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麻风杆菌是可以引起麻风病的一种细菌,可通过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下列关于人体第一次接触麻风杆菌后发生的反应,正确的是
A.人体唾液及体液中的溶酶体对麻风杆菌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B.麻风杆菌侵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此过程与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有关
C.消灭寄生于细胞内的麻风杆菌,既需要细胞免疫参与,也需要体液免疫参与
D.该免疫过程中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来自于机体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2 . 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糖蛋白有关
B.效应T细胞可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进行二次免疫反应
C.指导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在效应B细胞中也存在
D.效应T细胞合成穿孔素的过程要消耗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2018·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医生接待了甲、乙(甲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两位同时手被割破的病人,查看伤口并询问相关情况后,决定给甲注射破伤风疫苗,给乙注射抗破伤风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破伤风疫苗要突破前两道防线之后才能刺激机体B淋巴细胞分泌相应的抗体
B.乙病人通过注射抗破伤风抗体获得的免疫力是由其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
C.与初次接种相比,给甲病人再次接种破伤风疫苗可使其产生更多的抗体
D.这两种治疗方法中,给乙病人的治疗方法发挥疗效的时间会更长久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4 . 依据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T淋巴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B.B淋巴细胞只要接受了相应抗原的直接刺激,就会分泌特异性抗体
C.对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麻风杆菌的彻底清除靠细胞免疫即可
D.得过腮腺炎的人不会再患该病
5 . 新冠病毒已经扩散至全球多个国家,接种新冠疫苗,建立免疫屏障,是战胜新冠疫情的有效方法。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感染新冠病毒后,T细胞通过释放淋巴因子、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来完成细胞免疫
B.感染新冠病毒后,应尽快接种新冠疫苗,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C.接种的新冠疫苗,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D.按时接种第二剂疫苗,可促使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李斯特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实验小组为探讨TNF-α基因对李斯特菌引起的免疫应答的影响,给TNF-α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分别注射适量的李斯特菌,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体内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敲除TNF-α基因使得小鼠的免疫系统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增强
B.敲除TNF-α基因的小鼠在初次免疫时可形成更多的记忆细胞
C.TNF-α基因表达产物会影响到B淋巴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小鼠只需要依靠细胞免疫就能完全彻底清除入侵的李斯特菌
7 . 下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能以此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组细胞是(  )
A.反射弧中相邻的神经元
B.甲状腺细胞与下丘脑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
D.根尖成熟区相邻的细胞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8 . M蛋白是某病毒上识别并感染靶细胞的重要蛋白。将编码M蛋白的核酸包裹在纳米颗粒中,制成核酸疫苗,接种后在人体内产生M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疫苗自身含有M蛋白抗原
B.核酸疫苗可能会引发细胞免疫
C.接种后核酸疫苗在机体的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D.多次接种该核酸疫苗会产生更多种类的记忆细胞
9 . 免疫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
C.免疫系统清除细胞中的病毒主要依靠效应B细胞
D.免疫活性物质中的干扰素并不直接杀死病毒
10 . 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下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
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毒的过程是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因为有巨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