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为减缓温室效应,中国政府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确立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请结合下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碳循环,回答有关问题:

注:A、B、C、D为不同生物;代表参与相关物质的数量。
(1)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有同学认为图示生态系统中的,应该大于而不是等于,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4年全国两会提出“以旧换新消费升级”的重大决策,这里面蕴含的“碳减排”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
(3)塞罕坝是荒原变林海的典范,增强了“碳捕集”的能力。其建设之初很不顺利,塞罕坝人潜心研究不断摸索,找到了适合当地的华北落叶松等主要树种,并大力培育兴安落叶松等其他优良树种,通过合理搭配和混交,大大提高了造林的成功率。建设中,塞罕坝人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对比塞罕坝的今昔变化,反映出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封存”是降低大气中含量的重要举措,是以捕获碳并安全存储的方式来取代直接向大气中排放的技术。对海洋适当增肥(向海洋中投放浮游植物所需的矿质元素,如N、P、Fe等)是利用海洋生态系统达到碳封存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可实现碳封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大兴安岭位于我国北部边界,海拔较高、气候较冷,是我国仅有的寒温带原始森林。科研人员针对大兴安岭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有关群落演替等问题开展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87年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经过30多年的恢复和保护,火烧迹地上重新长起了大片森林,动植物种群基本恢复,此过程发生了群落的________演替,该演替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经历地衣和苔藓阶段,原因是________
(2)与海南的热带雨林相比,大兴安岭森林土壤中的有机物相对含量较________(填“多”或“少”),有关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至少答两种)。
(3)大兴安岭森林中,乔木、灌木和草本等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出现分层现象,其意义有________(至少答两点)。群落中的不同生物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处在不同的生活空间,这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________的结果。若大兴安岭森林中有两种生物占据的生态位基本相同,这两个物种将来的发展结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 . 某沿江城市将江边划为湿地保护区,禁止进行商业开发,并在湿地核心区人工种植芦苇等植物。目前该江边湿地已成为当地人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如图是该江边湿地的剖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江边不同水深的区域生活着不同的植物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江边湿地成为休闲娱乐的场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人工种植芦苇等植物导致群落发生变化不属于群落演替
D.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要禁止对其开发
4 . 信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西省鹰潭市,总面积1699.40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1483.67公顷,湿地率为87.31%。为更好地保护两岸的天然湿地,政府提出了两种护岸方案:一是自然植被护岸,二是抛石自然护岸,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植被护岸时,引入植物考虑了春季开放的迎春花、夏季的月季、秋季的枫叶林等植被,这利用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特点;对湿地原有植物进行梳理,适当移植和补植,补植植物时主要以本土树种为主,而不是引入外来植被,原因是___________,这也遵循了生态学基本原理中的______原理。
(2)研究人员欲调查两岸湿地改造后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其调查步骤为准备→______→统计和分析。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两岸湿地物种丰富度也明显较高,试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
(3)信江水势平缓,根据其生态特点和生态功能,最好选择______护岸方案,理由是________
2024-05-17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北温带湖泊的分层以及相关环境因素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是由光质、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
B.该湖泊具有表水层、斜温层、静水层和底泥层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在冬季和夏季时,斜温层的温度和氧气含量都会随水深发生明显的变化
D.在每个层次上活动的动物种类可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
6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长江江豚是长江现存的唯一鲸豚类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检验长江保护成效和长江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去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等使长江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如今实施禁渔使长江生态得到初步修复。表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进行。
(2)长江江豚捕食鳗鱼和虾,鳗鱼主要摄食虾、水生昆虫等,也捕食小鱼,虾捕食水生昆虫、藻类等植物,假设小鱼、水生昆虫以藻类等植物为食,则长江江豚在食物网中占据____个营养级;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解释长江江豚数量较少的原因是____
(3)有专家认为,十年禁渔结束后,长江应该可以实行可持续捕捞,简单理解就是“捕大鱼、留小鱼”,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采用该方法的目的是____
(4)水上航运对长江江豚的影响主要是大型船舶的噪音对江豚的声学定位系统产生干扰,从而影响其探测环境等活动,这体现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
2024-04-2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一)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7 . 退耕还林可将部分耕地恢复为森林,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水土流失,还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研究退耕还林时群落的演替规律,某生物小组调查了不同退耕还林年限内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目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退耕还林可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B.退耕还林后新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C.该调查中,随退耕还林年限的延长,群落中乔木的物种数逐渐增加
D.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会使草本植物达到最大丰富度的时间提前
8 . 近三十年来,我国许多水稻田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已经变少,泥鳅、田螺等几乎绝迹。现今湖北部分地区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稻田养虾,可实现龙虾除草,虾粪肥田,稻虾互惠的效果,多层次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从而提高生态经济效益。
(1)引起三十年来水稻田显著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追求高产而进行的各种田间耕作,这说明____
(2)如果要研究稻田中龙虾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____等(至少答2点)。
(3)龙虾通过进食消化吸收的能量,去向包括____(答2点)、流入下一营养级以及遗体残骸中能量流入分解者。
(4)甲烷(CH4)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农业是甲烷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稻田生态系统排放甲烷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某区域的稻田做了相关实验。实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水稻单作(DZ)、水稻—低密度克氏原螯虾共作(DD)、水稻—高密度克氏原螯虾共作(DG)和水稻—澳洲龙虾共作(DA),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共12个小组。在水稻的生长周期内(8月移栽,9月5日左右进入分蘖期,10月10日左右进入灌浆期,11月13日收割),通过PVC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每个系统中甲烷的排放量,结果如下图。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
②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4种生产模式的稻田均需不断适量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____(至少答1点)。
2024-04-2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高三名校联盟(T8联盟)模拟信息卷理综试题八-高中生物
9 . 在森林和草原交错区,由于生境的特殊性、异质性、不稳定性,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个生境重叠的区域,不但增大了交错区的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这一现象叫作边缘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交错区生境的不稳定性,导致交错区物种丰富度降低
B.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能够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
C.季节性变化导致交错区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属于群落演替
D.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会导致交错区的群落的水平结构不明显
10 . 科学家比较了不同混交措施下杉木人工林群落稳定性的特征,以3种不同混交度(纯林、中度、高度)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混交程度

纯林

中度

高度

种群更新潜力

0.69

0.976

0.876

乔木地上生物量

1.00

0.584

0.664

草本地上生物量

0.88

1.00

0.958

有机质

1.000

0.945

0.815

(1)____________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____________。科学家常以种群更新潜力代表群落的稳定性,由表可知3种人工林群落的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____________
(2)砍伐树木对林下植物生长有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某些珍稀树木进行保护的措施属于____________。研究杉木的生态位,需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以及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轻度的人工干扰会增加群落的丰富度,但若连年砍伐树木,会使森林的物种多样性锐减,从而加速水土流失,这说明____________
2024-04-21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