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夏季长江上游某地区今年雨水偏多,导致高温、高湿,很多即将成熟的水稻种子在稻穗上发芽了,结合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知识对此现象作出解释,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水稻种子在稻穗上发芽,与脱落酸含量降低有关
B.赤霉素和脱落酸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表现出协同作用
C.高湿天气给种子萌发提供了所需的水分条件
D.激素通过协同和抗衡等作用方式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2023-12-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口感酸甜。味道被描述为草莓、香蕉、菠萝三者的混合。猕猴桃除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以及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酸、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脂肪。如图为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据图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开花后10~23天为果实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推断原因是此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分泌较多
B.若遇到阴雨天传粉不足,可喷洒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以避免油菜等作物的减产
C.脱落酸的分泌可以抑制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两种激素作用相互抗衡
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3 . 棉花是我国重要农作物之一,为纺织业提供原材料。图1是棉花植株结构图,图2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棉花植株①、②部位,生长素合成旺盛的有________(填“①”、“②”或“①②”),生长素浓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 (填“①”或“②”)。
(2)棉花植株生长过程中,农民会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细胞分裂素对侧芽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激动素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摘除棉花顶芽后,用激动素处理利于侧芽生长,为了验证激动素对棉花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棉花幼苗随机分为A、B、C、D四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完善实验设计思路。
组别实验处理
A保留顶芽,2mg/L激动素溶液涂抹侧芽
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各组侧芽生长量。
2023-08-1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大麦种子主要由糊粉层、胚乳和胚等组成,其胚乳中储存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研究人员利用形态、大小相似的大麦种子作如下处理后进行培养。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实验

培养物

培养液

检测α-淀粉酶活性

1

去胚的大麦种子

蒸馏水

2

去胚的大麦种子

蒸馏水+赤霉素

3

去胚和糊粉层的大麦种子

蒸馏水+赤霉素

4

完整的大麦种子

蒸馏水

A.赤霉素的产生部位是糊粉层
B.赤霉素作用的靶细胞位于胚
C.α-淀粉酶由胚乳细胞分泌
D.糊粉层细胞中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受赤霉素的调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请阅读下文,回答以下两题。
大树杜鹃是一种集中分布于我国云南高黎贡山山区的高大乔木。现存约3 000株,其中腾冲县有1171株,主要集中于海拔2 100~2 900 m的原始森林中。它的分布范围很小,很难引种到其他地方,是濒危物种。
大树杜鹃幼龄树(胸径≤5 cm)有582株,占总数的32.92%,中龄树(5 cm≤胸径≤20 cm)有606 株,占总数的 34.22%,大树杜鹃种群数量将趋于稳定。由于老龄树的退化死亡、幼龄树成长,种群出现新老更替现象。但在原始森林中,乔木上层较密、林间郁闭度大,透光少,幼龄树存活率较低,同时,中龄树种间竞争力弱,整个种群植株长势一般,开花量少。加之周围速生树种的生长,对资源的争夺较为激烈。
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很低。大树杜鹃适应于土质疏松、P和K含量较高的黄棕壤。在适宜的条件下自然发芽率可达86%,但人工育苗困难大、时间长,很难见到开花现象。另外,大树杜鹃不耐低温,温度低于-2 ℃时,植株极易出现死亡现象。
现存大树杜鹃资源已进行就地保护,但其效果甚微,当前首要的是进行森林抚育,清理大树杜鹃周围速生树种及枯枝,尤其是拓宽幼龄树种的生长空间,其次人工补充营养,促其满树繁花。大树杜鹃迁地保护困难大,引种驯化很难取得成功,而育种研究是种质资源保存的一种途径,可通过人工繁殖培育成苗后再回归山林。
(1)据上文可知,影响大树杜鹃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有______(至少写出两种),生物因素可能有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2)科研人员判定大树杜鹃种群数量将趋于稳定,提出该判定的依据是______
(3)有人建议,人工清除林下的凋落物以提高大树杜鹃的种子发芽率,促进种群数量增长。有人不支持这一做法,认为清除掉落物可能会减弱______作用,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4)由于大树杜鹃植株高大、花大而艳丽,很有观赏价值,因此存在人为破坏的风险。你对大树杜鹃有哪       些保护建议?______
2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利用植物激素提高大树杜鹃种子的萌发率,得到如下结果:
赤霉素(mg/L)初始萌发时间(d)平均萌发时间(d)最终萌发时间(d)
09.6713.6484.67
1008.0010.6887.33
2007.0010.3588.67
5007.009.1895.33
1 0006.678.0596.00
表1 赤霉素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细胞分裂素(mg/L)初始萌发时间(d)平均萌发时间(d)最终萌发时间(d)
09.6713.6484.67
59.3314.8183.33
109.3316.0982.67
2010.3315.1588.67
509.6715.0778.67
表2 细胞分裂素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5)据表1推测,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率低的原因可能是种子萌发早期,自身分泌的赤霉素含量______,支持该推测的理由是______;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外源补充的赤霉素可能导致总量增加,对种子萌发起______作用。
(6)据表1和表2可知,各组处理中,选用________(写出激素名称和浓度)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更好,原因是______
(7)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继续研究提高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率,请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______
2023-07-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
B.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未萌发的种子能延长其储存时间
C.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已授粉的雌蕊可以获得无子番茄
D.光照和温度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但不会影响植物基因组的表达
7 . 烟草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而烟叶的品质是影响烟草收成的关键。烟草植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顶端优势现象会影响上部烟叶的质量。在烟草种植过程中,防止顶端优势,同时避免侧芽生长,是获得高品质烟叶的最佳途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烟草植株生长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顶端优势现象,有同学认为这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枝条上部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使其生长受抑制导致的,该推测的主要依据是_____;该同学为了验证其观点,用生长状况相同的烟草植株设计了甲、乙两组实验:甲组去顶芽,乙组不去顶芽,然后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观察枝条上部侧芽生长情况。你认为他的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其观点,理由是_____
(2)利用生长素的相关知识,要达到防止烟草顶端优势,同时避免侧芽生长目的,种植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3)为探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二者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第一步:兴趣小组取黄瓜幼茎平均分成4组,确保每组有多个黄瓜幼茎,把各组的黄瓜幼茎放到含培养液的甲、乙、丙、丁培养皿中培养。
第二步:甲组加入1mL的蒸馏水,乙组加入1mL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丙组加入1mL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丁组加入1mL_____
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_____
结果和结论:
若黄瓜幼茎的长度为丁>丙=乙>甲,说明_____
8 . 乙烯是植物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植物激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1)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均有合成,能通过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进而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的_____作用,主要功能是促进果实的_____等。
(2)已有研究表明,乙烯能够影响黑麦的抗低温能力。某研究小组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合成乙烯的前体物质是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分别使用含有ACC和不含ACC的MS培养基培养拟南芥,然后统计其在相应温度下的存活率,结果如图1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外源性乙烯能够_____
②为研究内源性乙烯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拟南芥的乙烯合成量增多突变体(突变体1)和乙烯合成量减少突变体(突变体2),并在相应温度下统计其存活率,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图1、图2结果可知,内源性乙烯与外源性乙烯的作用效果_____

③研究人员将拟南芥植株分别置于常温(22 ℃)和非致死低温(4 ℃),定时检测植株体内的乙烯合成量,结果如图3.实验结果显示,在此过程中乙烯合成量的变化趋势为_____

④将拟南芥植株进行一段时间的4 ℃低温“训练”后,移至-8 ℃致死低温下,植株的存活率明显提高。研究人员推测,低温“训练”可使植株降低乙烯合成量的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了植株的抗致死低温能力。请提供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以检验这一推测_____
2023-01-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如图表示植物激素①②③对黄瓜生长的调节作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③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赤霉素、乙烯、生长素
B.激素①②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有协同作用,激素③抑制细胞伸长与激素①②有相抗衡作用
C.a浓度的激素②抑制细胞伸长、b浓度的激素②促进细胞伸长,激素②的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D.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除了图中的激素①②③外还有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2023-01-0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豌豆幼苗横放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如图甲;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豌豆幼苗茎切段,其长度变化如图乙:图丙为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曲线,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中_____(填字母)处的生长素起抑制作用。试从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环境因素的角度分析,甲图现象出现的原因是_____
(2)由图乙可知,促进豌豆幼苗茎切段生长最适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是_____
(3)若测得甲图中的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f,茎的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为P,请结合图丙,用数学不等式表示P的范围:_____
(4)从激素的相互作用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_____
2023-01-0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