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生长素(IAA)是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认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茎运输,当主茎中生长素运输流饱和时,会限制侧芽合成的生长素外流,侧芽处于休眠状态,形成顶端优势。另有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CK)和独脚金内酯也参与侧芽生长调控,三者关系如图8所示,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连续箭头表示运输路径。

(1)根据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分析,植物打顶(去除顶芽)后侧芽快速生长的原因是______。
A.侧芽处生长素合成加强B.侧芽处生长素外流加强
C.侧芽处生长素合成减弱D.侧芽处生长素外流减弱

(2)据图,在调控侧芽生长方面,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表现为_________(协同/拮抗)作用,生长素与独脚金内酯表现为_________(协同/拮抗)作用。
(3)对顶端优势进行解释时,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与图8所示机理的差别主要在于后者_____。
A.关注了激素运输对分布带来的影响
B.关注了单一种类激素对植物的影响
C.关注了多种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D.关注了外界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4)人工打顶后,侧芽能快速生长甚至开花结实。生产中常采用打顶后及时涂抹生长素的方法,使叶片增多、叶面积增大,以提高烟草等植物叶片的产量。其原理是该方法可以_____。(编号选填)
①控制开花和结果的总量②减少叶片中有机物的输出③增加开花和结果的机会④增加叶片中有机物的积累
研究人员发现,干旱胁迫下,植物体通过分泌脱落酸(ABA)调节保卫细胞的生理变化,帮助植物抵抗逆境伤害。调节机制如图中A和B所示。

(5)脱落酸还能促进植物衰老,植物体内与之具有协同作用的是__________。
A.赤霉素B.乙烯C.生长素D.细胞分裂素

(6)根据图并结合已有知识,分析说明脱落酸(ABA)通过调节气孔导度帮助植物抵抗干旱胁迫的机制。____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
(1)大豆种子中富含蛋白质,可用_______对其蛋白质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A.分光光度法B.同位素标记法C.引流法D.层析法

(2)大豆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强度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第1阶段的种子中大量葡萄糖进入线粒体
B.第2阶段的种子中产生大量乳酸
C.第3阶段的种子温度高于第1和第2阶段
D.第4阶段的种子呼吸速率下降可能是由于营养物质被消耗

在大豆种植中,种植行距与产量密切相关,种子粒重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性状之一。为探究种植行距对产量的影响,科学家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

组别

种植行距(cm)

株高(cm)

主茎有效分枝数(个)

百粒重(g)

第1组

70

68.7

4.2

41.2

第2组

45

70.2

3.9

40.6

第3组

30

73.3

3.5

39.7


(3)去除顶芽可以提高主茎有效分枝数。施加下列______物质可以达到相同效果?(编号选填)
①生长素②2,4-D ③细胞分裂素④乙烯⑤脱落酸
(4)下列对上述实验结果的描述恰当的是________
A.扩大种植行距,种子粒重增大B.株高越高,种子粒重越大
C.种植行距与种子粒重无关D.主茎有效分枝数与种子粒重无关

(5)请结合表,说明如何能提高种子粒重?并阐述其能提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
大豆是一种光周期敏感的作物,其生育期和产量受光周期变化的影响非常大。近来,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能对光周期进行响应从而控制种子粒重的关键基因Dt1。

(6)从图中可知,大豆合成的蔗糖会运送到果实中,那么,大豆细胞合成蔗糖的场所是________
A.细胞质基质B.类囊体膜C.叶绿体基质D.细胞壁

(7)图中的Gm蛋白可将蔗糖从种皮运输到胚,促进胚的生长发育。据图简述短日照和长日照对大豆产量影响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光周期除对种子粒重有影响外,光作为刺激信号,对植物造成的影响还可能有________
A.决定植物生长的方向B.影响种子的萌发
C.诱导叶绿素形成D.影响植物的生长

(9)结合上述信息和所学知识,下列提高大豆产量的建议合理的是________
A.种植行距尽可能大B.适当提高昼夜温差
C.种子发育时,尽可能采用短日照D.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3 . 材料一:矮化是一种重要的农艺性状,对作物产量、抗倒伏和种植密度均有显著影响。矮化果树具有结果早、易管理和成本低等诸多优势。
材料二:为研究某果树品种的矮化突变性状是否与GA的合成途径或信号转导途径有关,现对该品种的纯合野生型和纯合矮化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且适宜浓度的外源性 GA 溶液,检测植株的地上部分长度,结果如图1所示。

材料三:近期研究发现,乙烯、GA与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实现对植物矮化的调控,其主要分子机制如图2所示(注:转录因子指协助目的基因转录的蛋白质因子)。

(1)GA是一种植物激素,可与____(编号选填)发生协同作用,需要与靶细胞上的____结合后发挥作用。
①IAA   ②CTK   ③ABA   ④乙烯
(2)推测该矮化突变体的____(填“GA 合成”或“GA信号转导”)途径被抑制,理由是____
(3)据图分析,与矮化植株相比,正常植株体内的乙烯合成酶基因表达量____,赤霉素合成酶基因表达量____(以上两空填“较高”、“较低”或“相等”)。
(4)若植株中基因 CiACS4 超表达,推测该植株株高的表现型并分析原因____
(5)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尝试为防止细胞矮化提供一些预防与控制建议,并且从分子机制角度提出2个方案抑制植株矮化____
2024-04-04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高三“新高考”最终质量调研生物试题
4 . 干旱胁迫和植物生理:猕猴桃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易遭受干旱胁迫的伤害,研究人员将长势一致的2组猕猴桃,分别在干旱处理第6、9天进行复水(恢复正常灌水),测定其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备注:Pn——净光合速率;Ci——胞间CO2浓度)
(1)干旱胁迫下,猕猴桃叶肉细胞中直接受抑制的是      。(单选)
A.氧气的形成B.电子传递链C.丙酮酸的形成D.五碳糖的再生

(2)根据图1和图2数据判断,干旱处理______组更有利于猕猴桃恢复生长。(编号选填)①第6天复水组       ②第9天复水组       ③全程不复水组
(3)分析图2可得到的结论是      。(多选)
A.复水后光合速率增加导致胞间CO2浓度降低
B.复水后呼吸速率增加导致胞间CO2浓度增加
C.干旱胁迫后9天复水处理组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D.干旱胁迫下胞间CO2堆积与气孔开放程度下降有关

(4)为研究猕猴桃干旱复水后的生理现象,从下列实验方案中,选择正确的实验步骤,并排序_______。(编号选填)
①对照处理每天保持正常灌水,保证土壤正常含水量
②干旱处理组停止灌水,使其持续自然干旱
③土壤水分测定仪测定每盆土壤初始含水量,重复5次
④选择长势一致的植株,移入塑料大棚中
⑤选择长势一致的植株,种植在敞开环境的农田中
⑥分别在自然干旱6、9天后恢复灌水,使其土壤含水量达到对照处理的水平
⑦定期检测光合作用指标
正常情况下,猕猴桃主藤最高可达18~20cm,人们常需对其进行“摘心”,如图3所示,解除主藤产生的生长素对侧枝生长的抑制作用。

(5)该现象说明了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具有___________性特点,下列现象也能体现出该特点的是______(本空编号选填)。
①植物根的正向重力性生长   ②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生长   ③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研究人员发现,干旱胁迫下,植物体通过分泌脱落酸(ABA)调节保卫细胞的生理变化,帮助植物抵抗逆境伤害。调节机制如图4中A和B所示。

(6)脱落酸还能促进植物衰老,植物体内与之具有协同作用的是      。(单选)
A.赤霉素B.乙烯C.生长素D.细胞分裂素

(7)根据图4并结合已有知识,分析说明脱落酸(ABA)通过调节气孔导度帮助植物抵抗干旱胁迫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Ⅰ.油菜素甾醇(BR)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固醇类激素,与其他植物激素一起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研究表明低浓度 BR 能诱导侧根的形成,为进一步研究 BR 和生长素对于侧根的形成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某团队用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中分布最广且活性最高的 BR)做了如下实验:
(1)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拟南芥幼苗若干,随机均分为____组。
第二步:配置含 0nmol・L-1、 1nmol・L-1、5nmol·L-1、20nmol・L-1 及 50nmol・L-1 的 IAA 琼脂培养基各 2份,其中一份中均加入 1nmol・L-1BL,另一份中均不加;
第三步;将拟南芥幼苗放入上述各培养基,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四步:8 天后,统计各组拟南芥幼苗的每厘米初生根上侧根的数目并计算百分比(100%,水平虚线),得到图 1 所示的实验结果。

(2)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
(3)图中 AB 两点对照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
(4)分析图 1 可以确定,与 1nmol・L-1BL 在促进拟南芥侧根形成上具有协同作用的 IAA 浓度有____(填字母)
A.5.1nmol・L-1B.5 nmol・L-1
C.20 nmol・L-1D.50 nmol・L-1

Ⅱ.乙烯调节植物种子的萌发、衰老等生理过程。
(5)现将拟南芥野生型和 eto 1 突变体分别置于 22 ℃和 4 ℃,定时检测植株体内的乙烯合成量,结果如图 2。

据图 2 判断,eto 1 突变体的乙烯合成能力___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6)已知拟南芥在 0 ℃以上的低温下能生长存活。为探究乙烯对植物抗冻能力的影响,将拟南芥 22 ℃培养两周后,以 0 ℃为起点,用每 1 h 降低 1 ℃的梯度降温法,降温至-5 ℃后持续 0.5h,取出置于 22 ℃培养 3 天后统计。采用梯度降温法的目的是____。存活率的统计结果是:生长于正常培养基上野生型拟南芥的存活率为 55%,添加 10 μM 浓度的ACC(乙烯前体物质)培养基上野生型拟南芥存活率为18%,这说明____。据此实验,判断 eto 1 突变体抗冻能力____野生型拟南芥。
6 . 油菜素内酯(BR)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甾醇类激素,被誉为第六大类植物激素。BR具有调节植物根的生长、茎的伸长、叶的伸展、种子萌发、抗逆性等生理功能。
(1)研究发现BR缺失或不敏感突变体表现出种子萌发率降低、植株矮小、开花延迟等表型。下列激素中,与BR功能最为相似的是______。(单选)
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乙烯

研究人员用化学方法处理萌发的拟南芥种子获得了大量突变体,经筛选得到一株BR合成基因缺失突变体(sr5)用于研究BR对拟南芥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其中(a)(b)(c)分别为5日龄野生型(WT)和sr5幼苗的表型、根部成熟区细胞长度、根尖分生区细胞数量。

       

(2)据图分析,BR对拟南芥根的生长具有______(促进/抑制)作用。
(3)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以看到______。(编号选填)
①DNA含量加倍②纺锤丝③细胞板④染色单体⑤同源染色体联会
(4)DNA测序结果显示突变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发生了G107A点突变,即从ATG(起始密码子对应的DNA序列)开始计数的第107位脱氧核苷酸由G突变为A。该位点参与编码的是第______个氨基酸,根据图3(a)表型分析,该位点的氨基酸种类______(一定/不一定)发生改变。
2,4-表油菜素内酯(EBR)是目前农业上应用最多的BR类似物。为解决黄瓜在春冬季栽培中易遭受亚适温弱光胁迫的问题,研究人员选用EBR进行了实验。
(5)黄瓜幼苗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的捕获与转换发生于叶绿体的______上,CO2固定后需要利用光反应产生的______还原形成三碳糖。
(6)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目的设置了3组实验,其中对照组(CK)、亚适温弱光下喷施EBR组(EBR)的处理如表所示。

组别

处理

叶片喷施

温度(昼/夜)

光照

光周期

CK

①蒸馏水

③25/18℃

⑤300μmol·m-2·s-1

12/12h

EBR

②0.1μmol·L-1EBR

④18/12℃

⑥80μmol·m-2·s-1

12/12h

据此,亚适温弱光组(LS)的相应处理是:叶片喷施为______;温度(昼/夜) 为______;光照为______
(7)表示实验的部分结果,结合题中信息与所学知识,分析EBR缓解黄瓜幼苗亚适温弱光胁迫的调控机制。

组别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SPAD值

气孔开放度

(mmol·m-2·s-1

Rubiso酶活

(U·g-1FW)

MAD含量

(mmol·g-1FW)

CK

9.7±0.26

39.77±0.66

495±10.07

1.83±0.32

4.30±0.08

LS

4.5±0.06

31.13±0.73

376±10.51

0.92±0.21

7.82±0.34

EBR

7.2±0.25

37.57±0.48

419±2.65

1.39±0.11

5.97±0.27

注:SPAD值代表叶绿素的相对含量。Rubiso酶是光合作用碳反应中重要的羧化酶。MAD含量反映了膜脂过氧化导致的膜受损程度。
_____
7 . 低温会抑制烟草生长,并导致其开花提前,开花后养分向花蕾输送,造成烟叶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为探究植物激素脱落酸(ARA)对烟草抗低温和开花的影响,研究团队设置了4个组别(下表),其中CK表示正常温度,LT表示12℃低温处理。2周后,测定可溶性糖(小分子糖类)含量及开花情况,如果如下图和下表

   

组别开花情况
CK+H2O
CK+ABA
LT+H2O
LT+ABA
50%烟株现蕾
无现蕾
全部现蕾,半数开花
花蕾较少,极少开花

1.上述实验应选取的烟草类型是_____ (单选)
A.野外生长的低温敏感品种B.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低温敏感品种
C.野外生长的抗低温品种D.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抗低温品种
2.烟草增加的可溶性糖的来源有_____(编号选填)
①淀粉水解             ②糖酵解            ③光反应             ④碳反应
3.受低温胁追的植物细胞常表现为轻度的质壁分离状态。若使低温处理后的烟草液泡内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则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_____,(单选)
A.质壁分离程度增加B.细胞吸水涨破
C.质壁分离复原D.无明显变化
4.结合上图和表,说明ABA对烟草抗低温和开花的影响:_____
研究团队对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

   

5.据上图可知,烟草开花受到抑制是由于正常温度下ABA_____(编号选填),而低温胁迫下ABA_____(编号选填)
①加强TF4基因表达                       ②加强FTS基因表达               ③加强SOCl基因表达
④减弱TF4基因表达                       ⑤减弱FTS基因表达               ⑥减弱SOCl基因表达
6.为检测三种基因的表达量,请对下列操作进行排序_____(编号排序)
①将RNA逆转录为DNA                         ②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
③从细胞样品中分离RNA                       ④检测分子浓度
8 . 2023年超级杂交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超高产攻关测产验收会于10月14日在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举行,在项目示范田里,随机抽取的3块田平均亩产1251.5公斤,袁隆平“超级稻”创世界新纪录。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神舟十四在轨期间,水稻种子经历了120天的太空培育生长,实现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
(1)下列关于空间站中水稻生长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水稻在太空微重力的环境下生长发育完全由植物激素控制
B.水稻在太空的生长发育过程不存在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用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水稻苗可以提高产量
D.用脱落酸溶液处理水稻种子能够维持其休眠,抑制萌发

科学家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制:
   
(2)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对水稻根系生长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变体比正常水稻的根系发达
B.生长素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分裂素降解来促进根系生长
C.水稻插秧前用生长素处理可提高其成活率
D.在水稻根系生长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会按照次序出现高峰

(3)为保证水稻插秧后能顺利长根,提高成活率,在插秧前可用“移栽灵”进行处理。推测“移栽灵”的有效成分最可能是____类似物。
(4)根据图推测,当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较____(填“高”或“低”)时,可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根据上图简述理由____
2023-11-0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研究发现,光周期也可通过乙烯的合成来影响植物的性别分化。例如黄瓜的花有雌花、雄花与两性花之分,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F和M基因均是花芽分化过程中乙烯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对黄瓜花的性别决定有重要作用,作用机制如图所示。

(1)M基因表达使乙烯持续积累,进而抑制雄蕊发育,由此推测乙烯___(促进/抑制)M基因的表达。
(2)结合图8信息,关于黄瓜花性别分化的叙述正确是___(多选)。
A.乙烯是调节黄瓜性别分化的信息分子
B.乙烯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影响黄瓜性别分化
C.雌蕊具有乙烯的受体,雄蕊没有乙烯的受体
D.黄瓜性别分化是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3)综合上述信息,预测基因型为FFmm的黄瓜植株的开花情况,并阐述分析过程___
2024-04-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10 . 植物的向光生长依次经过感受单侧光刺激,将其转化为化学信号,引起植物生长部位的不均匀生长。
   
I.某科学家首次运用生物测定法证明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实验过程之一如图(1)所示。图(1)中数字表示琼脂块所含生长素(IAA)引起的胚芽鞘弯曲度。
(1)图(1)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证明图(1)结果是否是由于背光侧本来合成的IAA就多于向光侧,请仿照图(1)在方框中图示你的设计__________。 并预测符合横向运输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II.如图(2)表示植物不同器官(①、②、③)对不同浓度IAA的反应。图(3)表示将一株小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
   
(3)图(2)曲线的来历:材料培养→IAA处理→测量、记录→统计、计算并分析。如果选择小麦,需要将切取的胚芽鞘尖端下的一段用蒸馏水浸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的三条曲线呈现出IAA作用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同时图中显示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①、②、③的作用效果不同也说明_______________
(5)图(2)中的三条曲线①、②、③依次代表根、芽、茎。则对马铃薯块茎催芽应选择的最适IAA浓度是____________
(6)图(3)中b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___________引起的,a侧生长素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
III. 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如图甲)、如图乙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下表。
   

处理/茎芽长度/组别

不含激素

GA3

IAA

GA3+IAA

A

4.0

18.0

4.8

19.0

B

4.0

6.5

4.5

13.0

C

4.0

6.0

4.1

10.0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IAA处理时应将IAA加在茎芽尖端
B.对离体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效应,GA3比IAA更为显著
C.离体茎芽对GA3和IAA的敏感性与组织的幼嫩程度正相关
D.A组数据特征不同于B、C组的原因,可能是A组茎芽本身所含GA3的量较高
2023-08-19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