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3 道试题
1 . 某人工乌鳢养殖场中生活着乌鳢,鲢鱼和鳙鱼。鲢鱼、鳙鱼都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但鲢鱼的食物中80%为浮游植物、20%为浮游动物;鳙鱼的食物有80%是浮游动物,20%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捕食浮游植物,乌鳢捕食鲢鱼和鳙鱼。

(1)调查鳙鱼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鲢鱼和鳙鱼主要在水的表层和中间水层活动,乌鳢主要活动在中下层,这种现象反映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结构,其分层活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乌鳢对鳙鱼和鲢鱼的捕食概率相同。养殖场自减少鲢鱼放养量,增加鳙鱼放养量一段时间后,养殖场出现了水华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浮游植物种群密度上升。
(4)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水源污染。某研究小组选取挺水植物(菖蒲、千屈菜、旱伞草)、漂浮植物(水葫芦)、沉水植物(黑藻)探究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和磷的净化效果,结果如下图所示。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过度繁殖,原因是生态系统的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若单一种植菖蒲,该池塘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能力将会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由上图可知,五种水生植物中______的治理效果最好,但该种植物的大量繁殖又可能引起水体二次污染。若用该植物为原料制作喂鱼用的饲料,将池塘中的淤泥作为周边桑树的肥料,既可以避免二次污染,又能提高经济效益。请从物质和能量角度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
2 . 某地创新发展“稻+蟹"综合种养的立体生态农业,实现“一田两用、一季双收”,助力群众经济收入。“稻+蟹”综合种养是在稻田中养殖中华绒螯蟹,同时投放少量饲料、虾苗、鱼苗等,主要捕食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华绒螯蟹属于___________消费者。该食物网反映的生物种间关系是捕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投放少量虾苗、鱼苗增加了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稻+蟹”综合种养的立体生态农业能增加经济收入,其中“一田两用”是指___________
(3)稻田养殖中华绒鳌蟹等能减少农药和无机化肥的使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中华绒螯蟹与水稻相伴共生,能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稻田为中华绒鳌蟹提供了食物和________________
(4)蟹类饲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糖类、脂质等有机物,稻田投放饲料可提高蟹产量。饲料投放过多会导致蟹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023-08-1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3 . 生态学家对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得到了图甲所示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池塘生态系统除了图甲所示的成分外,还包括_______
(2)鲈鱼体重增加1kg,则最多需要消耗_____kg的浮游植物。太阳鱼的价格一般要低于鲈鱼价格,从图中的营养结构及能量流动规律分析,原因是______
(3)污水排放是破坏池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但轻微排放对该池塘生态系统影响甚微,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其基础是______
(4)图乙中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有两个变量:x和y,其中能衡量恢复力稳定性的是_____,一般情况下,该变量越大,说明恢复力稳定性越______(填“高”或“低”)。
(5)假设某种蓝细菌(A)是某湖泊中唯一的生产者,其密度极大,使湖水能见度降低。某种动物(B)是该湖泊中唯一的消费者。则该湖泊水体中A种群密度极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答出2点即可)。
2023-08-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2023年8月日本不顾世界多数国家反对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研究表明,在福岛核事故后,某些大型鱼类中放射性核素137Cs的浓度比底栖鱼类高出一个数量级。图1是部分海洋生物间的能量流动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137Cs的浓度越高,危害性越大,137Cs易使生物体内遗传物质发生___。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种群数量的___(填“非密度制约因素”或“密度制约因素”)。
(2)海洋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时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但当污染超过一定程度时,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___
(3)图1所示食物链中,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图1中某些大型鱼类体内的137Cs浓度比底栖鱼类高出一个数量级,原因是___
(4)若图2表示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方向,①②③④代表的能量值分别是58、10、9和2(单位:×105kJ),则B表示的含义是___,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保留一位小数)。
5 . 每年的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为:“海洋星球 潮流之变”。海洋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CO2会导致“海洋酸化”,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为进一步研究其成因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研究者做了以下实验。
(1)研究者通过实验得到了某种单细胞藻在四种条件下的增长率,结果如图1所示。
      
①据图1结果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CO2浓度升高、海水pH下降对该单细胞藻数量增长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
③对该藻类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计数时用图2所示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计数室体积为0.1mm3),将培养液稀释10倍,检测四角上中方格的该藻类数量分别为12、16、14、18,估算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个/mL。
(2)研究还发现,浮游动物能排泄出HCO3等缓冲物质,而浮游动物的分布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研究者调查了四个区域浮游动物的总丰富度,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区

海带养殖区

牡蛎养殖区

人工鱼礁区

总丰富度(ind/m3

20.35

20.95

12.11

47.54

综合以上研究___________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还提出了“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即在水的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水的中层,挂笼养殖滤食性贝类或网箱养殖投饵性鱼类;而在底层,则投放了人工鱼礁,并养殖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这种养殖模式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6 . 采矿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矿区的修复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缓解土地紧缺等都有积极的意义。下图为矿区生态系统退化、恢复与重建机理的逻辑框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废弃矿区的修复,从碳循环途径来看,废弃矿区的修复有利于增加__________的速率。
(2)图中的①、②过程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是有限度的,①过程中某些物种的消失加快了②过程中另一些物种的消失,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填“正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
(3)⑤与⑥过程对照说明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4)①与⑥对照,说明人工干预会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研究表明与选择灌木作为先锋植被相比,选择草本植物作为先锋植被,在修复期间节肢动物的物种更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
2024-06-1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最后一卷理综试题 -高中生物
7 . 2023年8月日本不顾世界多数国家反对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研究表明,在福岛核事故后,某些大型鱼类中放射性核素137Cs的浓度比底栖鱼类高出一个数量级。图1是部分海洋生物间的能量流动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种群数量的_________________(填“非密度制约因素”或“密度制约因素”)。
(2)海洋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时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但当污染超过一定程度时,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所示食物链中,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核污染水还会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破碎化和物种灭绝。一些物种灭绝,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会下降、进一步扰乱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8 . 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为C,作曲线如图1。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1中两个树种处于竞争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________
(2)此针、阔混交林中,d年份的优势种是________
(3)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而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从长远看,在森林生态系统趋向稳态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调节。
(4)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某昆虫种群数量的入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__曲线增长,5年后λ值开始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
9 . 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利用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如图甲是某人工湿地公园污水处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A区域中以挺水植物芦苇为主,B、C区域以沉水植物伊乐菜、苦草为主,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污泥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污水有控制的投配到人工湿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地建立了一个集种植、养殖和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并对其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如下表所示(部分数据未给出,能量单位为J/cm2·a,肉食性动物按只占据一个营养级研究)。

生物类型

X

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传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生产者

44.0

5.0

95.0

20.0

0

植食性动物

9.5

1.5

11.0

Y

5.0

肉食性动物

6.3

0.5

6.5

0.7

11.0

X是指______ 的能量,数据Y为______ J/cm2·a。
2023-06-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6月联考生物试题
10 . 为研究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实验。
(1)滨蟹在海岸潮间带中是玉黍螺的捕食者,玉黍螺取食墨角藻(一种海藻),滨蟹和玉黍螺可以通过相互制约使对方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是通过_____调节实现的,该调节是生态系统具备_____的基础。
(2)科研人员制作了四个培养箱(水流可通过),每个培养箱内放置两块平板,平板上长有墨角藻供玉黍螺取食。四个培养箱分别如下图进行处理,若干天后计数并统计平板上墨角藻的存留率。

①本实验中d组的作用是排除_____的影响。
②本实验用带孔不透明的隔板隔开滨蟹和玉黍螺,防止滨蟹直接捕食玉黍螺,但滨蟹传递的_____信息能对玉黍螺取食墨角藻产生影响,说明了信息能够_____
(3)上述实验统计得到的墨角藻存留率如图2。

依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024-06-1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