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9 道试题
1 . 2024年2月至今,我国境内发生多起森林火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且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作为“地球的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CO2。这些固定的含碳有机物既是生产者生长发育所需的,又是___直接或间接消费的物质来源。我国承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所谓“碳中和”是指通过___、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
(2)图1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若要实现“碳中和”,图中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应该___(填“>”“=”或“<”)Y1、Y2、Y3和Z4过程释放的CO2总量,判断依据是___。而发生森林火灾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碳中和”的实现。
(3)山火有地下火、地表火和树冠火,这是由森林群落的___结构决定的。森林群落区别于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强度较弱的地表火对森林反而是有利的,请结合图2,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森林能够很快恢复原貌,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调节机制,这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4)评估火灾后森林的恢复情况,往往需要对森林土壤动物类群的___进行调查,可用___进行取样。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4年5月高考及选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2 . 如图为“稻萍鱼鸭”立体养殖的现代化农田生态系统,其中浮萍不仅作为鱼和鸭的饲料,而且吸收氮、磷能力强,可净化稻田水质,鸭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杂草及水稻害虫起到了防治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生态系统的水体及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细菌等分解者,它们在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图示农田生态系统的管理者最初在水体放养的全为植食性鱼,但是因浮萍数量增加导致植食性鱼数量增加过快,后来引入杂食性鱼后改变了上述现象,画出上述生物间食物关系图_____
(2)研究发现,稻螟赤眼蜂可将卵产在卷叶螟的虫卵内,是卷叶螟的天敌。因此,科研人员在传统单一稻田中引入稻螟赤眼蜂来防治卷叶螟,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有利于_______。和传统单稻田相比,图示模式也能明显提高产量,在此过程中,其原因之一是鸭子可以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在构建“稻萍鱼鸭”这种立体养殖系统时必须依据环境容纳量及种间关系等因素,确定生物种类及比例,这样系统内部才能通过_______调节机制维持系统的稳定。但是,和热带雨林相比,这种立体养殖系统由于_________,导致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抵抗力稳定性也较低。
2024-06-1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4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3 .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入海前的冲积平原,是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流入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时流速减缓,在入海口泥沙淤积形成的三角洲。如图为黄河三角洲东营红滩滨海湿地的部分能量流动图[单位:MJ/(m2·a)],回答下列问题:

   

(1)净光合作用=______-______,用于该湿地植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______MJ/(m2·a)。若A表示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则该湿地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2)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会受到人类生产、生活和其他方面的影响,但牛羊等动物种群与牧草及其天敌的数量都能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反映了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这种稳定性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______机制。
(3)黄河三角洲虾塘中常采用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的模式,罗氏沼虾可以清除养殖残饵、吞食病残的南美白对虾,这种混养模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4)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对很多珍稀鸟类进行保护属于_____保护。生态系统为野生生物提供良好栖息地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2024-06-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4 . 原产北美的少花蒺藜草是一种入侵杂草,目前已严重危害内蒙古草原等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某研究小组调查了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植物多样性的情况,得到下表。图1为少花蒺藜草在不同生境中表型特征(小写字母不同表示结果差异显著;小写字母相同表示结果差异不显著)。

采集地编号主要伴生物种

1

针茅、糙隐子草、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2

锦鸡儿、冷蒿、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3

蒙古冰草、沙生冰草、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4

狗尾草、茵陈蒿、白草、少花蒺藜草

5

针茅、羊草 、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6

榆树、黄柳、狗尾草、少花蒺藜草

(1)上表和图1分别体现的是________多样性。
(2)表中常采用样方法获得,若想测算科尔沁沙地各物种种群密度,表中缺少的数据是________。在做样方调查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选择该地区物种密度较大的区域确定采集地1至6
B.在各采集地中随机选取多个样方
C.在各采集地中选取样方的面积大小一致
D.统计各样方物种数量,以数量最多的样方数据作为最终呈现数据
(3)表中少花蒺藜草与狗尾草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它们的生态习性相似,相互之间属于________关系。
(4)在少花蒺藜草入侵草原生态系统的初始阶段,其种群数量变化呈现________型增长模型,随后该地区部分伴生植物数量逐渐减少,这种群落演替为________演替。
(5)为探究少花蒺藜草适应入侵环境的机制,分别比较了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少花蒺藜草和狗尾草的过氧化物酶活性(P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叶绿素含量(Chl)的差异,如图2所示。

(“**”表示不同植物同一处理具有差异显著性,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同一植物不同处理具有差异显著性, 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同一植物不同处理差异不显著性)
①图2的c图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少花蒺藜草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该阶段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
②研究发现一定程度的干旱等自然因素干扰后,被少花蒺藜草入侵的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之入侵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原因可能是少花蒺藜草入侵导致该地区的________
A.物种丰富度下降
B.营养结构复杂程度上升
C.其他伴生物种的数量下降
D.种间关系复杂程度上升
③据图2分析,少花蒺藜草与狗尾草适应干旱的主要机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A.通过提高POD活性抵御干旱胁迫造成的损伤
B.提高CAT活性加速H2O2分解来维持干旱胁迫下植物正常生长
C.延缓光合色素的降解抵御干旱胁迫造成的损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河流生态系统受到污水的轻度污染后,可随水流逐渐净化。在沿河的甲、乙、丙、丁四处采集了水样进行分析,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样品1、样品2、样品3的取样地点分别为丙、乙、丁
B.河流中藻类植物所处的空间位置及占用的资源即为其生态位
C.样品2中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需氧细菌大量繁殖和藻类植物减少
D.样品3的数据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6 . 某地发生高强度森林火灾后,优势物种高度、物种丰富度、植物甲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火灾后该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物种丰富度可反映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弱
C.随着优势物种高度的增加,该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更充分
D.30年后植物甲的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群落演替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7 . 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
B.乙生态系统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C.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强
D.图中偏离正常运行范围的程度可以体现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
2024-05-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8 . 某养殖专业户承包大片鱼塘养鱼、养蟹,如图一是鱼塘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二是该鱼塘中部分能量流动图解,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纹沼螺和河蟹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若河蟹数量大量减少,鳜鱼的数量短时间内将_______
(2)乌鱼性寒、味甘,具有祛湿利尿、消浮肿等功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该鱼塘需要不断添加饲料才能维持正常功能,原因可能是_______
(3)图二中水草固定的能量除图示去向外,还有_______。草食性鱼类等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用字母表示),水草固定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有_______(用字母表示)。
(4)若该鱼塘的环境条件不变,则青鱼经过捕捞后,其环境容纳量一般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可能是_____
(5)该养殖专业户有时将生活污水排放到鱼塘中,但没有造成生物数量的明显变化,原因可能是_____
2024-05-1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二中高三模拟演练生物试题
9 . 为防止食草动物啃食,非洲稀树草原上生活的哨刺金合欢树除了长满锐利的长刺外,还长着一种特殊的刺(图1),刺的下面膨大中空,能给蚂蚁提供巢穴。同时树叶基部有蜜腺,当受到食草动物攻击时会分泌蜜汁吸引蚂蚁巡逻,蚂蚁的叮咬可以逼退食草动物。
(1)哨刺金合欢树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食草动物促进了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该生态系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是因其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2)稀树草原上常见的三种蚂蚁Cm、Cn和Tp争相占领哨刺金合欢树,通常一棵树上只存在一种蚂蚁。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高度的金合欢树被三种蚂蚁占领的比例(图2),据图可知三种蚂蚁中______的竞争能力最强,约占据了一半的哨刺金合欢树。   

   

(3)进一步的研究发现Cn和Tp具有不同的生存策略。下表统计了被三种不同蚂蚁占据的哨刺金合欢树的相关特征。

蚂蚁种类

Cm

Cn

Tp

蜜腺啃食率

33%

48%

90%

芽啃食率

0

97%

0

顶端优势指数

40%

30%

43%

①据表推测,Tp通过______,使这棵合欢树失去对其它蚂蚁的吸引力:而Cn则通过啃食芽对哨刺金合欢树进行“剪枝”,去除金合欢树的______,减少与其他树的联系,避免邻近树上蚂蚁的“入侵”。
②基于此研究得出“侵占蚂蚁的种类”与“哨刺金合欢树高度”的因果关系是______
(4)有研究表明,当蜜汁减少时,Cm会饲养一种能分泌蜜汁的蚧壳虫“解馋”,这种蚧壳虫不仅对植物生长不利同时还传播疾病。生物学家曾用栅栏围起哨刺金合欢树以避免食草动物的采食,十年后发现这些受保护的哨刺金合欢树日渐枯萎、死亡。推测围栏造成哨刺金合欢树死亡的原因,并阐述该结果对你的启示______
2024-05-11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10 . 淡水水域富营养化会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水华不仅影响水环境景观效果,还引起水源污染。为更好修复水体,开发、利用水生植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4组实验:①香菇草单独种植(T1)、②石菖蒲单独种植(T2)、③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T3)、④不栽植植物的水样(CK)。探究了香菇草、石菖蒲对富营养化池塘污水中总氮质量浓度的净化效果以及它们种植前后鲜重的变化量,结果如图a、图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香菇草、石菖蒲除了具有抑制水华发生、净化水质作用以外还具有景观美化效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进入池塘后会在香菇草和石菖蒲体内积累、浓缩,这种现象称为_____。研究小组选择水生植物修复污水而不选择陆生植物修复污水,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原理。
(2)据图a可知,空白对照组污水中总氮质量浓度也会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
(3)据图a、图b可知,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时污水的净化效果比香菇草单独种植时污水的净化效果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
(4)为开发、利用香菇草,研究小组的设计方案是:香菇草和糖渣等加工成饲料→饲料用于喂猪→猪粪用于喂鱼→塘泥作为甘蔗肥料→甘蔗用于制糖。请从物质和能量角度评价该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_____(答出两点即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