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科研人员对高原鼠兔的被捕食风险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图2是根据某草原上甲、乙两种鼠兔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绘制的曲线图,L值表示甲鼠兔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M值表示乙鼠兔的种群数量。不考虑甲鼠兔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回答下列问题:
   
注:警戒距离是指当高原鼠兔有警戒行为时与捕食者之间的距离。
(1)植被能为高原鼠兔的生存提供 _____,据图1分析,植被群落高度越高,鼠兔被捕食的风险就越 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 ________
(2)为了调查该草原某区域中甲鼠兔的种群密度,捕获了30只甲鼠兔,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回原环境中,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50只个体,其中有3只带有标记, 该甲鼠兔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只。如果标记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 _____(填“大”或“小”)。
(3)乙鼠兔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____________只。
2024-03-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某生态系统中有甲、乙和丙三个种群,某研究小组统计了这三个种群近30年的种群数量,并绘制了λ(λ=当年种群数量/前一年种群数量)值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种群乙的数量增长曲线为“S”形曲线
B.在B点时,种群甲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可能为K/2
C.第30年时,种群甲的种群数量比种群丙的种群数量多
D.在30年之后,只有乙种群才能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3 . 某生物实验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图中曲线a、b是两批次酵母菌在相同的培养液和培养环境中培养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在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为___________(不考虑代谢产物的影响),图中t₂时两批次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剩余量不同,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t1时曲线a种群增长速率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曲线b种群增长速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时刻曲线a种内竞争的强度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曲线b种内竞争的强度。
(3)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可以估算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某同学进行的实验具体操作如下: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上层溶液滴在计数板上,后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①有同学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操作存在两处错误,正确操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进行正确步骤观察到计数室(规格为25×16)的四边及中间5个中方格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______个。若想要只计数计数室内活的酵母菌,可以用___________染液处理计数室内的酵母菌。
4 .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的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种群增长率最大
②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③随着时间的推移,弃耕的土地不一定会演替成森林
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体现了一条食物链
⑤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⑥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⑦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一个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环境条件。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对甲乙两地的蝮蛇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B.对生活在冻原的旅鼠来说,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
C.当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死亡率会升高,出生率不变
D.对生活在同一个湖泊中的鲢鱼和鲤鱼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