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农杆菌转化法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羊角蜜细胞中改变其遗传特性,转化操作前对野生农杆菌的Ti质粒进行改造(图甲所示)。转化成功的羊角蜜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利用不同浓度6-BA诱导不定芽形成,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为了使外源基因在羊角蜜细胞中表达,则重组质粒中的启动子最好来源于羊角蜜细胞
B.标记基因1可用于筛选成功导入T-DNA的植物细胞
C.标记基因2与报告基因的转录模板链不在同一条DNA单链上
D.图乙结果不能表明低浓度6-BA促进不定芽形成,高浓度6-BA抑制不定芽形成
2024-05-29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巴渝名校联合考试生物试卷
2 . 土壤盐碱化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其中苏打盐碱地由于其含盐量高、高pH胁迫以及土壤通透性差,致使植物难以生长。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存能力强,盐碱地种植水稻是一项实现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有利措施,可达到恢复生态与发展粮食经济的双重目的。据此,我国研究人员探究了苏打盐碱胁迫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根据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处理

叶绿

素a

叶绿

素b

叶绿

素a/b

净光合作用速率

[μmol/(m2·s)]

气孔导

度[μmol/(m2·s)]

胞间CO2浓度

(μL/L)

产量

(g/盆)

对照组

1.05

0.18

5.78

22.08

1068.63

316.61

109.19

轻度胁迫

0.95

0.16

6.01

20.18

1045.28

332.40

93.98

中度胁迫

0.90

0.12

7.34

15.45

996.52

338.85

71.46

重度胁迫

0.82

0.08

10.42

10.81

952.12

343.44

53.48


(1)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时,可先提取叶绿体色素,再进行测定。提取叶绿体色素时,选择___________作为提取液
(2)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气孔导度是否为该实验中净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因素?___________(填“是”或“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苏打盐碱胁迫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脱落酸在植物应对环境胁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探究脱落酸(ABA)对水稻抗性的影响,科学家以D-4和J-51两种品系的水稻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活性氧物质包括超氧自由基、H2O2等,活性氧的过量积累会对植物体造成多方面的损伤,能破坏植物体内的蛋白质、膜质、DNA、RNA等,同时植物体内的其他细胞组分也受到严重损伤,导致植物的多个生理代谢紊乱。

某同学认为ABA能提高水稻对苏打热碱的通的抗性和苏打盐碱水田中水稻的产量,据图分析他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推测ABA的作用机理为____________,从而提高水稻的耐受性。
3 .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研究人员利用纯合突变体M探究玉米花“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该突变体表现为雄穗中雌蕊发育,雄蕊退化,即雄穗雌性化。将M与野生型杂交,所得的F1全部表现为雄穗正常,F1个体间随机传粉,所得F2中雄穗正常:雄穗雌性化=108:35。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型玉米雄穗中的雌蕊发育不久即退化消失,这一生命现象属于细胞的_____
(2)玉米1号染色体上有一标记序列S,不同品种S序列长度不同。科研人员利用S序列对突变体M的雄穗雌性化基因进行定位,PCR扩增上述杂交实验的亲本、F1及F2若干个体的S序列,电泳结果如图1。

推测:雄穗雌性化基因与S序列均位于1号染色体上。理由是:图1所示电泳结果中,只出现突变体M的S序列的植株均表现为_____,且F2中的_____(填图中序号)均表现为雄穗正常。
(3)进一步研究发现,雄穗雌性化基因的定位区间中包含性别决定基因T(表达产物是抑制雌蕊发育的信号),推测M的表型是T基因突变所致。为验证这一推测,科研人员PCR扩增突变体M的T基因序列与野生型对比,该基因的非模板链部分序列及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如图2。

①请从基因表达的角度阐明突变体M雄穗中雌蕊发育的分子机制_____
②发育中的雌蕊会产生赤霉素,过量的赤霉素抑制雄蕊发育。由此可知,T基因突变使得玉米的内源赤霉素含量_____,最终表现为雄穗雌性化。
(4)科研人员向野生型玉米的T基因中插入片段使其功能完全丧失,构建了纯合突变体M1。突变体M1雌性化完全,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突变体M雌性化不完全,能产生少量有功能的花粉。为验证M是M1的等位突变体,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期结果_____
2024-05-0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4 . 为研究马铃薯贮藏时间与内源激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测定了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图1),以及20℃条件下3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贮藏第60天时,4℃下马铃薯块茎脱落酸含量低于20℃
B.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赤霉素/脱落酸比值高抑制发芽
C.降低温度或喷洒脱落酸均可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
D.20℃下贮藏120天后,赤霉素促进马铃薯芽生长的作用大于生长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种子中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含量的平衡在调控种子休眠和破除休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外界环境信号因素能通过影响种子中ABA和GA的合成和降解来改变种子休眠程度,下图是ABA和GA调控种子休眠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是ABA和GA的相对含量
B.破除休眠后,种子对GA的敏感性升高,对温度、光照的敏感性降低
C.GA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D.结合材料和图推测,A处的生理变化为合成ABA
6 . 土壤盐碱化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其中苏打盐碱地由于其含盐量高、高pH胁迫以及土壤通透性差,致使植物难以生长。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存能力强,盐碱地种植水稻是一项实现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有利措施,可达到恢复生态与发展粮食经济的双重目的。据此,我国研究人员探究了苏打盐碱胁迫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根据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处理

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绿素a/b

净光合作用速率

[μmol/(m²·s)]

气孔导度

[μmol/(m²·s)]

胞间 CO₂浓度

(μL/L)

产量

(g/盆)

对照组

1.05

0.18

5.78

22.08

1068.63

316.61

109.19

轻度胁迫

0.95

0.16

6.01

20.18

1045.28

332.40

93.98

中度胁迫

0.90

0.12

7.34

15.45

996.52

338.85

71.46

重度胁迫

0.82

0.08

10.42

10.81

952.12

343.44

53.48


(1)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时,可先提取叶绿体色素,再进行测定。提取叶绿体色素时,选择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孔导度是否为该实验中净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打盐碱胁迫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脱落酸在植物应对环境胁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探究脱落酸(ABA) 对水稻抗性的影响,科学家以D-4和J-51两种品系的水稻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活性氧物质包括超氧自由基、H2O2等,活性氧的过量积累会对植物体造成多方面的损伤,能破坏植物体内的蛋白质、膜质、DNA、RNA等,同时植物体内的其他细胞组分也受到严重损伤,导致植物的多个生理代谢紊乱。

某同学认为ABA能提高水稻对苏打盐碱胁迫的抗性和苏打盐碱水田中水稻的产量。据图分析他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ABA的作用机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提高水稻的耐受性。
7 . 双子叶植物在破土前,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及一部分下胚轴组织向下弯曲,形成弯钩状结构,由弯钩处的下胚轴优先接触土壤,这个局部特化的组织称为“顶端弯钩”(如下图1)。研究发现,生长素在弯钩的外侧浓度低于内侧,并且多种植物激素参与弯钩的形成,其部分调节机制如图2所示。当双子叶植物出土后,生长素的分布发生改变,导致弯钩打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顶端弯钩的形成过程中生长素发生了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
B.双子叶植物出土后,顶端弯钩外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生长速率大于内侧
C.顶端弯钩的形成,乙烯与赤霉素表现为协同作用,与茉莉酸表现为相抗衡
D.植物的生长发育往往取决于激素间的比例关系,而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
8 . 将生长正常的植株幼苗水平放置时,受重力的影响,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图1是水平放置后,幼苗根和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图2为生长素浓度与茎生长关系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与茎的近地侧和根的远地侧对应的曲线上的点依次为________。若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x,请结合图2,用数学不等式表示x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图中“?”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胚芽鞘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________倍。实验中用激素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某小组以拟南芥原生质体为材料,研究了生长素(IAA)、组蛋白乙酰化及R基因对原生质体形成愈伤组织的影响。野生型(WT)和R基因突变型(rr)的原生质体分别经下表不同条件培养相同时间后,检测培养材料中R基因表达量,并统计愈伤组织形成率,结果如题15图所示。据此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编号

原生质体

培养条件

WT

培养基

WT

培养基+合适浓度的IAA

rr

培养基

rr

培养基+合适浓度的IAA

WT

培养基+组蛋白乙酰化抑制剂

A.R基因通过促进IAA的合成提高愈伤组织形成率
B.组蛋白乙酰化不利于WT原生质体形成愈伤组织
C.组蛋白乙酰化通过改变DNA碱基序列影响R基因表达量
D.若用IAA合成抑制剂处理WT原生质体,愈伤组织形成率将下降
10 . 研究人员以未成熟的番茄为材料研究外源脱落酸(ABA)、NDGA(ABA合成抑制剂)、1-MCP(乙烯合成抑制剂)对果实乙烯释放速率的影响,进而研究番茄果实成熟过程某些激素和酶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
   
(1)乙烯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其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答出1点)。
(2)跃变包括乙烯跃变(乙烯突然增多)和呼吸跃变两种特征,根据果实成熟前期是否有跃变出现,把果实分为跃变型和非跃变型。据图1分析,番茄属于___________果实。为便于贮运,番茄通常在___________(填“成熟前”“成熟后”)进行采收。
(3)与对照组相比,喷施脱落酸组和喷施脱落酸+1-MCP组的番茄果实中乙烯的含量变化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脱落酸可以诱导乙烯合成。若脱落酸合成相关的酶失活,则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时间可能会___________(填“提前”“不变”或“延迟”)。
(4)番茄变红是番茄红素积累的结果。ABA能促进番茄红素的积累,提升番茄品相。据图2推测,ABA促进番茄挂红的机制为___________
2024-03-2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