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某生物实验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曲线甲、乙表示两批次酵母菌培养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t2之前,酵母菌在葡萄糖溶液中,乙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为___
(2)比较图1中t1时两批次培养的种群种内竞争的强度是___(填“甲>乙”“甲=乙”或“甲<乙”)。
(3)图1中t2之后,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增长减缓甚至下降的原因是___(答出1点)。
(4)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L。现向1mL酵母菌样品中加入99mL无菌水稀释,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稀释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现观察到图2所示a、b、c、d、e,5个中方格(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个。为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可采取的做法是___(答出1点)。
2024-01-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2 . 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细菌(又称蓝藻)是露斯塔野鲏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图1表示露斯塔野鲮鱼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图2表示绿藻和蓝细菌对水体中N、P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则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图中a-e五个点中,前8年种群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点。
(3)该湖泊受到富含P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据图2分析选择的生物应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4)在培养藻类时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估算培养液中藻细胞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若吸取藻细胞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图3表示藻细胞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藻细胞有_________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藻细胞平均数为15,则1m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个。
3 .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某实验小组将少量酵母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培养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测定酵母菌数目,其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图1中_______点酵母菌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酵母菌种群数量从d点后开始下降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3)对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估算酵母菌种群数量,该过程需要用到血细胞计数板。实验过程如采用如图2所示的操作,那么统计出来的数据与实际值比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另一实验小组,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进行实验,并在相同时间点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c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等。
4 .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采用了下图1所示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 mm×1mm×0.1mm,计数室为16中格   小格型)进行计数,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绘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如下图2所示。图2中在a点对应的时间,将培养液稀释了100倍,经过一系列操作,检测四角上中方格的酵母菌数量分别为22、26、24、2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液中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统计
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先滴加一滴稀释后的培养液于玻片中央,再从一侧缓缓盖上盖玻片,避免气泡产生
C.此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种群密度约为:8×108个/mL
D.图2中a点酵母菌种群增长率最大,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兴趣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出线。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图甲是小组成员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到的培养结果(样液稀释100倍,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图乙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酵母菌培养的结果。
(1)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取样前应轻轻振荡试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双边线内16个小方格中共有酵母菌24个,此时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_______个。
(4)t2时两批次发酵液营养物质剩余量较少的是________,若在t2后继续培养,最终发现种群的数量均会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11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检测生物试题
6 . 图甲是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

   

该同学的具体操作为:先向试管中加入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种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上的鼠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最好在______(填“b”“c”或“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甲中曲线Ⅱ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图中K是指______量。
(2)为了绘制得到图乙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图丙是b时刻用血细胞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一个中方格上有24个酵母菌,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约为______个。
(3)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中,通常要将试管振荡几次,其目的是:________
2023-08-06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7 . 图 1 表示两种类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 2 是某生态学 家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监测结果(λ 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 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 如图 1 中的甲曲线所示,在统计酵母菌数量时用到的计数工具是______ 。将 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这种曲线,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_模型。在a 点之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____
(2)图2中鲫鱼种群在t3后种群数量变化类似于图 1 中____ 曲线的增长类 型,鲤鱼种群在t3时的数量____(填“>”“<”或“=”) t2时的数量。
(3) “植物 A→动物 B→动物 C”是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调查动物 B 种 群密度:在 2hm2范围内, 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 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 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 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 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
8 .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了静置培养和振荡培养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对酵母菌抽样检测计数时无需盖盖玻片
B.第4天时该种群的死亡率最小,出生率最大
C.两种培养方式下,均在培养的第2天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D.据图可知振荡培养降低了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2023-02-0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重点高中(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9 . 为探究氧气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分别将酵母菌置于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下进行实验,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结果如甲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________;图甲中a点种群增长速率________b点种群增长速率。b点后,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培养液中营养物质减少和细胞呼吸产生的代谢废物使培养液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图甲中曲线的种群数量显著低于曲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造成酵母菌增殖速率较慢。
(3)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①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连续3天取样计数;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底部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③将培养液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2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1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测得平均每个中方格内有24个酵母菌,则1L酵母菌培养液含有的酵母菌数约为_____________个。
10 . 图1表示两种类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2是某生态学家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监测结果(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如图1中的甲曲线所示,在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法。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这种曲线,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_模型。在a点之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______(至少说出两种原因)。
(2)图2中鲫鱼种群在t3后种群数量变化类似于图1中____曲线的增长类型,鲤鱼种群在t3时的数量____(填“>”“<”或“=”)t2时的数量。
2023-02-09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