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济南大明湖生态系统存在一条仅由甲、乙、丙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这条食物链上三种生物的能量相对值随水深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的呼吸作用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B.若大明湖受Hg污染,则甲种群个体内Hg的浓度大于乙种群个体
C.人为增加乙种群个体的数量,短时间内丙种群的数量将减少
D.影响不同深度甲种群数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2 .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江南某湿地保护区的碳循环示意图,表格是该研究性小组对该湿地的能量流动的调查结果〔单位为103kJ/(m2•y)〕,请分析回答:
同化能量储存能量呼吸消耗
A900200700
B18060120
C14212
D1001882
   
(1)太阳能主要是通过图中____________(填字母)生物的_____________过程输入到该生态系统中。
(2)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_________(填图中序号)。如果大气层中的CO2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减缓此效应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答出一项即可)
(3)表格中体现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生态学上有“中度干扰”假说,即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中等程度干扰时,由于它具备自我调节能力,能够维持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人类无需参与,______________调节是该能力的基础。
(5)该湿地中的某种小鱼取食大鱼身上的寄生虫,小鱼取食前,常在大鱼面前舞蹈一番,还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大鱼才让小鱼取食,据此分析,小鱼和大鱼之间传递的信息类型有______________
(6)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
2023-08-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基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3 . 稻蟹共生系统水稻栽培模式是一种新型稻田种养模式,能推动水稻种植变革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如图是该种养模式中碳循环部分模式图,其中河蟹的摄入量和同化量分别为570 t/(km2·a)、460 t/(km2·a),该设计充分考虑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杂草、水稻和藻类等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B.碳在过程②③④中的传递形式是含碳有机物,河蟹粪便量为110t/(km2·a)
C.若表示完整的碳循环模式图,还缺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D.该种养模式只遵循了生态工程建设的自生原理,提高了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4 . 在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专门章节中,出现了“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的明确表述,关于野生蚯蚓对土壤的价值及生物多样性在人类农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再次引起人们思考。如图1为某人工生态系统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图解,其中 N1~N7表示能量值。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作为分解者,在该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是______。蚯蚓干物质内蛋白质含量高达70%,并且含有多种牲畜、鱼虾等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是非常好的饲料,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______。将蚓粪作为有机肥施用到农田、果园中有诸多好处,但实际生产时仍需适当补充化肥,这主要是因为______
(2)稻飞虱刺吸水稻茎、叶组织的汁液,使水稻减产或失收。苏云金杆菌对稻飞虱等多种害虫具有杀虫活性,可被制成杀虫剂,稻飞虱中的碳元素可通过______(生理过程)最终流向水稻。与吡虫啉等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相比,上述杀虫剂的优点有______
(3)图2中N7可表示______,N6属于______(用图中带数字的字母表示)中的一部分。
(4)研究表明蚯蚓对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更容易被土壤基质中生物吸收、同化和利用)有明显的影响。下图为某研究结果,该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______

   

2023-08-05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
B.CO2的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该过程属于生态系统碳循环
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碳循环失衡影响的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
D.相比于自驾,步行、骑行或乘坐公交出行更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的理念
6 . 如图为某农场建立的生态循环农业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该生态农业的建立增大了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将残渣加工成有机肥为果蔬提供了营养物质
C.碳元素在该生态农业系统内完成了循环
D.该生态农业的设计体现了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原理
7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记忆B细胞含有发达的高尔基体有利于抗体分泌
B.与碳循环有关的细胞结构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溶酶体含有多种碱性水解酶,有利于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D.细胞骨架是蛋白纤维网络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密切相关
2023-05-07更新 | 49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青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初考试生物试题
8 .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某种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有A→B→D、A→C、A→D三条食物链
B.图1中的D处于图2中的③、④营养级
C.若图1生态系统存在富集现象,则丁中富集物含量最高
D.图2中的金字塔可以表示能量金字塔,但不能表示生物量金字塔
9 . 如图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自然生态系统,P、R、S、T、F、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成分P、R、S、T、F、E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都相同
B.R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最终会被E利用和被S摄入
C.该生态系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吸收量基本持平
D.正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和维持平衡的基础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耕地撂荒是指在可耕地上没有耕作的一种现象。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撂荒耕地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群落内部
B.复耕复种会改变该地群落的演替速度和方向
C.复耕复种后,群落内的物种数目会发生改变
D.复耕复种过程中增大物质投入可获得更大产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