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自2020年以来,世界多地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有助于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
B.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C.多次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可增强人体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抗原MHC受体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2021-01-09更新 | 7907次组卷 | 31卷引用:专题08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北京专用)
2010·北京海淀·二模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2 .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人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
C.人遇寒冷环境时,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降低
D.人体被病毒感染时,体内产生的抗体,能通过裂解靶细胞将病原体清除掉
2020-09-10更新 | 344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专题16 细胞生活的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北京市)
3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是人体内一种参与血压调节的蛋白,在肺、心脏、肾脏和肠道细胞中广泛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囊膜的刺突糖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然后入侵人体细胞。以下关于新冠病毒引起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新冠病毒
B.新冠病毒不能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
C.新冠病毒感染会导致病人患自身免疫疾病
D.康复的病人体内会有相应的记忆T、B细胞
2020-04-16更新 | 55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生物
4 . 药物A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人员利用H细胞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
(1)H细胞是一种肝癌细胞,机体主要通过________免疫发挥免疫监控和清除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癌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表达量________,无法被免疫细胞识别,从而实现免疫逃逸。
(2)将H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D溶剂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A溶液,24h后测定细胞存活率。实验结果如表,由数据可知药物A对H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浓度/µmol·L-1

0

1

5

10

15

20

细胞存活率/%

100.0

98.21

97.85

97.12

96.87

96.24


(3)研究人员对药物A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研究。将H细胞与T淋巴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A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癌细胞的凋亡率。对照组的设置应为________
①单独培养的H细胞        ②单独培养的T淋巴细胞       ③混合培养的H细胞与T淋巴细胞
④加入等量的D溶剂             ⑤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凋亡率统计结果如表,据此提出药物A的免疫调节作用是_____________

浓度/µmol·L-1

凋亡率/%

对照组

3

1

13.4

10

29.3

15

55.3


(4)为进一步探究药物A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研究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
①已知IL-2、TNF-α是T细胞产生的两种杀伤性细胞因子,研究人员利用癌症模型鼠进行实验,测定了不同组小鼠IL-2、TNF-α的表达量,结果如表:

A药剂量/mg·kg-1

IL-2

TNF-α

0

14.12

11.25

5

18.31

16.54

10

24.32

20.23

15

31.54

27.50


②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性,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研究者分别测定了①实验中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表达量,结果如图。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支持/不支持)药物A免疫作用机理的假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PD-1/PD-L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理,利用免疫学知识为治疗癌症提供一种新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15更新 | 37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专题17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北京市)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寨卡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该病毒会攻击胎儿的神经元,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等缺陷。一种新型寨卡病毒疫苗(基因疫苗)已经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科学家将寨卡病毒蛋白基因与质粒结合后注入人的肌肉细胞,以期被试验者获得对寨卡病毒特异性免疫的能力。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型疫苗制备过程需使用逆转录酶
B.基因疫苗不含病毒蛋白,但能在肌肉细胞中表达出病毒蛋白,病毒蛋白属于抗原
C.基因疫苗能够整合到人的肌肉细胞染色体DNA中,并遗传给后代
D.试验者获得特异性免疫能力的标志是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效应T细胞等
2019-06-20更新 | 4888次组卷 | 18卷引用:专题11 生物技术与工程-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北京专用)
6 . 科学家设想,如果能在糖尿病患者体内植入正常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患者可以免去每天注射胰岛素的麻烦。科学家将细胞封闭在藻酸盐凝胶(褐藻细胞壁提取物)保护膜中,制成“胶囊”植入患者体内,患者血糖浓度恢复正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直接移植外源细胞会引起免疫排斥B.包在保护膜中的应为胰岛B细胞
C.患者也可通过口服该“胶囊”达到治病效果D.内环境的营养物质应能透过保护膜
2019-06-12更新 | 40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专题04 酶与ATP-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北京市)
7 . 2018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明确检测是知晓艾滋病感染状况的唯一途径,而明确感染状况又是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列有关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只侵入T细胞,所以不能通过检测HIV抗体判断是否感染HIV
B.人体初感染HIV后,T细胞和B细胞均可被激活而增殖分化,这两类细胞被激活的机理相同
C.HIV侵入人体后,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但不影响监控和清除功能
D.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均可特异性地识别HIV,但只有前者能发挥免疫效应
2019-03-13更新 | 66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专题17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北京市)
8 . 诺如病毒是寄生于肠道细胞中的一种RNA病毒,感染此病毒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肠道细胞是否被诺如病毒感染
B.特定的抗体与诺如病毒结合可使其失去致病能力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2019-02-11更新 | 32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3练 核酸-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