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群落演替包含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场严重的火灾后,地上植物全部被烧死后再逐渐恢复,群落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B.次生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均能演替成森林
C.从裸岩阶段逐渐演替成乔木阶段的过程伴随着土壤厚度和土壤有机物不断增加
D.初生演替速度慢,趋向于形成新群落,原来的物种不复存在
2 . 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不懈努力,创造了从“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到“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
(2)该林场由荒原变林海的过程属于______演替,当荒原演替至草本植物和灌木混生阶段时,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数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
(3)某研究小组开展了对塞罕坝某湖泊污染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它们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平均每千克体重中某种杀虫剂的含量(单位:mg)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杀虫剂含量

A

小球藻

/

6

B

鱼(乙)

水蚤

34

C

水蚤

小球藻

m

D

河蚌

水蚤、小球藻

60

E

鱼(甲)

鱼(乙)

99

据表推测,这5种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网为______(用表中字母及箭头表示,写在答题卡上相应方框内),C体内的杀虫剂含量m的范围是______
2024-05-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3 . 长白山是我国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在针阔叶混交林中,分布着山雀、杜鹃、柳莺等形形色色的鸟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山麓到山顶出现不同植被类型,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分析针叶林中不同动物的种间关系,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C.针阔叶混交林的四季景观有所不同,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D.觅食环境完全相同的两种鸟,其生态位仍可能存在差异
4 . 冰碛层是冰川融化后形成的裸地,冰碛层上的群落演替要经历上百年的时间。下表为冰碛层演替过程中优势植物的替代情况及部分阶段土壤的pH。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演替过程

地衣→苔藓→草本植物

灌木

赤杨(乔木)

云杉(乔木)

第6年

第10年

第18年

第35~50年

第50~100年

土壤pH

7.5~7.8

7.3

7.0

6.5

5

4.8

A.冰碛层上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冰碛层演替过程中土壤pH的变化主要与乔木有关
C.群落的发展变化是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D.群落演替过程到云杉阶段时找不到地衣和苔藓植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石漠化是土壤流失、岩石裸露,地表呈现荒漠化的过程,贵州省采用在石漠化地区栽种本土物种花椒(灌木)、金银花(藤本)等植物进行治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石漠化形成过程中植被的退化属于初生演替
B.治理石漠化具有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C.栽种的花椒、金银花二者所处的生态位不同
D.选用本土物种是避免生物入侵的重要措施
6 . 一种当地从未分布的新杂草出现在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后,排挤了原有的杂草迅速成为最主要的杂草种类,对农作物造成了危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的丰富度增加B.该群落的水平结构未发生变化
C.该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D.引入该杂草的天敌一定能提高农产品输出
2024-04-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黔西南州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学试卷
7 . 科学放牧能充分利用草原的资源,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研究人员调查了短期内不同强度的放牧对某草原相关特性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已知大针茅和多根葱等属于该草原的优势种,是适口性较好的牧草;冰草和冷蒿是适口性较差的牧草。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区

草群丰富度/种

草群高度/cm

草群密度/(株·m-2

土壤含水量/%

土壤有机碳含量/(g·kg-1

不放牧区

22

14.1

305.4

16.46

29.52

轻度放牧

23

9.6

324.8

14.83

30.45

中度放牧

25

9.3

329.1

11.34

28.68

重度放牧

18

7.2

254.5

10.56

26.42

(1)过度放牧可能会使草原群落的________发生变化,导致草原群落发生___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
(2)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会提高草原群落的丰富度,而重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群落的丰富度。从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度放牧使草原草群的________降低,导致地上生物量(有机物重量)减少,从而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
(4)以上是围绕短期放牧开展的研究,长期放牧可能会加剧牧区水土流失。对于放牧破坏的草原生态系统,提出一个合理的保护植被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8 .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保存有我国东南现存面积最大、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研究者对保护区郁闭甜槠林(受人为影响较小)与干扰甜槠林(适度择伐乔木)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优势度进行调查比较,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层次

郁闭甜槠林

干扰甜槠林

物种多样性指数

群落优势度

物种多样性指数

群落优势度

乔木层

11.4450

0.07333

14.7091

0.0614

灌木层

4.0041

0.2651

12.0776

0.0860

草本层

1.6629

0.2944

5.4274

0.1039

藤本植物

5.5540

0.1424

8.9745

0.0718

注:群落内物种数量分布越不均匀,优势种的地位越突出,群落优势度越大。
(1)区别武夷山保护区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为全面了解群落的结构,可采用记名计算法统计甜槠及其他物种的相对数量,该方法一般用于_____的物种。
(2)郁闭甜槠林的物种多样性_____(填“高于”“几乎相等”或“低于”)干扰甜槠林的物种多样性,群落优势度_____(填“高于”“几乎相等”或“低于”)干扰甜槠林,封育保护后干扰甜槠林向郁闭甜槠林的方向发生_____演替。
(3)武夷山不同物种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利用特定的资源,因此研究甜槠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特征,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024-04-0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
9 . 亚洲象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亚洲象分布在5个互不连通的狭小区域内,其觅食多发生在灌木丛和灌草丛中,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很大的密林内很少发生觅食。2021年,部分亚洲象从“老家”西双版纳一路北上,迁移近500千米,直到8月,北迁的象群全部安全南返。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认为此次亚洲象北迁与气候持续干旱有关,干旱条件直接作为________________(填“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可推断该气候主要影响了种群数量特征中_______________的从而影响了当地亚洲象种群密度。
(2)北迁的象群可通过听觉、磁场感应等辨别位置和方向,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信息。途中象群采食的玉米地,若退耕后变成森林,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
(3)近年来,保护区内的亚洲象渐渐从森林内转到森林边缘及农田进行活动和觅食,结合材料信息,从郁闭度的角度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更好地保护亚洲象,还需要了解其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们的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等。
2024-04-04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六校高三联合考试(三)生物学试题
10 . 化感作用是指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形成有利或不利的作用,如某种黄瓜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能够抑制绝大多数杂草的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需要除草的地块适当种植该种黄瓜属于化学防治
B.水稻产生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不属于化感作用
C.化感作用可能会影响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及群落演替
D.对植物产生调节作用的信息源不仅来自植物自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