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0 道试题
1 . 植物褪黑素于1993年在日本牵牛花中首次被发现,植物褪黑素具有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的应答作用。为了解植物褪黑素(MT)对Cd2+(镉离子)胁迫下水稻幼根生长发育的影响,某研究小组测定不同浓度的Cd*胁迫和褪黑素处理下水稻幼根的总长度(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褪黑素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微量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B.从图中可以看出,MT能缓解Cd2+对水稻幼根生长的危害,提高其对Cd2+的耐受程度
C.MT缓解Cd2+对水稻幼根生长的危害的最适浓度是10μmol·L-1
D.不同浓度的MT处理对植物幼根的生长表现出了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效应
2 . 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切取菟丝子茎顶端的茎芽部分,置于A、B、C三组无菌培养液中,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IAA和GA能为菟丝子的茎芽伸长生长提供能量
B.用IAA和GA处理茎芽,应将这些激素添加到无菌培养液中
C.由实验结果推测IAA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比GA更显著
D.由实验结果可推测IAA和GA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存在协同关系
2023-06-2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为研究拟南芥中IAA调控植物初生根生长的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由实验可知,IAA和GA对根的生长影响具有协同作用
B.该实验证实GA通过促进IAA合成来促进根的生长
C.该实验的自变量不只有一个,植物种类属于无关变量
D.去掉顶芽的拟南芥的生长素含量会低于正常植株的
4 . 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有效分蘖是高产的关键。分蘖是水稻麦、类等禾本科作物的一种特殊的分枝(相当于侧芽)现象,顶端优势是植物分枝调控的核心问题。为探究外源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对不同磷浓度处理条件下水稻分蘖数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取若干长势相同的水稻幼苗进行实验,并在水稻灌浆期统计分蘖数,分组、处理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分组

处理

分蘖数(个)

甲组

NP

2.7

乙组

NP+NPA

4.2

丙组

LP

1.3

丁组

LP+NPA

1.0

注:NPA为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NP为正常供磷条件,IP为低磷条件。
(1)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是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这些生长素可通过________方式逐渐向下运输,使枝条上部的侧芽发育受到抑制,植株因而表现出顶端优势。
(2)根据甲、乙两组的实验结果可知,正常供磷条件下,NPA最可能通过________促进水稻分蘖的发生。综合表中数据可知,除了生长素之外,水稻体内可能还存在其他因素抑制分蘖的发生,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在实际生产中,除了分蘖数外,分蘖角度(指植株主茎与分蘖之间的夹角,如图中角)也是水稻栽培和品种选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性状。根据分蘖角度一般可将水稻分为两类:分蘖角度较小的直立型和分蘖角度较大的散生型。某研究所在搜集稻种资源时,发现一株分蘖角度可随生育进程呈动态变化的水稻,并初步判断该植株在理论上符合高产要求。这株水稻在分蘖期(生长前期)表现为散生型、进入抽穗期(生长后期或成熟期)后逐渐表现为直立型。请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尝试从光能利用、种间关系及机械化收割的便捷性等角度分析,为何该研究所初步判断这株水稻在理论上符合高产要求?________
   
2023-06-22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
5 . 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回答下列问题。
(1)除题干所述,脱落酸的功能还有(任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了两种解释,假说甲: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假说乙: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请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确定哪种假说才是正确的,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2023-06-09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天河区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芸苔素内酯(EBR)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品质。为探究EBR对葡萄幼苗的生长影响,对叶面喷施EBR并测定叶片的不同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EBR浓度/(mg·L-1渗透调节物质含量/(mg·g-1总叶绿素含量/(mg·g-1叶含糖量/(mg·g-1
052.890.96491.76
0.564.761.15595.63
179.811.226126.8
1.570.291.17178.15
253.291.20282.91
A.EBR的浓度越高,有机物合成得也越多
B.EBR浓度与总叶绿素含量成正相关
C.本实验中,EBR喷施浓度为1.0mg·L-1时,细胞的抗逆性最强
D.EBR对叶绿素合成有类似IAA的促进和抑制两种生理现象
2023-06-0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7 . 为研究种子萌发和休眠的调控机理,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12345678
GA(赤霉素)
CTK(细胞分裂素)
ABA(脱落酸)
种子状态萌发萌发休眠萌发休眠休眠休眠休眠
注:“﹢”表示激素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表示激素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
A.第2和7组对照的自变量是有无GA,而CTK和ABA都是无关变量
B.若GA无生理活性浓度,则种子都处于休眠状态
C.ABA对GA作用的发挥起到促进作用
D.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2023-06-0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深圳市华朗学校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8 . 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下左图;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 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通过Ⅰ组、Ⅱ组两组实验说明顶端优势现象与顶芽有关
B.通过Ⅰ组、Ⅲ组两组实验说明生长素能抑制顶芽生长
C.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 h时Ⅰ组和Ⅲ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相等
D.去顶8 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的原因可能是Ⅱ组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多
2023-06-03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9 . 玉米、小麦在即将成熟时,若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后又遇大雨天气,则会出现种子胎萌现象(种子收获前在田间母本植株上发芽)。下图是植物激素对种子的萌发与休眠的调控模型。据图推测的结论错误的是(       
   
注:“+”表示激素存在生理活性;“-”表示激素不存在生理活性;其中GA为赤霉素;CK为细胞分裂素;ABA为脱落酸;数字表示实验组别。
A.GA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激素
B.ABA和CK对种子萌发的效果是相同的
C.胎萌现象可能经历了模型中3到4的过程
D.多种激素和一种激素作用的效果可以相同
10 . 2022年6月下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高温日数异常偏多,长江流域高温少雨导致部分地区的旱情严重,影响了秋粮作物的生长发育。研究发现,干旱可诱导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以减少失水,同时发现一种分泌型短肽S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人员用0.1μmol/L的脱落酸或短肽S处理野生型拟南芥根部后,检测叶片气孔开度,结果如图甲所示;野生型拟南芥与短肽S基因缺失突变体在干旱处理时体内脱落酸的含量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结果显示,脱落酸对野生型拟南芥的作用是______。除此作用外,脱落酸的主要作用还有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分析图乙可知,干旱条件下短肽S能够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拟南芥的脱落酸的合成,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拟南芥经干旱处理后,短肽S在根中的含量远高于其在叶片中的含量,在根部外施的短肽S可运输到叶片中,减少叶片水分的散失。研究人员认为短肽S是一种植物激素,其依据是______
(4)植物激素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在收割小麦期间,天气持续干热之后又遇上大雨,小麦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为减少小麦种子发芽,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