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0 道试题
1 . 研究表明,捕食风险能诱导猎物进行防御反应。某实验小组欲探究捕食风险对不同密度的某种大鼠的种群数量增长及繁殖力的影响,所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大鼠种群密度,因变量为大鼠的种群数量增长量及繁殖力
B.由图可知,当大鼠种群密度低时,捕食风险会降低大鼠的繁殖力
C.种群密度的增加可能会降低捕食风险对大鼠的种群数量增长量及繁殖力的影响
D.捕食风险可抑制大鼠种群的过度繁殖,从而为其他物种提供空间和资源
2 . 科研人员在某草原自然保护区的5个区域共布设了28部红外触发相机,相机固定于离地面50~80cm的支架上(相机镜头基本与地面平行或略往下),获取了大量野生动物影像资料。如图表示调查期间鸟类和兽类的物种数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红外相机同样适合拍摄大中型哺乳动物、体形小且飞行快的鸟类
B.该研究中调查相机应设置在动物痕迹(如粪便、足迹或遗落物等)较少的地点附近
C.与标记重捕法相比,红外相机调查法具有观察周期短和对调查动物容易出现损伤的特点
D.调查开始后的5个月内,保护区鸟、兽物种数增加可能是由区域外新物种迁入而导致的
3 . 东亚飞蝗是一种农业害虫,因其聚集、迁飞和暴食等特性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__,此增长模型中的增长率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2)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这体现了___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3)为了防止蝗灾暴发,可通过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种群的_______来降低种群的_______,由此降低种群密度,从而有效防止蝗灾。
(4)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某同学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在用血细胞计数板对某一稀释10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平均数为5,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__个。(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5)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过度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填“加快”或“变慢”),演替的方向_______(填“改变”或“未改变”)。
(6)在生物群落内,各种动植物通过营养关系形成了_______,它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024-01-1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下图甲是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东方白鹤捕食鱼虾的能量流动示意图,科研工作者监测了保护区中的三种动物种群数量变化,如图乙所示,其中A、B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C以A为食。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调查黄河三角洲区域东方白鹳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若要认识黄河三角洲的生物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________
(2)东方白鹤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用于________,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原因有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不能为生物利用和________,鱼虾和东方白鹤的同化量之和________(填“〉”、“等于”或“〈”)图中生产者的同化量。
(3)该生物群落中,A与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在临近t1时A种群数量增长,________(“减慢”或“加快”),从种内和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
2024-01-12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生物试题
5 . 在寻求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绿色植物因其独特的代谢类型而被寄予厚望。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中的全部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____。兔子等以草为食物,其同化量流向分解者的途径有____
(2)为研究乔木丰富度与森林碳存储能力间的关系,我国科学家选取42种乔木,在一片约600亩的空地上设立了566个面积为1亩的样地,每个样地中随机种植植株数量相同,物种数目不同的乔木,连续5年测定样地中的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1和图2。研究人员尝试用下图来解释上述结果出现的部分原因。请选取下列合适的选项填在下图中相应的位置上,以使下图的逻辑自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样地乔木丰富度水平高
b.各类资源利用更充分
c.不同生长周期的乔木搭配
d.喜阴与喜阳的乔木搭配
e.相对较高的乔木与相对较矮的乔木搭配
f.时间利用更充分
g.垂直空间利用更充分
h.水平空间利用更充分
i.树种间存在“优势互补”的效应
(3)森林中植被生物量的测定可以采用样方法,为了使调查数据更准确,在布设样方时应该注意____(写出2点即可)。
2024-01-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a)图为两种涡虫分别生活时沿溪流温度梯度的分布情况,(b)图为两种涡虫共同生活时沿溪流温度梯度的分布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每一种涡虫在和另一种涡虫同时存在时,其沿溪流温度梯度分布的幅度都减小
B.两种涡虫共同生活时各自生态位发生变化是种间竞争的结果
C.可以预测随着时间的延长,共同生活的两种涡虫中将有一种被淘汰
D.与(a)图相比,(b)图中每一种涡虫由于生活资源减少,其种群密度都减小
2024-01-1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7 . 大树杜鹃为杜鹃花属中最高大的乔木树种,因量少而珍稀。科研人员欲分析大树杜鹃所生存的群落的特征,设置了8块标准样地进行调查,分析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调查结果如图。其中,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不同物种的概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时随机选取8个样地,每个样地可采用五点取样法取样
B.8个样地中乔木层的物种数较多
C.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布有不同生物,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该群落林冠层郁闭度的大小只影响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对草本层没有影响
2024-01-0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8 . 某学校同学对如皋长江边某区城内东方田鼠展开调查,调查范围2平方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8只,将捕获的东方田鼠标记后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位置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共捕获45只,其中标记过的个体数为9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被捕捉过的东方田鼠不易再被捕捉,则调查区内田鼠种群密度小于95只/公顷
B.该地原居民外迁,耕地荒废导致食物短缺种群密度降低,该因素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C.调查东方田鼠种群密度时,还可同时获得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物种丰富度等种群特征
D.在田鼠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进行第一次捕捉,估算得到的该种群的K值小于实际的K值
9 . 美国学者克里斯琴在对某种野外鼠类研究时发现内分泌系统也能调节自身种群密度。如图是该调节机制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野外调查该鼠类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法。图示B、C是与种群密度变化直接相关的种群特征,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如图来看,内分泌系统中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A应是______________激素调节该鼠类种群密度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 该机制也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024-01-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潢川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当一个生态缸达到稳定状态后,各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均达到K值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的间隔时间越长统计结果越准确
C.群落中不同物种占据的生态位不尽相同,可使环境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也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023-12-2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四) 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