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沙棘果酒是沙棘原浆经酵母菌发酵而成的,某实验研究了沙棘原浆与水的配比(料水比)对沙棘果酒品质的影响,酿制过程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从细胞呼吸类型看,酵母菌属于________生物,在________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
(2)可用装置甲的X溶液检测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则X溶液是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发酵过程中,可定期取样检测酵母菌数量变化情况。若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需要用到的工具是________;该方法统计值往往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活菌的实际数目,原因是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酿造沙棘果酒最佳料水比为________,料水比大于该值,酒精度随之降低,原因是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药物A具有促进酵母菌细胞增殖的作用,在10mg·L-1~30mg·L-1浓度范围内,药物A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某实验小组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①配制浓度为10mg·L-1、20mg·L-1、30mg·L-1的药物A溶液;②取一定量的酵母菌细胞悬液,摇匀,将这些细胞均分为4组,各自加入4支试管中,编号1、2、3、4;③1~3号试管依次加入a,4号试管加等量无菌水,将4组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④每隔一段时间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测定每组酵母菌细胞的数目,直到数目达到最大值,并记录;⑤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由题可知,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
(2)上述步骤中加入的a表示____。设计4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
(3)在进行血细胞计数板操作时,应____(填“先滴加菌液后盖盖玻片”或“先盖盖玻片后滴加菌液”)。如果观察的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
(4)请设计坐标图且用曲线预测本实验的结果____
2024-04-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生物试卷
3 . 为研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将马铃薯培养液随机分成不同体积的两组,然后将等量的酵母菌分别接种在两组培养液中,同等条件下分别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定时取样统计酵母菌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组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时间一定相同
B.酵母菌的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对其种群数量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C.培养初期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会出现类似“J”形增长阶段
D.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从培养液底部取样以得到更多酵母菌
4 . 东亚飞蝗是一种农业害虫,因其聚集、迁飞和暴食等特性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的“J”形曲线增长需满足的条件是___;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增长率=___,此增长模型中的增长率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2)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这体现了___(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3)为了防止蝗灾爆发,可通过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种群的___来降低种群的___,由此降低种群密度,从而有效防止蝗灾。
(4)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某同学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在用血细胞计数板对某一稀释10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平均数为5,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个(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5 . 某同学向1000mL的锥形瓶中装入200mL培养液和0.5mL活化酵母液,适宜条件下密封培养一周(假设培养液中资源充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培养过程中,因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培养液pH下降
B.培养过程中若取1mL培养液,加入澄清石灰水,可探究酵母菌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
C.若在滴有培养液的血细胞计数板上盖上盖玻片,待细胞沉降后计数,所得数值偏小
D.理论上,锥形瓶中液体酵母菌的种群密度应先增大后减小
2024-04-0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下图1中甲曲线表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图2为血细胞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l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图3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甲曲线a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但是增长速率此时并不是最大
B.若在b时刻添加一定量酵母菌培养液,则图中α的角度可能会变大
C.若以图2一个中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格数的平均值,则该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约为6×106
D.渔业生产中,从经济效益上要严格控制网眼大小以保护幼鱼,使鱼的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图3中Ⅱ所示的类型
2024-04-03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蚌埠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L的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分析回答:
(1)将葡萄糖培养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
(2)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是非常困难的,可用___________的方法。每块血细胞计数板上有____个计数室,它在使用有许多注意事项,下列有关血细胞计数板使用叙述错误的有___________
A.血细胞计数板可以用于调查酵母菌、病毒、细菌等生物的种群密度
B.需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样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样液充分渗入计数室
C.防止观察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影响计数,加样后需立即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D.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晾干并镜检,若有残留或沉淀物需要重新清洗
(3)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该实验每天要定时取样,每个样品计数3次,目的是___________
(4)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滴加样液时,应该_________(填“先滴后盖”或“先盖后滴”),否则结果会偏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培养后期的酵母菌培养液,为了方便计数,一般应先___________再计数。
(5)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结果(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量(万个/mL)

32

762

824

819

821

820

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则表中第2天生活状态的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__个/mL。如果继续培养,酵母菌种群数量会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6)若另一同学某时刻将发酵液稀释1000倍后,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25×16)计数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理论上5个中方格中无色细胞的个数应不少于___________个,才能达到每毫升3×109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
2024-04-0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三月考试生物试题
8 . 请完成下列与种群及群落相关的问题:
(1)调查某种果树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原因是_______
(2)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法。如果某同学第二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有6个,则该同学该天计数的活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_______万个/ml。(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3)下图为松林中某种鸟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前10年中该鸟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___年,第16年时若调查该鸟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____相似。
(4)在群落中,不同的物种各自生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__________________、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__________________等。
9 . 为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某兴趣小组将酵母菌分别接种于3个盛有等量同种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并放置在摇床上培养,转速分别为210、230、250r/min,培养时间与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接种酵母菌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湿热灭菌
B.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锥形瓶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
C.8d后,250r/min组酵母菌的数量开始下降,可能与代谢产物积累及培养液的pH下降有关
D.该实验可说明溶氧量和空间是限制酵母菌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影响因素
10 . 同学甲以新鲜的葡萄为材料,用如图1所示的发酵装置来制作果酒、果醋;同学乙为了探究培养时间与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关系,将从葡萄皮上成功分离出的野生酵母菌分别接种于3个盛有等量同种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并放置在转速分别为210r/min、230r/min和250r/min的摇床上培养,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排气口要连接一根长而弯曲的胶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通常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原因是利于发酵初期__________________,并防止发酵旺盛时发酵液溢出;制作葡萄酒时需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用图1的装置酿酒结束后,若要直接转入果醋发酵,具体的操作方案为____________。在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中,发酵液pH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2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转速范围内,____________
(4)图2中培养8h后,3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不再增加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2024-04-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河南省驻马店高二阶段测试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