌有质子泵,能借助水解ATP将H+泵入,并具有多种载体蛋白和高度糖基化的膜蛋白。研究表明,溶酶体损伤参与了衰老和疾病的发生。因此,维持溶酶体的完整性及水解能力有助于延缓衰老并推迟疾病发生。然而,研究者对细胞监测和修复溶酶体损伤的途径仍不清楚。
最近,研究发现受损溶酶体膜表面特异性地富集PI4P脂质信号的相关蛋白,包括生产PI4P的激酶PI4K2,以及多个PI4P的效应蛋白 (ORP9/10/11) ,表明受损溶酶体表面可能激发了新的PI4P信号通路。
进一步研究发现,PI4P直接推动了ORP家族效应蛋白的招募,这些ORP蛋白一端结合溶酶体上面的 PI4P,另一端结合在内质网上,从而介导了内质网和受损溶酶体之间的膜互作。在内质网-溶酶体互作位点,ORP蛋白还介导内质网和溶酶体之间的脂质交换,进而把溶酶体上的PI4P转换成胆固醇和磷脂酰丝氨酸的脂质(PS)。胆固醇可以显著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以及强度。但在没有胆固醇的情况下,溶酶体上PS的富集也可以极大地促进溶酶体的修复。研究者认为,PS的转运本身不足以修复溶酶体漏洞,因为转运一个PS到溶酶体的同时,溶酶体上就会丢失一个PI4P分子。因此,PS的富集并不能增加溶酶体上的脂质数量。因此推测PS可能激活了另外的大规模脂质转运蛋白来填补溶酶体漏洞。
深入研究发现,脂质转运蛋白ATG2可以被溶酶体上的PS激活,在溶酶体修复中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者将这一全新溶酶体修复机制命名为PITT途径。PITT途径可以被多种疾病相关的溶酶体损伤所激活,表明它是一种通用的溶酶体质量控制机制。PITT途径的发现是理解和治疗与溶酶体功能障碍相关的衰老和疾病的重要一步。
(1)溶酶体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ORP蛋白介导了内质网和受损溶酶体之间的膜互作体现了生物体膜具有___________性。
(2)依据资料信息,举例说明溶酶体膜的功能_________
(3)研究发现,激酶PI4K2被激活后能特异性修复溶酶体,为验证这一结论,用野生型细胞株WT构建了PI4K2敲除细胞株P-KO,加入L药物诱导溶酶体膜损伤后,检测溶酶体损伤率结果如图。实验结果证实了结论,请P-KO的结果将补充在答题卡_________

   

(4)综合以上信息,以文字和箭头的方式,阐述PITT途径修复溶酶体的机制_________

   

2024-03-03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2 . 大脑突触生成状况是大脑早期发育的标志之一,光刺激能促进大脑多个区域的突触生成。科研人员对光影响大脑发育的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1)视网膜的感光细胞接受光的刺激产生________,沿_______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最终使下丘脑神经元分泌催产素(oxy),与相关神经元膜表面的________结合,发挥信号分子作用。
(2)研究发现,分布于大脑皮层的视网膜自感光神经节细胞(ipRGCs),可以通过感光蛋白(Opn)感知光刺激。为探究早期缺乏光感知对小鼠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

(3)进一步给予野生型和敲除Opn 基因幼鼠光照,检测大脑皮层和海马体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频率和神经元树突棘数量,结果如图。

注:mEPSC频率代表神经元突触连接强度。树突棘是树突分枝上的棘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形成突触的主要部位
实验结果表明:在发育早期,分布于大脑皮层的视网膜自感光神经节细胞ipRGCs通过感光蛋白Opn 感受光刺激,进而促进了神经元突触的生成,依据是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推测感光蛋白Opn感知光刺激后,通过下丘脑神经元分泌催产素促进神经元突触生成。为验证该推测,光照条件下,实验组为Opn敲除幼鼠注射催产素,对照组野生型小鼠注射生理盐水,检测mEPSC频率和神经元树突棘数量,请评价实验方案并完善___________
2024-03-03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3 . 脱落酸(ABA)参与了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的调控。为探究泛素连接酶COP1基因在ABA调控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
(1)泛素连接酶COP1是胞内酶,由细胞质内合成,通过核膜上的___________进入细胞核,与需要降解的蛋白质连接,进而被26S蛋白酶体降解。
(2)为研究COP1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观察并统计野生型拟南芥WT和COP1基因低表达突变体幼苗发育比率,结果如图1.由图可知:ABA___________幼苗发育,而 COP1___________ ABA对幼苗发育的影响。

(3)研究人员推测:黑暗条件下COP1通过上调ABI(ABA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参与调节幼苗发育。为验证推测,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取所需材料进行组合完成实验设计,检测幼苗发育率,并写出预期结果。
实验材料及条件:
①野生型拟南芥种子
②COP1低表达突变体拟南芥种子
③ABI 低表达突变体拟南芥种子
④COP1基因过表达载体
⑤ABI基因过表达载体
⑥含有ABA溶液的MS培养基
⑦MS培养基
组别实验条件预期结果
对照组1: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组2:②___________
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黑暗环境下COP1影响ABI蛋白含量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实验如下:
实验1:野生型拟南芥WT和COP1低表达突变体拟南芥种子在黑暗中培养4天,ABA处理,检测ABI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如图2
实验2:野生型拟南芥WT和COP1低表达突变体拟南芥种子在黑暗中培养4天,用ABA和CHX(翻译抑制剂)处理,检测拟南芥中ABI蛋白的含量,结果如图3

实验1结果说明 COP1能___________,实验2证明了COP1抑制ABI 蛋白的降解,理由是___________
2024-03-03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4 . 木质纤维素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木糖。研究者筛选出能利用木糖发酵的酿酒酵母菌株YB,YB能利用可再生木质纤维素生产乙醇,在木质纤维素酶解液的培养基中接种YB进行发酵,得到如下结果: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生产过程中YB优先利用葡萄糖,其次利用木糖
B.0-24h之间,木质纤维素被酶催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木糖
C.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统计YB菌株的数量
D.发酵初期,发酵罐中应该保留适量的氧气
2024-03-03更新 | 46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宿主细胞膜表面表达出由侵入病毒基因编码的特异性抗原,从而成为免疫应答的靶细胞。新冠病毒的S蛋白是吸附与入侵的关键蛋白质,S基因突变显著增强了病毒传播性。研究人员将新冠病毒原始毒株(WT)和S基因突变毒株(D614G)按图1实验步骤获取S基因,检测D614G突变株的S蛋白在细胞膜上的表达量,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侵入细胞后,S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自稳功能
B.步骤③需要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聚合酶构建表达载体
C.步骤④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细胞是否转入S蛋白基因
D.突变株减少S蛋白在细胞膜的表达量,逃避免疫应答,利于病毒传播
2024-03-03更新 | 31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6 . 天牛是植食性昆虫,危害侧柏。而管式肿腿蜂体积很小,会随着天牛留下的虫孔钻入树干,在天牛幼虫和蛹体内产卵,吸取营养从而杀死天牛,同时繁殖自身的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管式肿腿蜂和天牛之间是寄生关系B.天牛、侧柏和肿腿蜂组成生物群落
C.天牛、侧柏、肿腿蜂相互适应,协同进化D.放养肿腿蜂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2024-03-03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7 . 种间竞争会影响草本植物的生长。金钱草属于草本植物,生态学家把两种金钱草(Dg和Dn)的小植株分别种植在异种大植株10cm远的地方,种植在离任何其他植株至少3m远的地方作为对照,检测叶片长度的增长量,结果如图。不能得出的是(       

A.本实验研究种间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B.实验结果表明种间竞争抑制Dg和Dn生长
C.Dg比Dn的种间竞争力大,是优势竞争者D.随着土壤营养水平增加,金钱草种间竞争增强
8 . 为研究肠道菌群在有氧运动能力中的作用,用生理盐水溶解抗生素Abx后,灌入小鼠肠胃中,检测小鼠在跑步机上的运动表现,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对照组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入小鼠肠胃
B.小鼠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阶段需要氧气的参与
C.Abx清除肠道菌群应用了变量原则的“减法原理”
D.结果表明肠道菌群促进了小鼠的有氧运动能力
2024-03-03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