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
B.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既可能会引起温室效应也可能会产生酸雨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使局部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明显
D.在生物群落内部,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往复循环利用
2 . 图1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A-C代表各种生物成分,其中B1为食草动物,①-⑩代表碳元素流动的相应过程。图2表示松毛虫的能量流动过程,A-F代表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指图1中的A、B、C等生物成分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图1中,若②>①+④+⑩,则该森林生态系统可能处于发展的态势
C.图2中,A代表的是松毛虫的同化量,C代表松毛虫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D.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松毛虫雌雄交配来控制松毛虫危害属于化学防治
3 . 桑基鱼塘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农民用桑叶养蚕、蚕沙(粪便)养鱼、塘泥肥桑,桑茂蚕肥,三者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为广东某地桑基鱼塘中的能量流动简图。
   
①从物质循环的角度考虑,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的传递形式为______
②输入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蚕沙的能量属于第______营养级同化的能量。B代表了____________
(2)家蚕是三倍体生物,雄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蚕的性染色体为ZW。研究发现雄蚕比雌蚕食桑量低,产丝率高。为了省去人工筛选的麻烦,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一只特殊的雄蚕(甲)。已知B-b、D-d两对等位基因均在Z染色体上,胚胎只有在B、D均存在时才可以正常发育。利用甲与普通雌蚕进行杂交,杂交后代雌蚕在胚胎期死亡,可达到自动保留雄蚕的目的。
①甲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实际杂交中后代雌∶雄≈1.4∶98.6,少量雌蚕成活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2023-11-1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4 .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优美的旋律让人们对美丽的大草原十分向往。下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A,B,C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添加图二中的C和非生物部分
B.若该草原生态系统遭到污染,图一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鹰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图二中②过程开始的
D.物质和能量在图二中的A,B,C之间循环流动
5 .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字母表示生物或物质,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A为大气中的CO2,C为分解者B.碳在生物部分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C.图中食物链是E→F→D→BD.图中E→C的箭头表示呼吸作用
6 . 图一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三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添加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图一食物网中,猫头鹰属于第_______营养级,猫头鹰和田鼠的关系对应图三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将图一中的麻雀、蛇、猫头鹰归为一类,将兔、田鼠、狐归为另一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____
(4)图二包含了图一中的某条食物链,D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在食物链中碳元素以________的形式传递。
(5)一般来说、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若图一中绿色植物能提供10000千焦的能量,那么猫头鹰最多可获得________千焦的能量。
2023-09-1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生物试题
7 . 如图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示意图,①~⑧代表过程或能量数值,I~Ⅳ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Ⅱ→Ⅲ→Ⅳ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B.若①②③均代表能量数值,则②+③>①
C.⑤中的能量包括了Ⅲ粪便中的能量
D.根瘤菌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过程⑥
8 . 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做法不利于碳中和的是(       
A.公交出行B.节约用电C.植树造林D.使用一次性筷子
9 . 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④过程只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A、B、C分别代表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
C.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A、B、C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图中A、B、C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10 . 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其中净初级生产力是指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异养呼吸是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西黄松生态系统碳量

生产者活生物量(g/

死有机质

(g/

土壤有机碳

(g/

净初级生产力(g/·年)

异养呼吸

(g/·年)

老龄

12730

2560

5330

470

440

幼龄

1460

3240

4310

360

390

A.西黄松被砍伐后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360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C.幼龄西黄松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小于老龄群落
D.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