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为研究番茄体内油菜素内酯(BR)和脱落酸(ABA)应对低温胁迫的机制,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
(1)油菜素内酯和脱落酸是植物体产生的,对生命活动起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用适量的BR和ABA分别处理番茄植株,检测叶片电导率(与植物细胞膜受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1。

   

①图1结果表明______
②已知N酶是催化ABA合成的关键酶。研究表明BR可能通过促进N基因表达,进而促进ABA合成。图2中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是,经低温处理后______

   

(3)①研究发现,BR处理后的番茄植株中BIN蛋白和BZR蛋白含量均有一定改变。BZR是一种转录因子,去磷酸化状态能与相关基因的启动子结合。为研究BIN和BZR的关系,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表明BIN能______BZR磷酸化,从而______BZR的功能。

   

②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科学家猜测BIN依赖BZR促进ABA的合成,进而提高番茄的耐冷能力,请补充实验验证。
材料:①野生型植株②BZR缺陷突变体植株③BIN突变体植株
试剂:④BIN过表达载体⑤BZR过表达载体⑥空载体⑦蒸馏水⑧BR⑨ABA
指标:⑩BZR含量⑪ABA含量⑫叶片电导率

材料试剂1试剂2检测指标
对照组同下______BR______
实验组____________同上同上
(表格中选填数字序号)
(4)依据上述所有研究结果,完善BR与ABA应对低温胁迫的机制,请在(       )中选填“+”、“-”(+表示促进,-表示抑制)______

   

2024-04-23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2 . 肠道菌群分泌的胆盐水解酶(BSH)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高脂饮食后小肠BSH活性上升,提高血液中胆汁含量,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小鼠肠道内相关菌株(B菌)进行改造,以期获得分泌更多BSH的工程菌BS菌。
(1)高脂饮食是引起高血脂症的一个主要原因,但脂质也是人体必要的物质,请写出属于脂质的2种化学物质______
(2)工程菌的制备:
①X菌的筛选:16SrRNA基因是鉴定微生物的重要依据,其大小约为1500bp,高产BSH的X菌株的16SrRNA基因有限制酶ApaI的两个酶切位点,其他菌株中只有一个。通过PCR→____________→观察,结果如图1,可知______(填图1中序号)为所选目的菌种。

②表达载体的构建:
科研人员操作如图2,进行同源重组构建表达载体。

I.将NC质粒用相关的限制酶进行酶切。
Ⅱ.在X菌株BSH基因两侧分别添加一段与上述载体同源(碱基排列次序相同)的序列A、B。
Ⅲ.表达载体同源重组过程如图2所示。如果BSH基因N链B端同源臂的碱基序列为-A-A-A-G-,则NC质粒M’链的碱基序列为______,两者在5’-3’外切酶的作用下被降解,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在1、2处形成______键,完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③科研人员将表达载体用电击法导入B菌,获得BS菌株。
(3)关于图2所示同源重组构建表达载体的方法,其优点有________
A.免去传统方法双酶切的繁杂操作
B.同源重组,保证目的片段插入载体时方向正确
C.如果载体上目的基因插入位点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出现在目的基因内部,该技术可克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4)用BS菌株给小鼠灌胃,同时给小鼠饲喂高脂饮食,对照组1不做处理,8周后检测小鼠肠道内容物,进行体外BSH活性检测,如图3所示,结果说明_________
(5)有人认为BS菌株适合开发为人体降脂的功能性菌剂,请辩证地评价该观点_______

2024-04-22更新 | 3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3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强调均衡饮食的重要性,提倡科学饮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隔夜饭菜易产生有害物质,应少食用
B.保持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
C.与长期喝饮料相比,饮用白开水更利于保持水平衡
D.熏制品和腌制品口味更佳,营养更丰富
2024-04-2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4 . 茄子花色、果皮色等性状是育种选种的重要依据,研究人员对以上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展开研究。
(1)纯种紫花和白花茄子正反交,F1均为紫花,据此可以做出的判断是______,F1自交后,F2的紫花∶白花=3∶1,可推断茄子花色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2)茄子的果皮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控制。研究人员用纯种紫皮茄子与白皮茄子杂交得到F1,F1均为紫皮,F1自交,F2的紫皮∶绿皮∶白皮=12∶3∶1。基于此结果,同学们提出果皮色形成的两种模式,如图1所示。

能合理解释F2结果的是______(填“模式一”或“模式二”),从子二代性状分离比角度阐明理由_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光诱导植物花青素形成的部分信号通路,光激活受体CRY,引起下游转录因子H蛋白和M蛋白积累,进而促进花青素合成关键基因CHS和DFR的表达合成花青素。
①将H蛋白与用CHS基因的启动子部分片段制作的探针混合并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该实验表明H蛋白可与CHS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特异性结合,请说明理由______

注:5×10×15×表示未标记探针的倍数
②花青素在植物细胞内具有抗氧化活性、抗癌和延缓衰老等功效,强光促进花青素合成,含量过高时会通过相关转录因子抑制花青素基因表达,通过______机制维持花青素相对稳定。
2024-04-22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鼠被多次攻击后会出现“社交挫败应激”(SDS),SDS会引起小鼠脑部与情绪相关的神经元活性增强、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据此无法得出的推论是(       
A.相关的神经系统信号传递增强
B.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
C.糖皮质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发挥作用
D.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2024-04-2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6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植物对传粉者的回应
绝大多数开花植物依靠传粉者进行繁殖,有些植物通过花的颜色、气味、形状吸引昆虫,有些植物通过提供花蜜、花粉等食物吸引昆虫,高品质、高浓度的食物会延长传粉者的访问时间、提高传粉者的访问频率,从而增加授粉几率促进种群繁衍,月见草就是其中之一。
月见草的花朵艳丽且能分泌大量花蜜,其主要传粉者是鹰蛾(夜晚和清晨行动)和蜜蜂(黄昏和清晨行动)。花蜜对月见草而言是一项重要的能源投资,低浓度花蜜不易吸引传粉者,高浓度花蜜吸引传粉者的同时,将面临若长时间不出现传粉者花蜜被微生物降解、被盗蜜者(只获取花蜜不传粉)盗走等风险。因此,月见草需要平衡花蜜浓度和吸引传粉者。
为探究月见草是否能对传粉者做出回应,科学家用扬声器在月见草上方重复播放不同声音——对照组(不做声音处理)、高频组(158-160kHz,高于自然传粉者翅膀振动频率)、中频组(34-35kHz,介于低频和高频之间的振动频率)、低频组(0.5-1kHz,覆盖自然传粉者翅膀振动频率),检测花蜜产量,结果如图。

   

花朵产生同频振动(与蜜蜂翅膀振动频率相近)、花蜜增加会吸引更多传粉者,当有传粉者出现时,植物附近出现其他传粉者概率增加9倍。
很多植物都能像月见草一样感知到环境的声音,并做出具有生态意义和适应性价值的反应。
(1)月见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鹰蛾和蜜蜂通过______方式减小竞争。
(2)实验结果表明,仅在______条件下花朵才会产生同频振动。
(3)结合文中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植物和传粉者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
B.植物体内缺少接收声音的相关受体
C.植物通过物理、化学信息与传粉者传递信息
D.植物和传粉者生存策略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4)只有当正确的传粉者出现,月见草的花朵才会产生大量花蜜,请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阐述该机制的意义____
2024-04-22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7 . MCP是一种乙烯受体抑制剂,研究其对果实硬度的影响,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选择已经成熟的番茄果实进行实验
B.应进行预实验确定MCP处理的浓度
C.适当浓度MCP处理有利于番茄保鲜
D.检测MCP安全性后才可用于农业生产
2024-04-2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8 . 透明质酸(HA)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若HA长链遭受攻击会被分解为短链,则关节软骨容易磨损而患上骨关节炎。科研人员通过改造谷氨酸棒杆菌获得几种工程菌生产HA,几种工程菌所产生的HA产量和分子量如下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选择工程菌株3进行扩大培养
B.工程菌接种前需要扩大培养
C.接种工程菌前培养基需要灭菌
D.发酵过程需要及时检测温度和pH
2024-04-21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9 . 有些植物在强光下产生电子过多导致活性氧积累,细胞内活性氧积累会加快细胞凋亡引发萎黄病。为研究植物对强光的适应性,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研究。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______上,膜上蛋白与______形成的复合体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强光下,该反应中的电子积累导致活性氧增加。
(2)用不同浓度的MV(一种可产生活性氧的物质)对野生型和C37缺失突变体叶片进行处理,检测叶绿素含量,结果如图1。

MV模拟______环境,实验结果显示,C37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______野生型。
(3)研究表明光系统Ⅰ和Ⅱ是完成光反应必需的,如图2。
①在光照条件下,光系统Ⅱ(PSⅡ)吸收光能产生高势能电子,PSⅡ中部分叶绿素a失去电子转化为强氧化剂从______中夺取电子引起O2释放。
②光系统Ⅰ(PSⅠ)吸收光能产生的高势能电子部分用于合成______;PSⅡ产生的电子和PSⅠ产生的部分电子经过Cb6/f复合体传递进入PSⅠ,该过程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_的合成,同时维持电子传递相对平衡。
③C37蛋白能够在强光下影响Cb6/f复合体的活性,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

注:线性电子传递 环式电子传递 箭头粗细代表电子传递强弱 电子

从稳态与平衡的角度解释C37突变体在强光下易引发萎黄病的原因_________
(4)综合上述研究,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分析C37基因碱基序列相对保守的意义__________
10 . 在非人类灵长类、啮齿类等动物中,个体之间的互相梳理行为对于加强和维持社会联系、减少社交孤立至关重要。为研究该现象的产生机制做了相关实验。
(1)愉悦的触摸引起感觉神经元产生______,通过传入神经在______产生舒适感。当小鼠总在特定环境位置被抚摸时,小鼠会对该位置形成位置偏好,该应答反应被称为______反射。
(2)有研究表明,感觉神经元K可能与此应答反应有关。荧光标记K神经元,显微镜下观察野生型和K神经元缺失模型小鼠(ABL)神经元,结果如图1所示。

ABL模型鼠构建成功的依据是______
(3)为研究K神经元的作用,研究人员通过检测野生型小鼠和ABL的行动轨迹来反映位置偏好,实验过程如图2。

①Ⅰ、Ⅱ处所需的实验处理分别是______。(填图下的字母)

②Ⅲ、Ⅳ处支持感觉神经元K参与位置偏好应答反应的运动轨迹分别是______。(填图下的字母)

(4)请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一个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