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近年来,吉林省图们江下游的某湿地地区废弃稻田面积逐年增加,统计不同弃耕年限稻田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弃耕年限

一年生草本

多年生草本

湿地植物占比

<5

23

38

72%

5~15

15

33

83%

>15

15

26

56%

自然湿地

11

24

83%

注:表中一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的数据为物种数目。
A.废弃稻田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废弃后群落中各种群K值均上升
C.废弃稻田演替的结果是由环境和群落内的生物共同决定的
D.随弃耕年限增加,废弃农田植物丰富度一定与自然湿地相同
2 . 下列关于古诗、俗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述了群落的次生演替
B.“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山药地要松,甘蔗行要齐”说明松土、通风有利于农业增产
D.“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3 . 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境内,属于北热带季风气候,植物生长期长,气温垂直梯度明显。保护区内最著名的狭叶坡垒,俗称“龙袍树”,是我国特有树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家珍稀濒危物种。该保护区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如云豹、金钱豹等。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个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称为该物种的频度,频度分级标准如表所示。在植物种类分布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在该群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如图所示:

频度

频度级

1%~20%

A

21%~40%

B

41%~60%

C

61%~80%

D

81%~100%

E

   

①调查物种频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答两点)。
②生态学家对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研究,推测“龙袍树”的频度属于________级。保护区内频度E级的植物甲并不是优势物种,则甲的种群密度和分布范围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
③若某山谷植物物种的频度级符合上图所示比例关系,且属于C频度级的植物有27种,则该山谷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为________种。山谷中各物种有明显的随水流径向分布的特点,这体现出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金钱豹的种群数量时,若在调查期间有人偷捕,则会导致其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________(填“高”或“低”)。若要研究十万大山中云豹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________(填下列序号)。
a.云豹在该区域的栖息地   b.云豹的天敌   c.云豹的食物     d.云豹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3)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可能会发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有环境不断变化、生物本身不断的繁殖、迁移或迁徙,________(答两点)等。
2024-05-3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年普通高中选择性压轴考试生物试题(二)
4 . CBS 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绿化技术是采用特定的混凝土配方和种子配方对岩石边坡进行防护和绿化的新技术。某采石场利用该技术进行山坡生态修复,2年后灌木开始生长,3年后灌木茂密,4年后基本看不出人为痕迹,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采石场山坡喷洒植被混凝土和在冰川泥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相同
B.该采石场生态环境恢复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且不会再发生改变
C.导致群落类型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水分、温度及其他环境因素
D.该采石场生态修复过程中,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均不断增多
2024-05-3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压轴冲刺考试(一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研究退耕还林的群落演替规律,科学家调查了群落中不同植物类群的物种数随退耕还林年限增长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结果表明,群落丰富度随退耕还林年限的增长而减少
B.人类活动影响群落的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人类活动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植物类群物种数的变化会导致动物类群物种数的变化
2024-05-2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4年高三临考押题考试(三模)生物试题
6 . 我国南方很多的村落背后都有一片充当绿色屏障的防护林,防护林保留了部分原始植被的特征,同时由于深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而与自然群落有一定差异。研究表明,随着干扰(主要是砍伐成树)强度的增加,防护林林下的植物丰富度增加,阳生植物增多。在人工干扰强度不同的防护林中,占优势的树种也有差异。受到重度干扰的防护林,比自然林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砍伐成树有助于林下植物的生长,主要是影响了_____(种间关系)。干扰后林下的阳生植物会增多,其原因是____
(2)重度人工干扰的防护林比自然林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其原因是____
(3)某防护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防护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中
草本植物灌木乔木
1草丛3400
2针叶林52121
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
4常绿阔叶林1063116
①防护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较快恢复,原因是除了原有的土壤条件得到基本保留外,甚至____也可得到保留。
②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复杂,原因是____
③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下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____

(4)适度砍伐成树,既可以增加防护林物种的丰富度而提高其稳定性,又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原理。
(5)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理论,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充分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能力,并辅以有效的_____投入,从而尽快使生态系统从受损的退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
2024-05-2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生物试卷
7 . 人工鱼礁是人为设置在水域中的构造,投放后可改变周围环境流场,产生的上升流将底层的营养物质输送至上层水体,使浮游植物等饵料生物大量繁殖。辽东湾觉华岛附近的人工鱼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近3年中相对稳定,据此构建了能量流动模型(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______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才能维持相对稳定。
(2)图1里有机碎屑中的能量除了可以流向营养级Ⅱ,还可以流向______。该生态系统与同纬度其他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相比,通过第二营养级流入有机碎屑中的能量占本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过高,原因是调查期间有渔民私自设地笼网偷捕,而偷捕的主要是第______营养级,因而造成______,使能量过多地流向碎屑。
(3)科学家对同纬度鱼礁区和对照区(未放鱼礁)的物种组成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监测绘制出图2,圆圈大小代表生物量,结果显示放置鱼礁显著提高了该区域水生生物的____________

(4)本案例从群落演替的角度来看,说明人工鱼礁的布设改变了自然演替的______。从研究能量流动意义来看,人工鱼礁的合理布设,会增大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原因是______
2024-05-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测试生物试卷(一)
8 . 盘锦市被誉为中国河蟹第一市,该市实施“以稻养蟹、以蟹养稻”的“蟹稻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河蟹能清除稻田杂草,预防水稻虫害,同时粪便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河蟹的爬行还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用,有利于水稻的生长,使得水稻产量增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稻田群落中既存在垂直结构也存在水平结构
B.河蟹所处的空间位置及所占用的资源就是其生态位
C.人为地将普通农田改造成稻—蟹共生农田属于群落的演替
D.影响稻田中植物垂直分层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水分和无机盐等
2024-05-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测试生物试卷(一)
9 . 全球气候变暖及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渤海湾生物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造成了严重影响,科研人员为了解渤海湾水域生态状况,对入海河口(淡水河流流入海洋的入口)的浮游生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温度属于____________信息,可借助空气、水等媒介传播,这些信息传播的媒介称为_________
(2)海水受到严重污染会造成赤潮现象的发生,科研上常以蓝细菌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来监测水体的污染程度。采集水样后,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并借助________________在显微镜下对其进行观察计数。
(3)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细菌或者碎屑等为食物,它对环境变化敏感,因而也可用来监测和评价水质情况。浮游动物作为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渤海湾水域浮游植物中优势种的改变,进而影响了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的改变,群落的这种变化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调查发现,入海河口附近的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低于渤海湾中部,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结构在________________方向上的改变。入海河口附近的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低于渤海湾中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依据相关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对水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
2024-05-2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生物试题
10 . 相对多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在某退耕农田的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同植物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演替的进行,植物甲会消亡,而植物丙的数量不断增加
B.若植物乙数量不多且个体较大,则可用逐个计数法统计其数量
C.20~40年间群落的结构和外貌发生改变,导致群落的类型改变
D.30~50年间,植物乙的种群密度和相对多度均在不断减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