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2 道试题
1 . 荧光假单胞菌野生型菌落为平滑型(SM),突变后可产生皱缩型(WS)和模糊型(FS)菌落。科研人员在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野生型,其种群增长曲线如图1所示;在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野生型,其种群增长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静置培养时,增大荧光假单胞菌的接种数量会增大SM的K值
B.静置培养后期,SM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与细胞密度过大有关
C.振荡培养时,WS第4天后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并会保持S形增长
D.SM在振荡培养时的突变和适应不利于物种生存
2 . 阿尔卑斯山上不同海拔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群落,在海拔2200m处的群落中车前草占据优势。
(1)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气候变暖导致阿尔卑斯山海拔2200m处的群落发生________演替,导致车前草优势可能消失。
(2)为探究气候变暖条件下群落变化对车前草造成的可能影响,进行如下移植实验,如图1。

   

①样地内车前草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它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_________。研究人员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取样时要遵循_________原则。
②实验中,研究人员根据种群指数增长模型: Nt =No×λt ,计算移植到不同海拔的车前草周期增长率(λ)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当气候变暖1.65℃时,低海拔群落生物对车前草种群稳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根据气候变暖4.85℃时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_______
③有人认为步骤B应直接将车前草个体种植到对应海拔,请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
(3)研究人员预估车前草的灭绝时间,发现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生态环境变化会带来延迟的生物多样性损失,导致车前草灭绝时间滞后于气候变化的速度,这种现象称为“灭绝债务”。下列关于“灭绝债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始种群规模较大可能会导致灭绝债务的产生
B.栖息地破碎化和栖息地破坏会减少灭绝债务产生
C.长期的灭绝债务可能有利于栖息地的恢复,以防止物种灭绝
D.多年生灌木可长期在不适宜的气候条件存活,更易产生灭绝债务
E.污染可以通过降低种群生育率或增加死亡率,造成灭绝债务
3 . 判断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叙述
(1)生物的种群密度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
(2)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
(3)从理论上讲,第二次被捕捉时动物躲避捕捉的能力增强,所以调查的种群数量比实际数量要小(      )
(4)种群“J”形增长曲线中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均恒定不变(      )
(5)种群数量远小于K/2时是防治害虫的最佳时期(      )
(6)用较大网眼的网捕鱼,目的是增大鱼塘的环境容纳量(      )
(7)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容纳量(      )
(8)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      )
(9)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且需要进行重复实验(      )
(10)竹林中箭竹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
(11)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12)在长白山地区,针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升高而增大,阔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升高而减小,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的体现(      )
(13)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和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均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
(14)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会出现重叠现象(      )
(15)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      )
(16)由于人类活动总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所以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总是不利的(      )
7日内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通关03 易错点狂刷351个-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4 . 内蒙古额伦草原本是最富饶的草原之一,在建国初期人们打破了草原生存规则,大量掠杀狼等牛、羊、马的天敌,包括他们的竞争者野兔等也被大肆捕杀。羊群和马群、牛群不断扩大,远超载畜量,于是草原退化沙化。当地气候干旱、日照充裕,有人提出修建光伏电站,利用光伏板遮挡了烈日,且电站清洗光伏板的用水足够高羊茅为主的牧草快速生长,再引入适量的牛羊,形成了畜牧—光伏互补的生态模式。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伏板遮挡部分阳光后,高羊茅的环境容纳量降低
B.该地区牛羊能共存是因为二者生态位高度重叠
C.该地区即便有人类干预也很难形成森林群落
D.若后来有狼入侵,则狼作为顶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
2024-05-27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联考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果酒发酵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及酒精浓度变化,发酵过程中定期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由16中×25个小格组成)计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点时酵母菌种群密度最大,此时限制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为非生物因素
B.P点后酒精浓度基本不变,酵母菌种群数量可能比N点时低
C.若吸取样液1mL并稀释100倍,计数的中方格平均数为15,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为2.4×108
D.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大小
2024-05-27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联考试题
6 . 长江江豚分长江干流种群、鄱阳湖种群和洞庭湖种群3个自然种群,其中尤以鄱阳湖种群数量最多(450头左右),占整个现存种群的近一半。鄱阳湖江豚性成熟在3龄左右,19龄左右失去繁殖能力。2022年某科研小组对鄱阳湖江豚的年龄结构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表(+的个数代表数量多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年龄期≤3龄3-19龄≥19龄
数量++++++++++++++++++++++
A.长江江豚的3个自然种群体现了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气候因素对长江江豚的影响受其种群密度制约
C.2022年后鄱阳湖江豚的种群数量将呈“S”形增长
D.推测鄱阳湖江豚依然还未摆脱灭绝的风险
2024-05-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三年级5月份大联考生物(东三省)
7 . 甲、乙两种轮虫主要分布于淡水水域,均以蛋白核小球藻等为食。为研究食物充足的条件下,密度信号对轮虫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轮虫分布区域相同且均以蛋白核小球藻等为食,二者生态位相同
B.五组轮虫的种群数量均呈S形增长,其中的9.12个/mL为对照组的K值
C.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轮虫甲的密度信号能够抑制轮虫乙的种群数量增长
D.轮虫乙的密度信号可抑制同种轮虫种群增长,且该作用与其密度呈正相关
8 . 在捕捞业中,为获得最大持续产量(MSY),一般有两种方式:配额限制和努力限制。配额限制是控制在一定时期内收获对象个体的数量,允许收获者在每一季节或每年收获一定数量的猎物种;努力限制是当捕猎对象的种群数量减少后,必须增加收获努力才能获得同样收获量。下图表示不同努力水平对种群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某种被捕捞生物的净补充量(出生数超出死亡数的部分)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虚线表示四种不同努力水平下的收获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配额限制适合一些种群数量较少、繁殖能力较弱的经济生物
B.图中可以表示MSY的点是Q
C.若收获持续保持低努力水平,种群数量将上升至N
D.若没有捕捞,种群达到N点后,种群数量可能围绕N点上下波动
9 . 孟子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网)不入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密网”捕捞会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B.人类活动一定会使群落向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演替
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负反馈调节产生的基础
D.中等强度的森林砍伐(约K/2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0 . 下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P表示Nt+1=Nt,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曲线上A、B、C三点中,C点时,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点是F点
C.当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甲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D.该图直观地反映出甲、乙两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数学模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