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7 道试题
1 . 东洞庭湖保护区是国际著名的湖泊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鸟类繁殖与越冬的良好场所,许多鸟类集中在湿地上或湿地周围,形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高的生态系统。科研人员以4种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和不同分布生境情况:

鸟类名称

种群数量

觅食生境1

觅食生境2

觅食生境3

觅食生境4

小鸊鷉

++++

草滩沼泽(40%)

苔草沼泽(30%)

水塘(30%)

(0%)

夜鹭

+++++

水塘边林(35%)

林缘地带(64%)

开阔水域(1%)

(0%)

小天鹅

++

草滩沼泽(23%)

苔草沼泽(43%)

滩涂边芦苇(18%)

芦苇(16%)

绿翅鸭

+++++++++

草滩沼泽(67%)

苔草沼泽(4%)

滩涂边芦苇(24%)

开阔草地(5%)

注:“+”表示种群数量,“+”越多表示种群数量越多,百分比是指的在相应觅食生境获得的食物占总食物的比例
(1)科研者用鸣叫计数法来调查洞庭湖的某些国宝级濒危鸟类,通过将某种鸟的鸣叫或鸣唱录音在野外播放,吸引同种鸟类反应并据此来推算种群数量。鸟类鸣叫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类型中的______信息,推测不用标志重捕法的原因是______(答2点即可)。
(2)表中鸟类在群落中最占优势是______,从觅食生境来看,与其他3种鸟类生态位重叠度最小的是______。推测小天鹅和绿翅鸭降低种间竞争的方式是______
2 . 红腹锦鸡是我国特有的鸟类。一般生活在秦岭地区,为山地雉种,主要取食植物的种子,偶尔也会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我国科研人员为研究气候变化对红腹锦鸡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在四川省及周边地区调查了红腹锦鸡的适宜分布区,并预测未来红腹锦鸡栖息地将向甘肃、陕西等山区不断迁移。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红腹锦鸡的种群密度适合用__________________法。研究人员发现在红腹锦鸡数量较多的区域,草地的物种多样性更高,试用“收割理论”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山区生物群落区别农田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推测红腹锦鸡会向更高纬度地区迁徙,生境碎片化程度加剧。为更好地保护红腹锦鸡生境,可以在彼此孤立的生境间建立生态廊道,提高红腹锦鸡生境连通性,以利于红腹锦鸡种群间进行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为进一步探究保护红腹锦鸡的方式,对红腹锦鸡秋季繁殖期能量收支及采食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忽略性别差异,以下均为平均值):
体重(kg)每日摄入能量(J)每日粪便能量(J)每日体重增加对应能量(J)
0.666230052930400
①红腹锦鸡平均每日同化量为__________________J,呼吸作用耗散量为__________________J。
②进一步研究表明,红腹锦鸡的呼吸作用耗散量明显小于以上计算量,推测计算量与实际量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资源有限,该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会争夺____________________。山区中的红腹锦鸡和其他动物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占据了不同的______________,从而能在同一区域中共存。
3 .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下图为某“生态农业”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常用___________法调查鱼的种群密度。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鱼的种群数量最好控制在K/2左右,其原因是__________
(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填“水平”或“垂直”)结构在实践中的应用,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农田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低,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4)该生态农业建设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社会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原理。
4 . 布氏田鼠是草原的主要害鼠,喜栖于植被低矮稀疏的环境,其天敌有草原雕、草原狐等。某研究小组研究道路和放牧等干扰对布氏田鼠种群动态的影响,在放牧草场和禁牧草场内,沿道路的平行方向,由近及远各设置4组样地,调查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布氏田鼠天性警觉,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时结果会偏小
B.与禁牧草场相比,放牧草场由于牲畜啃食而有利于布氏田鼠的生存
C.道路附近田鼠的种群密度偏大与其天敌对道路、车辆趋于回避有关
D.天敌对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
5 . 武汉市涨渡湖湿地公园水域面积6万亩,水产局研究小组调查了该湖泊中乌鳢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0

107

123

70

69

62

73

78

74

55

92

109

204

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鱼群的年龄结构大体为______,理由是_______
(2)在该自然湖泊中,乌鳢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对其直接起决定作用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
(3)为了调查该乌鳢的数量,在一平方公里范围内,第一次捕捞并标记185条乌鳢,第二次捕捞160条乌鳢,其中具有标记物的有30条。由此可估计该水域约有乌鳢______条。
(4)某养殖户在其罗非鱼精养鱼塘为消除小杂鱼抢食饲料,引入了适量乌鳢,调查统计罗非鱼数量动态变化如图

       

据图推测,乌鳢最可能是在______对应的时间点引入鱼塘;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______.C点影响种群数量下降的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
6 .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秋茄是某红树林群落中的优势种,可利用___________法调查种群密度。若调查中发现幼龄树数目最多,成年树次之,老龄树较少,年龄结构呈___________型。
(2)该湿地所有生物构成一个___________,秋茄与桐花树高低错落,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红树林植被结构简单,群落的___________低,部分植食性昆虫缺少天敌的制约,易爆发形成严重的虫害。
(4)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与红树具有几乎相同的生存空间,___________高度重叠,从而抑制了红树林的生长。互花米草对红树林群落有哪些影响?___________
A.降低生物多样性        B.使群落水平结构更复杂C.破坏生态平衡            D.提高经济效益
7 .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且需注意标记物对跳蝻生活的影响
B.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能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C.多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D.某种生物依赖其声纳系统觅食,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
8 . 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等多种多样的昆虫,他们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中的所有小动物及无机环境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B.进行物种相对数量的统计时,对于个体较大且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采用记名计算法
C.蜘蛛、蜈蚣等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因此实验时适于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
D.用诱虫器采集土壤中小动物时利用了土壤中小动物的趋光性
2024-01-28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四校(杨柳青一中、咸水沽一中 、四十七中、一百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下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②③④依次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B.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C.调查农田里的跳蝻种群密度,应采用标记重捕法,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值偏大
D.对于某些已经低于种群延续所需的最小种群数量的物种,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2024-01-28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四校(杨柳青一中、咸水沽一中 、四十七中、一百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藏羚主要分布于我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雄性有角,雌性无角。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对甲、乙、丙三地的藏羚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I、Ⅱ、Ⅲ、IV分别对应大(5-8龄)、中(3-5龄)、小(1-3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藏羚最长寿命约8年)。据图预测一段时间后,图1中____________地藏羚种群数目增加的可能性最大。

(2)图2表示某地藏羚的R值变化(R=出生率/死亡率),b-c时段藏羚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若在d时,有少量藏羚从其它地迁入该地,则该地藏羚的K值____________(填“减少”、“不变”或“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
(3)在导致藏羚死亡的因素中,狼的捕食占比较高,狼的捕食属于影响藏羚种群数量发展的_____________(填“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4)研究人员通过航空遥感技术监测藏羚数量变化,主要操作流程: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藏羚并计数。与标记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____________(答2点即可)。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