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生态学科研工作者对某群落中甲、乙两种群进行了长期调研,统计得出两者的出生率/死亡率的值(N),绘制曲线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t3~t4段,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t2~t3段,乙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C.t1~t2段某个时刻,乙种群的数量可能与甲种群相等
D.t2时刻,甲、乙两种群的增长率不一定相同
2 . 镉(Cd)造成的水体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科研人员为筛选适合华北某地区Cd污染修复的水生植物,用不同浓度Cd溶液处理本地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并检测不同浓度Cd溶液下两类植物的生长量和单位干重Cd的含量,结果如下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学者可以采用___________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种植合适的植物类型。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可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使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由图1可知,水体Cd浓度较大时,应选__________植物用于修复水体,依据是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筛选,研究人员从Cd污染水体中取底泥,分别栽培苦藻、灯笼藻和眼子菜,并测定不同部位的富集系数(代表富集能力)和迁移系数(指由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的迁移能力),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研究结果,若要采用及时收割地上部分并无害化处理以达到修复目的,则应选择___________作为最佳植物,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经历一段时间的修复,Cd污染物含量显著下降至符合国家标准后,该地被打造成湿地公园。但是出现了鼠害,仅用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维持有效。请写出一种防治鼠害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_
(4)以沉水植物为食的动物称为初级消费者,下表是初级消费者能量流动情况:

项目

摄入量J/ (hm2.a)|

粪便J/ (hm2a)

呼吸量J/ (hm2.a)

初级消费者

1.06×109

3×108

7.1×108

次级消费者

3.9× 107

1.9×106

2.18×107

据表可知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不经次级消费者的任何作用而直接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3 . 克里斯琴学说(主要用来解释自然界哺乳类动物种群调节)认为:种群数量上升时,种间的社群压力会影响种群数量,其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社群压力会导致动物体液免疫能力降低
B.社群压力会导致机体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升高
C.社群压力会导致环境容纳量降低
D.社群压力通过体液、免疫两种调节方式调控种群数量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4 . 甲、乙两兴趣小组利用等量的相同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培养,定期取样计数,结果如下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组t3时酵母菌的增长速率大于乙组t1
B.两组实验结果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甲组比乙组接种的酵母菌数量多
C.两组培养过程中均适时通入氧气并及时更新培养液
D.若两组均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则曲线中的a值比实际K值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病毒可以使人患病并危及生命安全,但合理利用病毒,也可以造福人类。下列有关病毒的应用实践,应当禁止的是(       
A.引入兔黏液瘤病毒控制野兔的数量以保护澳洲草原
B.在适当条件下用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C.将外源基因与噬菌体基因融合并使其表达以研究外源基因的功能
D.对流感病毒基因进行改造,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人群感染这种病毒
6 .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等菌株产生的一类剧毒的含碳有机物,常见于发霉粮食及粮食制品中,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AFB1)毒性最强。为保障食品安全,科研人员尝试开发能有效降解AFB1的生物菌剂。回答下列问题:
(1)欲筛选AFB1降解菌,科研人员需配制以______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对待选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
(2)经连续选择培养后,初步分离得到能降解AFB1的菌株,用______法或_____法接种子固体培养基上获得单菌落。通过观察______,初步鉴定菌种类别,进而筛选得到分泌 AFB1降解酶的菌株。
(3)用菌株A 进行AFB1降解实验,72h 内定时取样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①0~60h内,发酵装置中菌株A 的种群接近于_____形增长,60h后菌株A密度下降,可能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的消耗,还可能是装置中________________等发酵条件改变,不利于菌体生长繁殖。
②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72h内的菌株A 进行计数,在样品稀释度合适,同一稀释度下至少对3个平板重复计数的情况下,统计的活菌数往往较实际值偏小,原因是________
(4)将菌株A制成用于保障食品安全的生物菌剂时,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
7 . 灰鼠是一种小型哺乳类动物,最喜食松籽。研究人员调查了1960~1980年间灰鼠种群数量及松籽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松籽产量属于影响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B.松籽产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气候条件的变化情况
C.灰鼠种群的数量没有出现3年以上的连续上升或下降
D.灰鼠的种群数量与松籽产量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2024-05-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部分示范性高中三模生物试题
8 . 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
B.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保持稳定
C.引入到新环境的种群,一定时间内都能呈“J”形增长
D.林冠层郁闭度的增加,导致一年蓬的种群密度降低为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2024-05-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研室提供)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试题生物试卷
9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保持不变
B.两次捕捉间迁入少量天敌,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基本不变
C.生物种群数量的不规则变化与气候和干旱等密度制约因素有关
D.森林群落植物有明显分层现象,动物多数具有快速奔跑和打洞的能力
2024-05-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10 . 西晋江统《酒诰》中写道“酒之所兴,乃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日杜康”。酿酒技术早在千年前就已存在。如图是某同学制作果酒过程中酵母菌数量与酒精浓度随发酵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数量在T1时刻增长最快,T1之前只进行有氧呼吸
B.发酵瓶等实验器具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进行消毒
C.在酒精的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放气,且放气频率不变
D.若增大酵母菌的接种量,该果酒的发酵时间可能会缩短
2024-05-2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中学,高邑第一中学,无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